【平川一马】朱子母亲祝夫人墓前的幽思 ——走近朱子,会历史中人

栏目:青春儒学
发布时间:2022-05-20 18:46:46
标签:朱子母亲祝夫人

朱子母亲祝夫人墓前的幽思

——走近朱子,会历史中人

作者:平川一马

来源:“石庵书院”微信公众号

 

 

 

朱文公像

 

5月5日-5月14日,我们书院师生用了九天半的时间,完成了“重走朱子路”,大家都期待暑期再次出行。

 

回来这些天,我们在整理一路的思想见闻。经过商议,大家一致觉得现阶段的课程可以调整,应乘热打铁,借此契机和大家进一步亲近朱子、学习朱子文化。选取此行遇到的几位有代表性的理学人物传记来读,如胡安国、蔡元定、宋慈等诸贤,这样有朱子的老师前辈,也有朱子弟子后学,串起了朱子理学的脉络。

 

为了给学习有个更好的入门与开端,我们先从刘昆庸老师的朱子文化讲座,以及纪录片《大儒朱熹》开始。

 

 

 

白鹿洞书院学规

 

今天上午,学习刘老师讲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下午共学纪录片《大儒朱熹》第二集源头活水。大家感触很深,如何找到君子之乐,如何寻得良师益友,如何有学问与道义之担当,如何对生活有感……结束时,已经五点半,趁着这份感动,加上视频里所出现的多处地方,正好是此次我们徒步去过的地方,更有亲切感,更有触动,且金峰老师新来,于是我提议,大家一同到几公里之外的寒泉坞去,那里正是朱子母亲祝夫人的长眠之处,也是当年朱子寒泉精舍著书讲学的地方。

 

 

 

寒泉精舍

 

我骑摩托,带着振涵,迎风而行。大家乘车,不久即到寒泉林,在一排数十年树龄的酸枣树下,一边交谈,一边走进历史:

 

路上一直在想,我们这些人为什么会对这些古迹感兴趣?我想,大概是我们心中对这些历史文化在乎,愿意接近这些古圣先贤。古圣先贤也“好古,敏以求之”吧,虽然我们看到的,有的是后人兴建的,有的是很小的历史遗迹,称不上是很高级别的文物,但它们是一个重要的象征,是我们后人感受、靠近古人非常重要的实物媒介。我们见到这些遗迹,如同见到先人一般,不在于名贵,不在于盛大,而在于它与我们向往之人有关。因此,反过来说,一个珍视文化的人,是不会对周围的文化古迹置若罔闻、熟视无睹、不加珍惜的。孟子说:“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明堂)矣。”朱子这些先贤,每为官一方,必利用闲暇时光,寻找当地的古迹去凭吊、到先贤的祠堂去瞻仰,去发思古之幽情。

 

先贤尚且如此,我们岂能不效仿?有这样的虔诚与恭敬,自然能够与古圣先贤的精神往来,这不也是在接祖气、接血脉?就如同释迦牟尼佛去世后,他的物品为他子弟信徒所珍视一般,虽然那些不是释迦牟尼佛本尊,但是却象征着佛陀,礼敬珍惜它,就如同佛陀现前一般。

 

 

 

祝夫人墓文物保护碑

 

于是,我们不断走访这样的古迹,学习了解这些遗迹所象征的古圣先贤的精神,我们似乎也与传统同在。

 

像裴老师去年才开始和我们一起学习经典,但因为有大量跟着爱盟探寻古圣先贤遗迹的经历,于他而言,珍视它们就如同珍视自己家的东西一样,便很自然地就走进历史传统,亲近先贤人格。

 

我们前些时间在学习《史记》,大家被司马迁的人格深深打动。其实,司马迁又何尝不是被夫子一次次打动?所以,他特意到曲阜,去寻找他心目中的偶像,他在孔子墓前凭吊缅怀,他去看车服礼器,看孔子的后生在延续礼乐,一次次想念其为人,想象着这位令自己折服的圣人的音容笑貌,恍惚之间,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相会,这是多么动人的瞬间。

 

 

 

祝夫人墓

 

我们今天到祝夫人墓前,虽然只是一块小地方,想必和当年真实景象有很多不同,但是这片地方就是朱子守孝之处,多少个日日夜夜,朱子在这里独自徜徉思索呢?我们今日也登临,能给八百年后的我们,几多启发呢?

 

我常和孩子们说,我们喝的水,呼吸的空气,似乎与古人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与他们仰望同一片的蓝天,同踩一片脚下的土地,甚至看过同样的日出日落,走过一段同样的林间小路,倚坐过同样的石柱台阶,他们最后成圣成贤,而我们与古圣先贤是如此亲近,他们的人格与背影,冥冥之中,对我们会有什么影响和启迪吗?如果我们愿意靠近他们,他们就在那里。圣贤光芒无处不在,也许朱老夫子已经等了我们多年,也目送了很多人。

 

 

 

祝夫人墓

 

一般的体验,电视里头的画面多离自己很远。我们今天看纪录片,里头的很多画面,离我们如此之近。我们想来,马上就到画面中来了。孔子说:“未之思也,夫何远志有。”就像上午我们学习《白鹿洞书院学规》,如果我们有心到白鹿洞书院去,我们只要半天车程,就可以到现场。问题是我们有没有心向往之,如果真的向往,再远,我们也会到画面里。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圣贤之道也是如此。朱夫子读到孟子说:“圣人与我同类”,会升起信心,原来圣人也可以学而至,那是怎样的一种自觉?

 

今天,我们在祝夫人墓前,可以想象的是,朱子让母亲显耀荣光了。虽说母以子贵,但没有祝夫人又岂有朱子?如果我们多了解祝夫人,会发现朱子的优秀,祝夫人一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什么说?祝夫人生在婺源望族,其父祝确是英豪,积德行善无数,在当地很有影响力,可想朱子母亲在这样的家风之下成长,岂是等闲之人?世人留下多个祝母教子之故事即是佐证,祝夫人的眼界、格局、思想、修养,都远高于一般的妇人。我们看朱松的高情远致,再联想古人讲求的门当户对,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追求,岂是现在人所能轻易明白的。所以,圣贤的母亲,大多确也本来不普通,而他们的优秀,又多源自于家庭重视教化与传承。

 

这些信息,虽然对于了解祝夫人来说,依旧单薄,但却足矣令我们对这样一位母亲肃然起敬,我们凭吊缅怀她,如同与朱子一同慎终追远,一同感念先人遗泽。

 

 

 

位于建阳城南的蔡元定公园

 

近来看《蔡元定传》,蔡元定的母亲,就不是一般的家庭出生,也是文化大家,这些都为蔡元定的教育打下了基础。朱子高足黄榦也有一个了不起的母亲,黄榦当年大年三十要从江西冒雪来向朱子求学,向母亲请示,她母亲居然二话不说答应了,放在现在,真不敢想象。

 

祝夫人去世时,朱子约40岁,由朱子高足蔡元定觅得寒泉这块风水宝地,而朱子守孝于此,6年时间里,四方来学者影从,于是在此处创办了人生的第一所书院寒泉精舍,蔡元定、林用中、刘爚、黄干、詹体仁等等著名弟子,都于此聚集。在这里,朱子对自己的学说进行了整理,据说并于此处初步完成了《论语要义》《孟子集解》,《四书集注》中如此重要的内容在此初具规模,何其伟大。此正是我们石庵书院每日诵读讲解所宗之本,我们生活于斯学习于斯,似乎就是为我们而写一般,亲近几多,便会觉得《四书章句》于我们多了几份温度和厚重。

 

 

 

吕祖谦(东莱先生)像

 

朱子在寒泉期间,我母亲的先祖——吕东莱(祖谦)前来,与朱子切磋月余,两个伟大灵魂的交流与碰撞,历十多日,理学重要著作《近思录》便编纂完成,作为了解理学的捷径,成为中国思想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空前绝后的千年一遇。可以想见,我们现在所站的一小片土地,东莱先生和朱子,还有那一群门生,一定多次徜徉思索,涵泳交谈其间,他们有文化的自知、自信与自觉,有文化的担当,有家国的关怀,在为往圣继绝学,在试图通过《近思录》接引更多的世人走入儒门道统之中。这是怎样的深度交流?又是怎样的情与义呢?我们内心里向往吗?期待吗?如果我们有幸与之相逢同一个时代,会有我们留下的痕迹吗?这个时代的吕祖谦和朱子这样的佳话,还会有吗?

 

顺便说一句,朱子弟子刘爚,也由朱子引荐给东莱先生做弟子,这是古人的胸怀气量与相尚以道,没有门户之见。多年后,学有所成的刘爚在一里外的马伏村建有云庄书院,对后世亦很有影响,可惜已经不见踪影。

 

因为东莱先生与朱子的此次小聚,又促成了不久之后在鹅湖的陆九渊陆九龄兄弟与朱子的鹅湖之会,开启了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院论辩的先河。而多年前在湖南岳麓书院的朱张会讲,亦是盛况空前。这些先贤的风骨精神、高情远致,真令人向往呀。后来张栻、吕祖谦先后去世,唯余朱子与年纪稍小的陆九渊泛舟湖上,感慨天地人事,说:“自有宇宙以来,已有此溪山,还有此佳客否?”其中的深远与孤独,又有谁知呢?

 

这让我想起前些天我们的重走朱子路。祝夫人墓作为我们“重走朱子路”的第一站,不仅因为通过纪念祝夫人,来感念朱子的血脉之源,也因为寒泉精舍作为朱子所创办的第一所书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们来祭拜瞻仰,即是追溯考亭学派的精神之源,来续上我们后生的一点气脉。

 

夕阳西下,我们兴尽而返,乘风归来。振涵同学说,我们今天是“风乎舞雩,咏而归”呀,我赞赏他的灵动雅量,这何尝不是古圣先贤们努力追求的境界呀,我们大概是步他们的遺風流韻吧。

 

在诗经河上,看着残阳与归棹,望着远处的西山和云谷山,流水默默,思古悠悠,不忍离去。

 

——2022.05.17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