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书院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3-10-27 21:01:36
标签:

第八届全国书院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来源:“书院研究”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岁次癸卯九月十二日丁巳

          耶稣2023年10月26日

 

 

 

第八届全国书院高峰论坛已于日前圆满落幕,海内外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了如何在完成文化生命之传承的同时,让书院“活”起来,并精神性地继承,创新性地活化,安立书院的现代性,扩大与发挥书院的教化作用。

 

以下发言,为武汉大学国学院原院长、本源社区书院名誉山长郭齐勇先生在论坛闭幕式上发表的学界闭幕致辞。

 

郭齐勇先生从传统书院的三大核心功能引入,简要评议了学界会议中诸位学者的发言,更以本源社区书院之发展经验为例,表达了对全国书院发展之期许: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使书院的发展及功能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部分。

 

本次全国书院高峰论坛的书院会讲从传统书院精神的传承与当代书院功能的活化、生活儒学的回归与实践传承、社区的发展与治理、当代书院的国际表达四大主题,对中国书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梳理、研究、解读乃至重建,为我们展现了中国传统书院文化在儒家传统中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

 

 

 

首先,我要总结和分享中国传统书院的三大核心功能。教学、藏书和祭祀是传统书院的三大传统功能。

 

第一,教学功能是传统书院最核心的功能,也是我们判定它是否是书院的重要标准。教学是书院的最为重要的功能,是所有传统书院的主要活动,是一切教育机构的本质属性。

 

第二,藏书与书院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藏书是书院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藏书不仅决定了书院的名义,而且是书院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

 

 

 

第三,书院的祭祀具有表彰圣贤、崇德报功的作用。书院祭祀的对象往往是与书院、本乡本土关系亲近的先贤,同时必须不是等闲之辈,而是或者立功、或者立德、或者立言、具有“不朽”意义的大贤大德。

 

书院祭祀的对象是道德的载体、道统的象征和文化的符号。传统书院最有生命力之所在,在于其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朝夕相处研究学问,这是传统书院对于现代教育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书院在现代依然保持生机、焕发活力、被新建或复修的原因所在。

 

其次,是学界会议总结:

 

安乐哲先生投身于儒家文化研究,强调儒家是一个活生生的传统,他为推动和发展中国的儒家文化尽心竭力,贡献卓著。

 

韩国的崔英辰教授对畿湖儒学之源进行考证,从《三贤手简》、紫云书院、龙州书院等材料为我们追溯了畿湖儒学的历史渊源,考察了畿湖学派的历史脉络与学术传承。

 

邓洪波教授是研究书院的权威专家,他回顾了中国书院的千年发展史,并对当代书院发展做出新的展望,他提出经史之学是书院最根本的底色,应让经学重回大学高等学府的视野,应在书院发展上寻找新的生长点,才能真正实现返本开新。

 

 

 

▲曾昭旭先生

 

台湾的曾昭旭先生从古今时代演变、现代女性启蒙与爱情等视角,分析了夫妻伦理在当代发展的可能性。他认为两性之间应是从一个主体走向两个主体,最终实现两性自由主体进行真正平等的交流,夫妇之道应有一个新的开展。他还提出夫妇应该相敬如宾,而且应发展为男君子与女君子,为未来夫妇伦理发展做了新的诠释与建构。

 

 

 

▲杨庆亮先生

 

台湾的杨庆亮先生认为本源社区书院将是未来中国书院发展和建设的典范,融汇传统性与现代性,更加充分地挖掘与活化书院的现代功能,真正的让书院走进社区、走入社会、走向民众。

 

山东大学林安梧教授由华夏文化传统的儒家义理,特别是从王阳明“一体之仁”的哲学思想,融惯儒家义理,从中西文明对话,从心性本体到天下共同体,从形而上到形而下,关照现实,展望未来。经由东西文明的对比,对“话语”与“存在”做了深层次的讨论。

 

朱杰人教授提出公益性是书院的根本底色,以营利为目的,则背离了书院的初衷。书院最重要、最根本的目的是传道,是化民成俗。

 

 

 

谢遐龄教授提出,张载的四句教应该成为书院的目的,主张重建中国人的家庭秩序,认为把没有宗教归属认为没有信仰,从而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这是一种概念混淆,澄清了国人是否有信仰这一认识。他从中西文明比较,从理论和现实关照中国传统的思想概念的当代价值。

 

刘强教授提出的几点建议很值得我们借鉴。他认为,我们的书院建设应该立足传统,面向现代;既要保持思想独立,又要向社会开放;按照人的不同根器,定位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守正创新,智慧经营,注重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相适应。冯哲老师从自身的实践经验来分享夫妇的相处之道,并讲解其办书院的感人情怀与种种经验,为我们如何办书院与办一所什么样的书院,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此外,来自海内外的各位专家、学者、同道都从不同的角度来分享自己对书院研究与书院建设的各种看法和观点,都是我们书院研究和书院建设的重要成果。

 

据了解,本次会议的圆桌会议的讨论,有很多来自不同专业和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各个书院的具体负责人,充分展现了高水平、多维度、深层次的研讨。

 

比如在这几天的会议中,大家都提到了如何建设未来的中国书院?以及建设什么样的中国书院?以及在中国书院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有中国未来的书院在中国当代的社会转型与社区治理到底扮演着怎么样的角色?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我们继续思考、继续探索和继续实践。

 

再次,下面是我们本源社区书院的经验分享:

 

在当代社会中,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我们应更理性、更包容、更有情怀、更有担当,而书院不能关起门自说自话,应该接近人们的生活,融入现代化。

 

书院在当代的发展也是多元化的,我们要和谐相处,美美与共,但我们要守住底线,坚守书院教书育人、传道受业的底色。

 

 

 

昨天听了杨冰女士的分享,我们都看到、也深切的感受到了本源书院办的非常好,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可以说是社区书院的典范。

 

比如本源书院至2023年8月,来访多达13万人,举办公益活动2千多场,服务过6万多人次,这些都是公益性的,这很难得!

 

本源书院集理论研究、生活实践与社区服务等多位一体,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深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与社区民众密切融合、可复制推广的一种很有建设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中国现代社会的转型需要更好地发挥中国传统书院的历史作用。

 

本次书院文化的学术研讨关乎过去、现在和未来,但我们应重在当下,使书院成为我们现代化的一部分,我们既要仰望星空,重塑书院的传统性、神圣性,坚持书院传道、授业、解惑的根本底色,又要脚踏实地,立足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实际及其现代化,使书院的发展及其功能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部分。

 

最后,我非常感谢本源书院全体同仁的辛苦付出,非常感谢河南省政府各单位、企业、诸位学者、同道与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希望我们的本源书院越办越好,希望我们的书院事业越办越好。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