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智释疑,体味文字之道 ——彝伦书院公益讲堂第十讲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3-11-03 16:26:31
标签:

增智释疑,体味文字之道

——彝伦书院公益讲堂第十讲

来源:“河北省儒学会”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岁次癸卯九月十九日甲子

          耶稣2023年11月2日

 

 

 

2023年10月29日 彝伦书院公益讲堂第十讲邀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名散文家马明博先生做客书院,为大家带来《我的心路历程:从“写作文”到“写作”》的文化讲座。马老师出版有《天下赵州生活禅》《禅的滋味》《行愿者之歌》《玄奘》《古刹巡幽》等多部专著。数十篇散文作品先后被《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转载。

 

讲座一开始,河北省儒学会常务副会长高士涛在介绍马老师时,说他是知名作家,马老师风趣地说自己即非知名又不著名,从而引出了一个“我是谁”的问题,也就是作为一个写作者首先要明确,你笔下写什么,如何写,才能让读者爱读并记住,他举了个例子,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一看题目就新颖别致,让人耳目一新,抓眼球,所谓先声夺人。

 

马明博老师说要把日子过成日记,语文作文,乃至于写作就是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功夫。要好阅读肯读书会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练笔,记日记,写随笔,马先生说,他无论去哪里,外出办事、旅游或者会客访友都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一支笔,有了灵感有了感想,或者思考见闻,以及听到的奇闻趣事等等都记下来,多年下来他已经记录了上百个本子了。最近的例子就是他前一阵子去西山,路上同行的朋友对植物颇有研究,车行山间,植物变化,那朋友介绍了一路,他在本子上速记了一路,回来后,稍事整理润色,一篇生动优美的文字便新鲜出炉了。做生活的有心人,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真不虚也。

 

马老师说,写作是一种试着与自己独处的方式,是在修心中写作,在写作中修心的过程。写作是一种眼界的扩展,更是一种心灵淘洗释放的锻炼。所以一个人在写作过程中即沟通了世界,更提升认识了新的自我。

 

马老师更从汉字之美,在于音韵,古代有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介绍《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诗品》等古人习诗词的必备书,来让大家充分体味汉语的音韵美;他还说,写作要有闲——有时间、有好心情;有情——情感是文字的灵魂;有思——思考是写作的不竭动力;有趣——文字有趣才不干瘪,有话可说。

 

 

 

针对学生们遇到的:“作文难,难下笔”的共性问题,马老师在讲座中着重提出了“作文中的三一原则”:化整为零,化烦恼为菩提;界定范围,心里画个圈;找到切入点,分清条理,一二三四五;注重结构,轻松的语言用讲故事的口吻呈现文字。作文要:虎头,先声夺人;龙身,文似看山不喜平;豹尾,前后呼应,马老师说,写作文的所谓秘籍无非是,技巧要不断练习,才能做到下笔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成理,熟能生巧。

 

马老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尤其如此,在酝酿文字的过程中要敢于突破惯性思维,才能得到升华,并在这一过程中照见自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聆听马老师的讲座不仅能增智释疑,体味文字之道,更是一场难得的身心洗礼与净化。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谷静老师,作家杨红霞老师,《思维与智慧》副总编常朔,作家、诗人、杂志主编提畅等省会知名文化人士也参加了讲座。

 

彝伦书院公益讲堂,与您相约每周日!我们继续邀请域内名家,为您精心烹制传统文化佳肴,促使儒家优秀文化回归日常生活。欢迎各界同好亲临现场,感受名家风采,参与互动交流。每期讲座,我们通过公众号发布预告,并在“彝伦书院”视频号同步直播,敬请关注。

 

 

 

 

 

另外,彝伦书院将于11月4日、5日邀请经学名家,以“孝——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之至德要道”为主题举办《孝经》会讲,敬请关注,及时报名。现场限额40人,以报名先后录取。

 

文/提畅 摄影/文思等 编辑/明辰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