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学者工作坊暨“中西文明互鉴与辩证法”主题研讨会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3-12-03 22:25:15
标签:

泰山学者工作坊暨“中西文明互鉴与辩证法”主题研讨会

来源:“燕园礼学”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岁次癸卯十月十九日癸巳

          耶稣2023年12月1日

 

泰山学者工作坊暨“中西文明互鉴与辩证法”主题研讨会

 

2023年11月18日至19日,由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与孔子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工作坊“中西文明互鉴与辩证法”主题研讨会在孔子研究院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等30余人参加。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朱瑞显和吴飞教授分别致辞。

 

 

 

朱瑞显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孔子研究院锚定研究阐发“登峰”、传播普及“走心”、交流互鉴“扩圈”、阵地建设“垒台”、人才引育“筑基”五项重点,高质量打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高地、开展干部政德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基地、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沿重地,实施了一系列新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吴飞教授倡导举办山东省泰山学者工作坊“中西文明互鉴与辩证法”主题研讨会,围绕“辩证法”这一中西文明比较中的核心主题,通过精深的学术研究探讨中西方文明的特质,凝聚中华文明的核心精神,坚守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孔子研究院愿与学界同仁一道,共担文化两创之重任,共谋儒学发展之大计,共创事业进步之新局,共同谱写儒学研究的新篇章。

 

 

 

 

 

吴飞教授在致辞中对孔子研究院多年来的支持与合作表示感谢,也特别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更多的合作,并向孔子研究院诸同仁介绍了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近期的研究推进和学术规划。

 

11月18日上午的讨论,分别由褚叶儿报告“重审《月令》因天时行人事之义:由船山对《月令》的批判说起”、王中沛报告“《尼可马科伦理学》中的‘功能论证’与至善——从政治学视野出发”、李晓璇报告“崇功德与皇帝庙”。

 

褚叶儿的报告指出,王船山主要从四时、时位、时势以及亟变之时这四个层面理解天时。而这启发我们关注规律化、现成化的四时与源初的、非现成性的亟变之时之间的关系问题,提醒我们更为全面地认识因天时行人事这一重要思想的内涵与意义。

 

 

 

王中沛的发言擬聚焦于《尼各马可伦理学》Ⅰ-7亚里士多德讨论属人功能时,所采取的模拟论证方式,同时援引亚里士多德作品中各处相关文本,通过分析,揭示出人之具有功能与技艺产品和自然物之功能,其相近与不同之处,以完整说明功能所展现出的人性基本规定,以及该规定性如何构成人的终极目的。

 

 

 

李晓璇的发言指出,秦汉时期曾存在的地方皇帝庙制,不同于太庙,地方皇帝庙的祭祀往往由地方长官主持,其性质应属于非血缘人鬼祭祀。先秦秦汉非血缘人鬼祭祀的对象均为有功于民之人,秦汉地方皇帝庙则祭祀功德茂盛的皇帝,并且打破了非血缘人鬼祭祀的区域性限制。遍布全国的地方皇帝庙形成秦汉帝国的皇帝崇拜。

 

 

 

11月18日下午的讨论,分别由周小龙报告“认识自我与走向自然——诺瓦利斯小说中的知识学”、李明真报告“天神与祖先:秦汉祠畤背景下的郑王五帝礼说”、徐一报告“人类的幸福与不幸的同一道德心理根源——兼论Dent 的卢梭解释”。

 

周小龙的报告提出,诺瓦利斯的小说《塞伊斯的学徒》和《奥夫特尔丁根》最重要的宗旨是“认识你自己”,即在挖掘自然的过程中返回自身、理解自身。但这种认识不仅仅是费希特式的自我观察和向内之路,而且还必须借助对外在自然的洞察,走上一条向外之路。诺瓦利斯以小说的方式参与到后康德时代的哲学建构之中。

 

 

 

李明真的报告就秦汉祠畤与郑王五帝礼说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郑玄、王肃的郊丘理论,并不只是对经书文本的理论化与体系化,同样也融合了两汉时期对于天人关系的理解,回应了当时的郊祀制度。

 

 

 

徐一的报告从Dent对于《爱弥儿》文本中自尊的解释出发,指出自尊既使属人的幸福成为可能,又使得人类必然走向败坏与堕落的境地,人的幸福与不幸具有相同的道德心理根源。而面对这种悲剧性的处境,并不能简单地将自尊与发烧自尊相剥离,从而建立一个良性的社会。

 

 

 

11月19日上午的讨论,分别由黄文力报告“浅析格劳修斯的主权概念”、王诗瑜报告“再造合意共同体——韦伯法律社会学视野下法律理性化的第三条道路”、熊江韬报告“《奥德赛》卷11 中的血祀”。

 

黄文力的报告首先试图厘清格劳修斯如何继承并改造了博丹的主权观念,认为格劳修斯在主权的绝对性维度上和博丹分享了诸多共识,但他在根本上解构了主权的永久性意涵,从而为国家间竞争的动态格局提供了理论基础。然后指出,二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实现普遍法权秩序的共同追求将对国家的自然边界以及国民对国家的政治义务构成挑战。

 

 

 

王诗瑜的报告指出,马克斯·韦伯法律社会学的相关论述潜藏着两个发展脉络,分别是从“身份契约”到“目的契约”的历史实在变迁,以及从实质理性到形式理性的法律发展逻辑演绎,这两条脉络在西欧绝对主义君主制中汇合,并伴随着君主制的终结及自然法的衰落而导向法律危机与治危机。基于将法律视为合意共同体之制度化表现的方法论立场,韦伯提供了再造合意共同体以摆脱危机的法律理性化的第三条道路。

 

 

 

熊江韬的报告从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切入:人死后是什么?脱离了尸身的鬼魂是展现诗人对属人自然之想象的绝佳窗口。《奥德赛》11卷借奥德修斯之口,向诸位听众呈现了一个瑰丽陆离的死者世界。荷马式的鬼魂呈现出一种双重性:一方面作为生者的幻影,他们空有生时的样貌,却失去了生命的实质,苍白而无力。他们和虚无的死亡相连,让生者感到恐惧;另一方面,由于身处与可见世界相隔绝的冥府,鬼魂得以掌握超出生者知识范围的隐藏信息。此时,他们变成了生者求助的对象,参与到可见世界秩序的纠正与维持中。

 

 

 

11月19日下午的讨论,分别由雷天籁报告“‘一’‘二’辩证:刘咸炘哲学的展开”、何怡报告“《乐记》现代文献研究综述”、洪哲泓报告“鹿汀教会中的‘神迹’见证及其讲述”。

 

雷天籁提出,刘咸炘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御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是阐释“一”与“二”的辩证关系。“御变”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包容”和“超越”。通过评述黄道周、吕坤的思路,刘咸炘反对“超相对而求绝对”,主张“因相对见绝对”。“因相对见绝对”呈现为一个“包容”“超越”兼备,相辅相成的辩证体系。但是,“一”“二”辩证并非适用一切,刘咸炘最后从“生死”“善恶”的角度指出了辩证法的局限。

 

 

 

何怡从文献学、中国哲学、音乐哲学三个方面,对《乐记》的相关现代研究展开梳理与讨论。《乐记》并非公孙尼子所作,但是体现了公孙尼子的音乐思想。《乐记》体现了天道与人事之间的联系方式。

 

 

 

洪哲泓在线上进行了报告。他的文章承袭了宗教人类学中受益于言语行动理论(Speech Action Theory)而形成的研究进路,对闽南某教会信徒的“讲见证”进行了民族志描述和分析。文章首先教会生活中的见证形式、类型以及讲述场景进行介绍,指出在不同的场景之间存在的、教会权力介入程度的差异。接着,通过对讲见证的对话分和一场布道会见证讲述台前幕后的分析,描述讲展示了“见证”的口头或书面文本如何基于个体的生命经验、“讲见证”的互动行为以及共同体的叙事权力形成。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引述见证文本研究宗教经验的方法论反思。

 

评议人就相应文章的学术史脉络、报告内容、写作方式等问题,与报告人展开了丰富的讨论。参会人员也都积极参与到讨论之中,在不同的思想领域展开交流与碰撞。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孔子研究院“大哉孔子”展,深入了解孔子生平及儒家思想,体会新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深化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