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既没 文不在兹乎 ——重庆南山大讲堂暨当代儒者主题研讨交流成功举办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5-07-13 23:40:49
标签:

文王既没 文不在兹乎

——重庆南山大讲堂暨当代儒者主题研讨交流成功举办

来源:主办方供稿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六月十九日癸未

          耶稣2025年7月13日

 




2025年6月,重庆南山夫子祠薪火相传,儒者齐聚,西南和东南地区的数十家国学机构齐聚重庆南山,共同参与由李里先生儒门所辖的重庆南山传薪书院暨南山夫子祠主办的“南山大讲堂暨当代儒者主题研讨交流”活动,共绘儒学复兴新篇章。

 


活动为6月14日至15日,为期两天,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当代价值”为精神内核,汇聚了四川传薪书院、儒家网、全球私塾联谊会、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广西桂林阳谦书院、中华特园文史协会、成都终始书院、重庆市家校合作教育研究会、重庆市乾元国学研究院等37家国学机构代表,是近年来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儒学盛会之一。

 


一、溯文化根脉,明儒者使命

 


6月14日,活动在南山夫子祠拉开帷幕,南山传薪书院暨南山夫子祠管委会会长纵铎作发言和致辞,纵铎会长热情欢迎诸位院长与国学爱好者的到来,并向参会者阐明南山夫子祠由李里先生发起,重庆尔雅读书会十二年传承并于2023年建祠的缘起及其意义,期望古为今用,继往开来,汇涓流而归大海!接着,儒门祠堂创始人、传薪书院山长、赞化园园长李里先生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当代价值》的主题讲座,其强调了源远大于流长的传统文化有着系统性,以及儒者应有的文化传承责任。并系统梳理了儒家思想从王学时代到现代的演进脉络。讲座中,李里先生特别阐释了“祠堂文化”的当代意义,他指出“祠堂非仅祭祀之所,实为儒家精神之载体。南山夫子祠以‘敦化育贤、天下来同’为旨,融合抗战精神,旨在构建传统文化践行的都市窗口活态空间,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二、古为今用,继往教化

 


为期两天的研讨聚焦“传统文化(经学)在当今的意义与当代儒者使命”,研讨由纵铎会长主持。首先由全球私塾联谊会会长、北京人文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彦先生带来“经学的企业管理之道”主题发言,认为经学才是构建现代企业精神价值和管理制度最好的学问,侧重从今文经学角度探讨在不同行业和企业中文化信仰体系建立,并强调立志百年的企业,需要有自己的教育功能,类似宗族子弟培养一样,培养士魂商才、明理力行的企业青年人才。

 


其次,由传薪书院管委会副主任、养正夫子祠堂主作《儒家祠堂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的发言,系统介绍了李里先生修建儒祠的初衷和缘起,以及儒祠的布局、规模、功用等,并介绍了儒门三年修建十四祠的壮举。讲述了儒祠具有文化传承与教育重建,道德引领与心灵归属,强调了儒门道场重建的重要意义与儒学生活化重现的伟大蓝图。

 


随后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文化传承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梅伟忠作“儒者行——应用儒学缘起与构想”主题分享,肯定中华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基于“双创”提出“应用儒学”核心理念和构建思路,列举了儒学在教育、礼乐、律师、心理咨询、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实践案例,并邀请到场的明德文化负责人王毅、南士林书院院长赖大稳、广元汉文化协会副会长王周镛、八音和上负责人刘之炎、太州学派负责人朱科豫、深圳儒家律师张强、儒家网副主编梁金瑞、广州尊周书社负责人萧健晖等当代儒者分享各自的儒学践行成果。

 


终始书院陶永贤山长作了名为《当代儒者——试述儒者之时代使命与自处之道》的主题发言。其谈到“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思想,引领了中国数千年之思想文化发展和构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儒家对社会与人生理想追求的具体实践”并提倡“在方今去圣久远,礼乐不复,且充满深刻变革的时代,儒者应当有‘得其位,则以身成道,不得其位,则以身存道’的坚守与节操。”

 


此次活动以南山夫子祠承办为儒学联络枢纽,以“育贤敦化、天下来同”为宗旨,开放融合,37家国学机构共襄盛举,儒家内外交融互鉴,打破地域与门户之别,促成“西南与东南”的传统文化互鉴,共同明确了“以祠堂为文化道场”,“让经学从典籍走入生活”,“让儒学融入现代职业”,“教育始终为传承要务”等儒学复兴的具体目标与前进方向,意义重大,被与会人员定义为“儒学复兴的里程碑”。

 


《易》云与时偕行;《大学》言在新民;《诗》曰旧邦新命;夫子亦云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儒学复兴任重而道远,未来满载使命与希望!重庆南山大讲堂暨当代儒者主题研讨交流的成功举办,以一场思想的盛宴,点燃了儒学复兴的星火,而这儒学复兴的西南星火,必将化为满天星河,照亮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之路,也必将有更多的儒门同道以忧乐与天下共的儒学精神坚守前行!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