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书院书院十周年,又一届学子结业了!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5-07-22 20:23:27
标签:

韩山书院书院十周年,又一届学子结业了!

来源:“韩山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六月廿四日戊子

          耶稣2025年7月18日

 

夏日炎炎,蝉韵悠扬;高朋满座,室雅兰香。7月5日下午,韩山书院第十届国学与岭东人文研修班、第八届古琴班结业仪式在林进华信息科技楼举行。韩山师范学院副校长陈海忠教授,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山书院山长管乔中先生,凯普总裁、韩山书院理事王建瑜女士,学校党委统战部、对外交流合作部部长蔡振雄,教务部副部长蔡梦虹,韩山书院执行山长李伟雄,韩山书院授课教师、书院岭东人文研究中心专家和七十余位学员参加仪式。

 

韩山书院副山长孔令彬教授主持仪式。他特别指出,今年韩山书院正值重光十周年,届时将以此为契机,联合中国书院学会,举办一场“传统书院与当代大学教育融合发展”的学术论坛,认真总结韩山书院1.0时代的得与失,向全国志同道合的的兄弟院校取经学习,为书院的2.0时代开启新的篇章,展现了韩山书院面向未来的发展思路与文化担当。

 

 

 

仪式上,陈海忠副校长以“温暖的告别和郑重的见证”定位本次结业典礼,对第十届国学班和第八届古琴班全体学员圆满完成学业表示热烈祝贺,对书院十年来的文化坚守、办学理念予以肯定和赞许。

 

“风送远航,琴为君鸣。”陈校长勉励学子们应将结业视为新的起点,在今后的成长中带着书院的印记从容前行;期望韩山书院未来能继续成为韩园学子涵养心灵、启迪智慧的宁静港湾,为百年韩师的教育事业增添新彩。

 

 

 

▲陈副校长讲话

 

管乔中山长对书院重光十年来坚持办学育人的意志、师生的认真付出以及母校韩师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感谢。

 

“人生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管山长在喟叹十年光阴似箭、人事变化纷繁之余,更欣慰一个个青春生命在校园中的学习与成长,表达了他对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视和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支持。管山长介绍了他正在积极筹备建设“唐风宋韵新潮人”网站的计划。网站将融合潮州文化与客家文化精髓,打造集文化传承、学术研究、商业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希望大家都来关注支持。

 

 

 

▲管山长讲话

 

书院研修部主任、国学班与古琴班班主任殷学国教授深入浅出地阐发了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名言“求真、求是、求正”,勉励学子们要坚定对世界与人生的信念,在知识探求和学问求解中获得正面价值和积极意义,构建“信道、得道、行道”三位一体的的精神世界。

 

 

 

▲殷教授对书院研修工作总结

 

教师代表余煜珣博士以“书院教育日常化”为题,启迪学子们在“走出书院”之后,应在漫长的日常中亲近日常,践行所学所得,努力使自己成为伟大的心灵。

 

古琴班导师马晓虹从书院古琴教学的经验出发,鼓励学子们在国学文化的滋养下弹琴,并通过弹琴使自己国学的见解和体验精准而深入,以促进个体道德的淬炼与人格的成长。

 

 

 

▲余博士发言

 

 

 

▲马老师发言

 

张思晴和姚琳两位同学都是第十届国学班与第八届古琴班的“双料”学员,作为班级学员代表,她们共同表达了对书院培育的感恩之情和追寻真理与智慧的坚定信念。在结业之际,她们回首三个学期以来的研修之旅,或是同窗共读、潜心问道,或是以琴为缘、携手共进,在韩山韩水的涤荡中,汲取养分,涵养心性,为日后的成长充实了动力。

 

 

 

▲学员代表张思晴发言

 

 

 

▲学员代表姚琳发言

 

结业仪式上,书院山长管乔中先生为第十届国学班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王建瑜理事为第八届古琴班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陈海忠副校长为优秀学员颁奖。

 

 

 

结业汇演,是韩山书院历届国学班、古琴班的规定动作。结业仪式上,学子们奉献了一组古香古色的节目,展示了在书院研学一年多的进益。既是赓续古人雅集传统,又寓教于乐、学行合一。

 

汇演节目是学员们在紧张的课程学习之余,自编自导的。无论是表达宾主共欢、中正和合之道的《小雅·鹿鸣》,还是演绎华夏文明“以礼立本,以仪修身”的手势舞《礼仪之邦》等汇演节目,无不表现出智以启迪、乐以成人的书院精神。合唱《朋自远方》轻快的旋律洋溢着书院学子的喜悦与自信,传达出儒圣先哲那一份刚健乐观的精神品格;《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猗兰操》是马晓虹老师以韩愈诗作为底本、自度而成的古琴弦歌曲目,马老师与学员们的琴箫合鸣,将诗人沉挚深厚的感情和忠烈之节表现得淋漓尽致。

 

“兴于诗游于艺”,学员们在学习国学文化的同时,通过节目汇演的形式来培养自身的艺术能力,在书院的舞台上留下一道道值得回忆的身影。

 

 

 

▲汇演环节主持人田心悦同学

 

 

 

 

 

▲结业汇演

 

 

 

▲小组合影

 

 

 

▲第十届国学班结业合影

 

 

 

▲第八届古琴班结业合影

 

 

 

▲第十、十一届国学班及第八届古琴班合影

 

(摄影:李南年)

 

在韩山书院第十届国学班、

第八届古琴班结业仪式上的讲话

 

韩山师范学院副院长 陈海忠

 

尊敬的管乔中先生、王建瑜女士、李伟雄执行山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迎来一场温暖的告别和郑重的见证——第十届国学研修班、第八届古琴班的同学们圆满完成学业,谨此向各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每一位默默耕耘、传道授业解惑的书院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韩山书院重光十周年。我要向韩山书院的发起人、永远的支持者、韩师校友的楷模——管乔中学长、王建瑜学长,致以崇高敬意。正是他们那份对家国文脉的深情守望,让沉寂已久的书院重燃灯火,弦歌再起。十年光阴不容易,韩山书院已经深深地融入到韩师一百二十三年的办学历史当中,成为将来韩师历史上的一个新的亮点。

 

同学们,我在书院的对面潮学研究院坐了十四年。这既是做事的做,也是坐着的坐——我就在那里坐啊。我跟每一届书院的同学都曾经邂逅过,我听过你们吟诵,我听过你们的琴声,因为我的窗就对着你们那一片台阶,这些都让我受益良多。常言道:“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也有说:“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十年来的书院,我一直跟你相伴的,诸君知否?十年来的书院,“求真、求正、求是”,不仅仅是纸上的箴言,更是融入在每一次诵读,每一次论学,每一次抚琴的气息当中。

 

读书养性,敦品力行。“存养天机,蓄蕴奇伟”的期许,也悄然沉淀在书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更浸入在每一个邂逅的心里。今天借此机会,我可以自豪地在这里宣告,韩山书院的路子走对了。它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烦躁的、人机混杂的、非常态的世界中,有一张安静的书桌,两盏清茶,数声琴鸣。宫商角徵羽,诗书礼乐易春秋,在这里可以跟很多有趣的灵魂交流。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同学们,今天你们的结业,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书院的风送你去远航,书院的琴将为你而鸣,愿你们带着书院的印记,从容前行。韩山巍巍,韩木悠悠,韩水泱泱。愿书院在下一个十年、百年更加枝繁叶茂,继续发展成为涵养心灵、启迪智慧的宁静港湾。

 

谢谢!

 

书院研修部主任殷学国教授

在结业仪式上的总结发言

 

感谢尊敬的海忠校长、振雄部长和梦虹副部长出席韩山书院第十届国学班、第八届古琴班的结业典礼,你们的出席表达了韩山师范学院对韩山书院教育教学活动的认同与肯定。感谢尊敬的管先生和王健瑜女士拨冗出席结业典礼,我代表全体师生向你们家的大喜事表示祝贺。感谢岭东人文研究中心的专家们前来观礼。感谢各位领导和贤达前来见证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

 

同学们,大家还想起当初报名韩山书院国学班与古琴班时的初心吗,还记得招生简章的上的那段话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求真、求是、求正”的学术精神,存养天机,蓄蕴奇伟,致力于潮汕乃至岭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这是韩山书院的宗旨,也是书院山长和诸位同仁的奋斗目标。其中“求真、求是、求正”系潮州籍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名言,“存养天机,蓄蕴奇伟”出自惠潮嘉道道台丁宝铨撰写的《重修韩山书院碑记》。值此结业之际,假饶公名言赠予同学们,也借此机会与诸位分享我对饶公名言的理解与体会。

 

求真关乎我们对于世界的信念。真,在这里并非认识意义上的的真假的真,而是关于终极实在的肯定,此终极实在或在于世界之中或超越于世界之外,在世界之中者不妨视为理或道,在世界之外者被视为神或天,对真的求出于我们关于世界实在的信念,关于世界的信念又是对于人生与知识信念的前提。世界有道,则人生有情有信。世界有道,则知识学问才成为可能;人生有情有信,则知识学问才成为必要。另外,求真还关乎自信,是自信的前提。无论是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还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只有有实于内,才能从容于外。如果内无其实而表现得自信,那么,不是自欺欺人就是狂妄。世界有道,仅仅相信世界有道是不行的,还要求道。如何求道?如何看待和理解世界和世界之道?就要由信念转为切实认知,由求真转向求是。是,既不是现象层面的事实也不是所谓的本质,而是对事实与结论之间推论关系的判断。是,有事实之是与逻辑之是的分别,事实之是关乎实然,逻辑之是关乎必然。前者谓之为有据,后者谓之为有理。有理有据,由已知推出未知,温故而知新,可以视为具体场景下的求是。求道而得道,是所有求道者的渴望。既得道则渴望行道。如何行道?求正是行道实践的规范与原则。正关乎心术和行为实践的价值判断。道无正邪,而行道有正邪。求正强调知识探求和学问求解中的应有的精神朝向,突出理论阐发和知识应用的正面价值和积极意义。科技的应用有多种途径,理论知识的解释有多重维度,在应用与解释实践中我们追求光明的前景和正大的意义,也就是说赋予科技知识的应用以价值的正能量。在科技赋能之先,我们先为科技赋能。

 

饶公三求,贯注信道、得道、行道三位一体的精神世界。极高明而道中庸,虽被我解释得过于玄虚,但从来没有离开我们的日常生活。再举个例子说明其表现情境。作为书院国学班与古琴班的班主任,偶尔有同学向我请假回家,其理由是“开学三个月啦,我做梦都想回家,下午回家的高铁票,我都买好啦”。从人之常情的角度考虑,我相信想该同学回家的心情是真实的、真诚的,我也可以验证买好下午的高铁票是个事实,而且知道坐上这趟车保证他能够到家。以上陈述分别关乎求真之真和求是之是,但回家的理由不够正当,不够正大光明。想家对于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要但不紧急,下午的高铁票虽然时间紧急但未非一定要坐,而且还可以退票。在这里,我善意地提醒同学们,以后要请假,理由要编得高级一点,如何高级,不妨从饶公的三求着眼。

 

最后,祝福所有的结业同学,也感谢领导和专家的惠听。谢谢!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