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朱子之路暨2025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在福建南平开营
来源: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处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六月廿四日戊子
耶稣2025年7月18日
7月16日上午,第十八届朱子之路暨2025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在福建省南平市开营。本次活动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南平市人民政府、中华朱子学会和南平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共同主办。第十八届朱子之路青年学者研习营和国际儒联2025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两支队伍共同开启研习之旅。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林湫,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李文亮,“朱子之路”总顾问、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华朱子学会常务副会长、考亭书院山长朱杰人等嘉宾出席开营仪式并致辞。
林湫副市长表示,南平钟灵毓秀、文脉绵长,一代大儒朱熹曾在此潜心治学五十载,集儒学之大成,构建起博大精深的理学体系。本次活动着力推动朱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研习过程中,学员们将踏访考亭书院、寒泉精舍、建安书院等历史古迹,体悟“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实现一次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搭建起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学术桥梁,开创中西文明互鉴的新平台,为中外青年学者提供对话先贤和开展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李文亮副会长表示,本届研习营在朱熹曾讲学数十年的文化圣地举办,为青年学者搭建起跨文明对话的平台。作为国际儒联的品牌项目,研习营已在北京、曲阜、南平、绍兴、衢州、贵阳等地成功举办四届,旨在通过典籍研读和思想碰撞,促进文明互鉴。期待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在碧水丹山间感悟朱子理学精髓,以“问渠那得清如许”的探索精神,共同追寻中华文明中“和合共生”的智慧,为汉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朱杰人山长表示,朱子之路首先是一条朝圣之路,朱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崇高的形象;朱子之路还是一条学术之路,我们要深入探讨朱子理学的核心思想;朱子之路更是一条国际交流之路,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者欢聚在此,为我们提供了跨文化对话的宝贵机会。特别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好好观察,用心感受每一处文化遗迹的历史厚重;认真体悟,深入思考朱子思想的当代价值;虚心互动,在交流中开拓视野、增进理解。希望大家携手同行、潜心研习,在这条充满智慧的道路上共同成长。
开营仪式上,林湫副市长、李文亮副会长共同向研习营授旗。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董君怀(美国)、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武氏金玉(越南)、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研究生于梦悦(巴基斯坦)、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谢天一(刚果(布))作为营员代表接过旗帜。
2025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营员代表、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研究生阮氏璃(越南)发言表示,自2023年初来到中国,就深深爱上了这个兼具古老文明底蕴与现代发展活力的国度。“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主席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让她深受启发。作为一名立志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生,深知这次研习营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条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这场跨越文化、地域的相聚,必将为大家在文化交流与理解上获得一次难能可贵的体验。
第十八届朱子之路青年学者研习营营员代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研究生刘文心表示,“朱子之路”研学活动将带领我们追寻先贤足迹,通过走访考亭书院、寒泉精舍、五夫里社仓、鹅湖书院等历史遗迹,切身感受朱子教育济世的情怀,体会其“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思想精髓。作为新时代青年,这次研学既是文化的传承之旅,也是自我提升的良机,一定要以兼容并蓄的态度,深入领悟朱子思想,在交流中增长智慧,共同开启这段富有意义的文化探索之旅。
本次研习营以“朱子学的传承与创新之旅”为主题,组织海内外青年学子参与朱子之路研学体验。活动从7月15日至21日,为期7天。来自美国、巴拿马、韩国、马来西亚、尼泊尔、塔吉克斯坦、泰国、越南、菲律宾、喀麦隆、埃及、刚果(布)、马达加斯加、苏丹、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马里、缅甸、佛得角、乌干达、加纳、秘鲁等23个国家的汉学相关专业在华留学生,以及中国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的硕博研究生近100人齐聚南平,他们将通过实地考察建盏文化创意产业园、康宁古街、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朱熹园等,在沉浸式研学过程中深刻体悟朱子文化,理解中华文明,感受中国式现代化,深化国际人文交流和不同文明互学互鉴。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