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儒学从孔子到曾子的演进”会讲在山东省嘉祥县召开

栏目:儒门会讲
发布时间:2025-08-04 22:31:58
标签:

继往开来:儒学从孔子到曾子的演进会讲在山东省嘉祥县召开

来源:“曾子与儒学”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闰六月初六日庚子

          耶稣2025年7月30日

 

2025年7月29日上午,“继往开来:儒学从孔子到曾子的演进”会讲在山东省嘉祥县召开。

 

 

 

会讲由山东省曾子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陈晨捷主持,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山东大学曾子研究所所长、山东曾子研究会名誉会长、曾子研究院特聘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曾子研究会会长曾振宇,嘉祥县教育和体育局原局长、三级调研员江心静,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刘光胜,韩国首尔大学教授、山东大学访问学者李康齐,齐鲁师范学院教授曾凡朝,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陆信礼等嘉宾参与了本次会讲。

 

曾振宇教授指出,儒家的核心概念是“仁”,在《论语》中,众多弟子分别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向孔子“问仁”,孔子的回答居然都不一样。即使面对同一位弟子数次“问仁”,孔子的回答也迥然有异。孔子并未从逻辑上界定“仁是什么”,而是回答了“仁应该是什么”。孔子根据每个学生的学问、个性和素养,一对一地点拨,指导学生们的行为活动,让他们通过实践去接近“仁”这一本体。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本身就是一个本体。本体论这个概念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事实,二是价值。孔子的仁学本体论主要回答的是价值问题。曾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在于从工夫论开显了“体贴”仁本的实践路径。《论语·里仁》记载的一段师生对话,颇具深意。晚年孔子当着众弟子的面与曾子交谈,“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这段话在《论语》中其实出现了两次,孔子也对子贡说了类似的话,但子贡并不能理解孔子的深意,不知如何回答,其学问还远远不及曾子和颜回。曾子对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回答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子以“忠恕”诠释“仁”,其哲学意义何在?“‘忠恕而已矣’,这就行上说。”朱熹这一断语犹如醍醐灌顶,曾子“忠恕”思想是从知行关系的工夫论层面诠释仁学。西方哲学史上,康德受休谟不可知论影响,认为本体不可认识,人们所能认识的只是现象界的现象。海德格尔继而认为,本体虽不可认识,但可以通达。寻找通达存在本体的路径,是海德格尔哲学核心之一。曾子找到了这一路径:“忠”和“恕”。“忠”是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恕”是对他人的道德态度。曾子通过“忠”和“恕”去接近仁本体。在孔子之后的儒家仁学史上,曾子开显了工夫论路径。从工夫论视域诠释仁,“尽己”为忠,“推己”为恕。曾子将仁学“下贯”于经验世界的劈柴挑水生活之中,形而上的仁学切切实实显现为世俗个体生命的学问。

 

 

 

曾振宇教授还指出,曾子传承了孔子的孝道。孔子为孝道奠定了道德基础,《论语》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通过对比养人与养犬马两种行为,指出人面向亲属与动物均能产生爱的情感;然之所以孝爱父母可堪称道德情感而爱养犬马并未具备较高的价值属性,关键在于“敬”在其中的引导与调适:孝子面向父母不仅具备爱养之情,更具备敬重、尊崇情感,敬亲的背后是子女对父母的生养恩义、对父母的人格品性,以及面向超越维度的生生之天的敬重。孔子指出,倘若子女对父母仅抱以自然的亲爱与物质上的赡养,而缺乏情感上的敬重与礼法上的合秩序性,那这种所谓的孝行便与爱养动物的行为无异。曾子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孝道观。在《大戴礼记》中,曾子对孝的定义是“君子之孝, 忠爱以敬”,而“敬”的本质是“爱”,“爱”既是自然情感也是道德情感。后来,王阳明也提出“深爱做根”才能“见父自然知孝”。

 

刘光胜教授认为,可以从朱熹道统说的角度理解曾子的地位。道统说的核心是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子思和孟子都是从曾子开显出来的。在《大戴礼记》中,曾子认为“君子以仁为尊”,说明曾子依然秉持着孔子之“仁”。曾子也对孔子仁学有所发展,比如,孔子只单称“仁”,而曾子则开始“仁”“义”并称。曾子是“五常”思想形成的关键一环。

 

曾凡朝教授认为,曾子以孝著称,在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孔子以为曾子“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这说明曾子与孝道、《孝经》关系密切,是孔门孝道的主要传承者和发扬者。

 

江心静先生分享了曾氏家风的特点及现代价值。《说苑》中记载:“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这里把曾子的家风家教与孔子相提并论,可见曾氏家风水平之高。

 

李康齐教授认为,曾子对孔子的理解非常深刻,在“忠恕”“君子”方面的理解,孔子门下的学生没有人比曾子更深刻。他赞成曾振宇教授把“爱”和“敬”看作是孝的核心。

 

陆信礼教授认为,君子思想是曾子对孔子思想继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曾子总结编写了《论语》《大学》,对孔子思想实现了学理化的表达。

 

会讲最后,陈晨捷副教授做总结发言。他认为,我们对曾子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曾子不仅在整个历史上有着深远意义,而且在横向上对东亚各国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曾子的思想不仅在哲学上颇有建树,而且曾氏家风家训在历史上也十分有名,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