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传统书院活化和新型书院发展 ——石洞书院成功承办首届书院文化发展论坛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5-08-17 17:52:57
标签:

推动传统书院活化和新型书院发展

——石洞书院成功承办首届书院文化发展论坛

来源:主办方供稿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闰六月廿四日戊午

          耶稣2025年8月17日

 

 

 

2025年8月7日至8日,首届书院文化发展论坛--建构现代化书院的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与浙江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心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上海抱朴讲堂和东阳市石洞书院共同承办,曲阜儒家文化科技研究院和曲阜论语研究会协办。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广东、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澳门、台湾省 等24个省市地区超过122位书院院长和专家现场与会,分别代表了传统书院和新型书院,公办书院、民非书院、企业书院、高校书院等各种类型,分经典教育和书院经营两个方向进行了论文研讨,充分讨论了2025年3月11日《推动传统书院活化和新型书院发展,助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全国政协提案中行业协会、人才培养、资源交换平台和数智书院等几个方向的工作,形成了书院文化发展的丰富成果。会议同期对外直播,成为全国书院界的一次盛会。

 

 

 

本次论坛主办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杜保瑞发表书面致辞,介绍了本次论坛的缘起以及8日下午特别安排的自由发言环节。他指出:我所办理的抱朴讲堂把我所学的教给社会各界的学生,这是一套有体系、有方法、有前瞻性、可不断发挥复制的研学系统,我也非常希望藉由我的同学的学习成果,让更多国学爱好者知道,并且加入学习。本次论坛,还聚集了许多位教授学者的关注,参与了论文发表,同时还有很多位民间书院的主办人经营者的加入,介绍他们的经营理念,大家领域各不相同,但都有为弘扬优良传统中华文化兴办书院的理想,因此藉由参会相聚,我们各自贡献所长,充分交流,互相学习,助力彼此,完成理想。

 

8月7日上午安排了8位主场发言。

 

曲阜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周凯带来《数智时代与未来书院:传统文化如何拥抱现代科技?》。

 

孟子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毛景卫带来《孟子研究院文化“两创”工作情况》。

 

原北京外国语大学文教专家、东方关系中心主任,现国际儒联荣誉顾问、中国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安乐哲哲学大家项目”核心团队成员田辰山带来《全球治理挑战下书院回归传统与创新的历史必然》。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赵延风带来《文化复兴背景下的当代书院定位思考》。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教授、高级记者赵玉晖线上做了题为《民间书院实现了我的中国哲学学习梦》的分享。

 


本次论坛主办人,浙江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心学研究所所长郭杭伟发表《复兴中华书院3.0建设文化强国--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介绍了南宋石洞书院是全国学术枢纽和思想熔炉。2017年,石洞书院开启复兴之路,将厚重文脉与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实践深度融合,以"鉴古开新、中外会通、经世致用、知行合一"为宗旨,构建人文、社会、自然与技术的跨学科融合体系。通过"产品兵法"、"产业心学"、"功夫哲学"等创新学术路线,致力于培养既懂得科技又精通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为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后续通过企业书院、学习力提升研究中心、主动健康研究中心和老年关怀研究中心,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基于8年探索以及全国书院的调研,我们认为中华书院复兴活化一定要从全局思维入手。由此提出了数智书院和书院服务链的概念,并牵头各知名书院筹建浙江书院文化创新促进会和浙江书院文化创新研究院,在全国首个省域书院数字化平台“浙里书院”基础上依据文化赋能理论进行书院服务链重构,促进要素优化配置,赋能全国7200多座传统书院和30000多家新型书院,以书院为载体践行文化思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活文化基因、提升文化产业、赋能产业升级。目前联系了36个省市地区含香港、台湾省和海外,组建125个家族文化书院(筹),持续推进浙江书院文化创新促进会(筹)和中华书院总部基地(AHB)的建设,落实西安交通大学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的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本次论坛承办方,上海抱朴讲堂负责人许业元带来《抱朴讲堂、国学经典讲师的家园》。

 

山东莱州东莱国学教育学校校长李宁带来了《东莱到抱朴——偶然中的必然》。

 

随后分书院经营和经典教育四个分论坛开展了论文研讨。

 

 

 

自由总结发言的部分嘉宾

 

8月8日下午《建构新时代中国书院的理论与实务》主题论坛由浙江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心学研究所所长,石洞书院院长郭杭伟主持,邀请与会所有发表人及旁听的师友自由举手发言,畅抒己怀,总结两天论坛的感受和期许。会场气氛热烈,是本次论坛,也可能是历届书院学术会议最精采的互动环节。

 

 

 

本次论坛主办人,浙江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心学研究所所长郭杭伟做总结:感谢我们的联合主办方上海交通大学,本次论坛的举办过程中交通大学西安分部和上海分部做到了打虎亲兄弟;上海抱朴讲堂和东阳市石洞书院做到了无缝衔接,互相成就。也感谢现场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道。本次论坛的关键词是交通,创新。交通的基础是广泛性,本次论坛有44位发表人,受限于论文研讨的时间许多老师列入旁听,甚至还有老师连旁听都没报上从外地直接来现场参会,计划50人,实际超过100人,分别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广东,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澳门,台湾  等24个省市地区,本次论坛开放直播,因此还有数百位全国的书院院长和专家线上参会。交通指天地交通,也是我们交通大学校名的含义。本次论坛参会嘉宾有传统书院和新型书院;公办书院、民非书院、企业书院、高校书院等各种类型的书院代表,在环节设置上充分考虑交流,包括设置自由总结发言的主题论坛创新。本次论坛谈书院创新的文章占3/4,其中曲阜副市长周凯带来了科技赋能书院的十大落地场景,我们带来了数智书院和数字化平台,苏州箖语文化带来了AIGC产品和路线图,还有许多老师同样带来了长期的探索成果和基于实践的总结。本次论坛是3月份书院发展全国政协提案的推进,直面书院发展的痛点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在博的基础上约得起来,欢迎大家继续填写调查问卷,在书院人才、内容、行业协会方面各抒己见,我们后面会整理出调研报告交给相关部门。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让我们心中永存2025年8月7日8日上海交通大学相聚的温暖,在经典传播和书院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本次论坛主办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杜保瑞发表书面总结。感谢大家的参与,实实在在地读书,老老实实地践行,绝对是必要的。所以我要跟大家分享菜根谭的一句话:「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籍寇兵而济盗粮矣。」我的读书经验,理解每一句话时,都是在向自己的生命做印证,你的实践到哪里,你的理解才到哪里。从年轻时起,读儒学的书,句句与己心相应。读庄子,化解了自己的矜持。读老子,证明了自己领导优秀人才方式的正确性,读韩非子,知道自己在管理上的许多不足,读禅宗偈文,每读懂一句就是发惭愧心的时候,因为都做不到。我们要向哲人学习智慧,就是在向我们的内心挖掘灵明良知。书院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共同名片,多元并行都是对的。然而,既是讲学,务必深化实力,认真负责。因为,思想力是一切的源泉,武功练得有多深,教学的效果才有多大。华梵大学创办人晓云法师,提倡「觉之教育」,建「精进轩」,办讲座,时常提起憨山大师的偈语:「觉树当年向此栽,初心为待至人来,千秋衣钵今仍在,说法谁登旧讲台。」我们办任何形式的书院,前提一定是把书读好,把心正好,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才会在你的事业上展现出来。我离开这个学校已经二十年,但我时刻感念晓云法师和隆逊法师两位师父的恩情,向两位师父在天之灵顶礼。对于书院的经营与活动的推行,我有一些做法的建议:「以时间换取时间、用活动带动活动、以人才吸引人才、让朋友成为朋友。」读书的时间一定是换出来的,积极举办活动就会把活动越办越好,要结交人才才会有更多的人才与你汇聚,要有更多的朋友就让你的朋友帮你交朋友。

 

 

 

首届书院文化发展论坛的浙江书院代表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