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礼乐”赋能百姓生活·宋立林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25-10-02 16:46:22
标签:

践行“新礼乐”赋能百姓生活·宋立林

来源:“济宁广电”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八月初七日庚子

          耶稣2025年9月28日

 

 

 

闫虹说

 

2024年,我们迎来了甲辰龙年。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承载着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深知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它是力量、智慧和吉祥的象征。那么,在这样一个充满祥瑞与幸福的美好年份。我市部分非遗传承人和书画艺术家齐聚一堂,用自己的艺术精心打造了一批以龙文化为主题的作品,寄托对龙年最美好的祝福和祝愿。走吧,让我们一起迎新纳福吧!

 

大哉孔子,和合共生。9月27日至28日,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曲阜隆重开幕,来自海内外的众多嘉宾相聚孔孟之乡,聆听先贤智慧的回响,体悟中华文明的博大包容,感受“好客山东”的真挚热情。“全球云祭孔”作为孔子文化节的重要板块,今年形式上又有创新,这也是连续20年参与孔子文化节,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宋立林接到的新任务。那今年的“云祭孔”有哪些新形式、新亮点?参与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相关服务20年之久的宋立林,亲历了哪些难忘的变化?在儒学研究与传播之路孜孜以求的他,又是如何擎起“新礼乐”的旗帜,一路登攀,奋勇前行的呢?

 

曲阜师范大学的宋立林

曾多年参与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

今年他接到的新任务

是参加“云祭孔”的现场解说

 

 

宋立林,1978年生于德州夏津,1996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从此与孔孟之乡结下了再也解不开的缘分。尤其是在曲师大读完本科、硕士、博士,在武汉大学读完哲学博士后,在曲师大任教之后,一直致力于孔子儒学研究、传承与传播,体悟圣人之道的深邃博大。

 

 

 

这处书声琅琅的小院

是宋立林在罗汉村租的一处农家院落

经改造后取名“慢庐”

成为儒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先后组织慢庐《论语》通讲、《孟子》通讲等

80多场公益讲座

线上线下参与活动的学友近万人

 

 

 

 

 

数千年来,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礼乐文明在其中功不可没。儒家文化历经两千年没有中断,正是因为与生活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传承礼乐文化,早在2018年,宋立林就提出“新礼乐”的设想,开始将工作的重心向礼乐研究与推广方向转移。

 

 

宋立林现任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

暨洙泗书院副院长

洙泗经学院院长

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

兼任国际儒联理事

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

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一项博士后面上项目

两项山东省社科委托项目

在《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10余篇

出版《孔门后学与儒学的早期诠释研究》

《孔子家语译注》《礼德诠解》等20余部著作

 

 

【“闫”由心生】

 

2024年,我们迎来了甲辰龙年。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承载着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深知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它是力量、智慧和吉祥的象征。那么,在这样一个充满祥瑞与幸福的美好年份。我市部分非遗传承人和书画艺术家齐聚一堂,用自己的艺术精心打造了一批以龙文化为主题的作品,寄托对龙年最美好的祝福和祝愿。走吧,让我们一起迎新纳福吧!

 

今年正值孔子诞辰2576周年,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孔孟之乡盛大开幕,海内外宾朋相聚尼山,共襄思想文化盛宴。多年来,济宁通过高频次的人文交流活动,持续传播济宁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搭建起中国与世界交流互鉴的桥梁。宋立林作为中青年专家学者的优秀代表,不仅始终不懈攀登儒学研究高地,更是亲力亲为,积极致力于“落地”。更难能可贵的是,二十年来,他每年都以不同形式,不遗余力参与到孔子文化节的相关工作和服务中来,也见证了这片儒学热土上愈加精彩动人的故事和乐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人文化成,有如春风化雨。期待他所倡导的“新礼乐”,在新时代,实现新使命,创造新价值,焕发新光彩!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