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齐鸣!四川南充举行祭祀先师孔子暨乡贤陈寿大典
来源:综合自今日顺庆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八月初一日甲午
耶稣2025年9月22日
9月21日上午9时28分
南充文庙内钟鼓齐鸣、雅乐悠扬
乙巳秋期祭祀先师孔子
暨乡贤陈寿大典在此隆重举行
来自全市的各界人士齐聚大成殿前
共祭至圣先师孔子
与南充乡贤、千古良史陈寿
继承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弘扬三国文化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上午9时20分,来自顺庆区各中小学的数百名学子整齐肃立,齐声诵读《论语》与《三国嘉言录》经典段落。诵读完毕,全场归于肃穆,司礼官以洪亮嗓音高唱“启扉”“迎神”,现场顿时钟鼓齐鸣,厚重的大成门徐徐开启,大典正式开始。
一群身着汉服的童男童女,如同传承礼仪的小使者,护送着孔子圣像、画像与圣训,缓缓穿过大成门,走进文庙。文庙内瞬间被肃穆的氛围笼罩,在场者纷纷肃立,目光庄重地恭迎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神像归位。观礼嘉宾们先是端正衣冠、调整神态,而后在司礼官的引导下,沿着台阶稳步上前,依次在大成殿前的孔子像前献花篮、行三鞠躬礼,用这一传统礼节寄托对至圣先师孔子的追思与敬仰。
“全场,肃立。”伴随着悠长的古乐声,主祭、陪祭等缓缓入场,展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并迁双固,千古良史”赞词,并向孔老夫子神像行五拜礼:一拜自强不息,二拜厚德载物,三拜精忠报国,四拜孝亲尊师,五拜天下大同。主祭、陪祭依次沐手就位,向孔老夫子像敬献祭品。主祭宣读《孔子赞》,祈求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泽荫后世子孙,再现礼乐德风,家和人乐,国泰民安,伏惟尚飨。
在祭祀南充乡贤、千古良史陈寿的环节,主献献酒并宣读《祭史宗陈寿文》,祈求南充乡贤、千古良史陈寿泽荫后世子孙,再现礼乐德风,家和人乐,国泰民安,伏惟尚飨。随后,终献宣读《诵读经典,传承文明》。最后,所有人端身正仪,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千古良史陈寿行五拜礼。上午10时许,随着“送神——撤馔”环节完成,祭祀官有序退场,全场再次响起九声钟鼓,标志着大典礼成。
据了解,本次南充文庙祭祀先师孔子暨乡贤陈寿大典沿用了孔庙祭礼中规格最高的“释奠礼”,严格按照启户、迎神礼、敬献花篮、读祝、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经典诵读、撤馔、送神礼等十个环节进行,包含礼、祭、乐、歌、舞等形式。整个祭祀仪式在向古圣先贤表达崇敬之情的同时,也尽显华夏礼仪文明,展示了社会各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认同。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祭孔,是对儒家‘礼’与‘仁’的传承;陈寿是‘二十四史’作者里唯一的四川人,更是南充的荣光。祭陈寿,是对南充本土文脉的珍视。”顺庆区文联主席张筠在仪式后表示,此次大典将“尊圣”与“怀乡”相结合,既是因为二者分别代表了中华思想文化与史学研究的巅峰成就,更希望通过这一形式,让民众在历史镜鉴中领悟“以安为国之基、以民为邦之本、以食为天下先”的智慧,同时增强南充人的文化自豪感,为城市发展凝聚精神动力。
据介绍,孔子诞辰为公元前511年9月28日,每年9月28日前后,全国很多城市都会举行祭孔典礼。今年已是南充文庙举办的第十一场祭祀典礼。祭孔是华夏民族为尊崇、怀念至圣先师孔子,在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祭孔大典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