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垂万古,九鼎镌百年——固安三中举办孔子诞辰2576年纪念大典

栏目:2025年度全球祭孔
发布时间:2025-10-03 14:21:34
标签:

至圣垂万古,九鼎镌百年

——河北固安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6年纪念大典

来源:“固安县第三中学”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八月初七日庚子

          耶稣2025年9月28日

 

 

 

为缅怀"至圣先师"孔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着力营造尊师重教、崇德尚礼的校园氛围,培育兼具“厚德载物”胸怀与“自强不息”精神的九鼎鑫育学子。九鼎鑫育教育集团于2025年9月28日,在固安三中圣人广场隆重举办"至圣垂万古,九鼎镌百年"主题纪念活动。教育集团旗下各校师生代表齐聚一堂,以庄重典雅的仪式共溯文化之源,弘扬尊师重道之美德。

 

 

 

祭孔大典是中华民族尊崇先师、传承文脉的盛大祀典。自2017年起,固安三中每年定期举办祭孔仪式,以虔诚之心守护东方智慧,将千年文脉融入现代教育,走出一条“以文化人、以礼育人”的特色之路。这场跨越2576年的对话,既致敬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更诠释“仁爱”“礼义”等中华美德。祭孔不仅是仪式,更是生动的“大思政课”,让青少年在行礼中感知文化温度,在诵读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创新中坚定文化自信,让圣贤智慧与青春理想交相辉映。

 

主祭领导,整装出席

 

 

 

九鼎伟业投资集团副总裁郑义亮、副总裁潘剑锋、副总裁薛青、副总裁霍金波,九鼎伟业投资集团总裁助理尚宝成、总裁助理王中法,九鼎鑫育教育集团副总经理冯英杰、副总经理汪一峰作为主祭人共同参加本次活动。

 

礼启圣像:以诚敬之心致先师

 

 

 

 

 

 

 

 

 

活动在庄严的乐声中拉开帷幕,主持人九鼎鑫育教育集团副总经理、固安三中书记李明友宣布纪念大典开始。随后,12名男教师执花篮将满载敬意的鲜花置于圣像前。主祭人细致整理缎带,全体人员垂首静立,以最诚挚的姿态向先师行礼。

 

五鞠躬礼:承千年文脉之魂

 

 

 

 

 

"一鞠躬,一拜自强不息;二鞠躬,二拜厚德载物;三鞠躬,三拜精忠报国……"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主祭人带领全体参会人员行五鞠躬礼。躬身之间,是对"仁义礼智信"的虔诚追慕;起身之时,是九鼎教育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宣言。

 

祭文声声:诵千年文明之章

 

 

 

九鼎鑫育教育集团副总经理、固安三中执行校长赵国迅宣读纪念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76年祭文。

 

祭孔文

 

维此乙巳仲秋八月初七,西历2025年9月28日,乃至圣先师孔子二千五百七十六年诞辰,吾等九鼎鑫育教育集团同仁,谨具鲜卉,佾舞雅乐,肃祭圣师,恭献此文。

圣师孔子,以王族,至平民,力倡雅乐;承贤王,集六艺,终有大成。设帐授徒,创立儒教,普化万民,躬行一生。圣师之教,垂范至今。

以人为本,大同理想;和以为贵,旷达胸襟。中庸之道,哲学智慧;入世恒心,不朽精神。兴学杏坛,有教无类;文行忠信,约礼博文。三千弟子,传道四海;惠泽天下,十步芳邻。乐群贵和,行己有耻;修齐治平,遍惠人伦。凝华夏之魂魄,涌文明之朝暾。洵为万世之师表,五洲之圣人,圣师箴言,自古而今,教诲惟贤惟德;圣贤思想,东而西进,传播启智润心。

圣贤之道,永为人表;忠恕之义,堪为世钦。茫茫天际,感有北辰;漫漫尘路,幸得辙印。

今日之华夏,精诚团结,咸与维新。诚宜秉传圣训,崇德以培根,承道而铸魂。来宾朋于四海,馈瑰宝于子孙。

至圣先师,德隆望尊;九鼎同仁,栉惠沐恩。潜习经典,树志以高远;诵读佳句,好学而遵循。谨记圣言,躬亲实践;因材施教,以文化人。

谨以此告,先师圣灵。仪愧不丰,聊表微忱,伏惟尚飨,日升月恒!

 

此祭

乙巳年乙酉月庚子日于固安县第三中学

 

经典咏传:诵《论语》以明志

 

 

 

九鼎鑫育幼儿园一男一女童声清脆,齐诵《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童音如清泉涤荡心灵。

 

 

 

 

 

 

 

 

 

 

 

 

 

随后,全体领导、教师、学生齐声诵读《论语》经典选段。朗朗书声,如黄钟大吕,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传递着学习之真谛、教育之精义、君子之风范、修身之要义。声浪如潮,层层涌动,彰显出文化传承那排山倒海、不可阻挡的磅礴伟力。

 

墨香传情:书画展中华之美

 

 

 

 

 

 

 

36名学生手持书法作品列队展示,笔墨丹青间尽显文化底蕴。一幅幅作品既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亦是九鼎鑫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

 

 

 

九鼎铸魂,“鑫育”未来。这场跨越2576年的文化对话,让传统与现代在校园中交融生辉。九鼎鑫育教育集团将以此次纪念大典为契机,持续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千年文脉在青少年心中生生不息,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深厚文化力量。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