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仲秋祭先师 薪火相传续文脉
——河北黄骅市炎黄国学馆祭孔典礼圆满举行
来源:“黄骅市炎黄国学文化中心”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八月初七日庚子
耶稣2025年9月28日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被赋予特殊意义,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厚重与希望。乙巳仲秋,公历2025年9月28日,正值至圣先师孔子2576年诞辰,黄骅市炎黄国学馆内庄严肃穆,义工和弟子代表齐聚于此,隆重举行祭孔典礼,以虔诚之心缅怀先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煌煌数千载,如璀璨星河。从唐尧虞舜的贤明之治,到文武周公的礼乐兴邦,华夏大地孕育出熠熠生辉的文明之光。然而,春秋乱世,纲常失序,在这文明的“至暗时刻”,孔子应运而生,宛如长夜明灯,照亮思想的前路。他通天地之德,察万物之情,于杏坛设教,广收三千弟子,创立儒家学派,为中华文明注入精神内核。其删述六经,以金声玉振之姿,奠定文化根基;倡导仁礼忠信、孝悌中庸,以“为政以德”“天下为公”的理想,勾勒治国安邦的蓝图;秉持忠恕之道,追求明德新民、协和万邦,使“和而不同”的智慧跨越时空,成为普世钦敬的价值理念。
此次祭孔典礼,是对孔子这位“万世师表”的崇高致敬,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仪式现场,参与者身着传统服饰,神情肃穆,依照古礼依次完成上香、鞠躬、诵读祭文等环节。当祭文声起——“天降夫子,长夜启明……秉传圣训,神州复兴”,字字铿锵,饱含对先师的追思与传承圣道的决心,仿佛将众人带回那个百家争鸣、思想激荡的时代,感受儒家文化的深邃与力量。
祭孔,祭的不仅是孔子一人,更是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脉;传承的不仅是典籍章句,更是“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与“协和万邦”的天下担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儒家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与精神,为我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从“法古开新”的探索,到“百年之梦”的追求,我们始终秉持先师遗训,在新时代书写文明新篇。
黄骅市炎黄国学馆此次祭孔典礼,为热爱国学的人们搭建了一个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平台,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未来,国学馆将继续以传承和弘扬国学为己任,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儒家思想的智慧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心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巍巍圣德,山高水长;文脉永续,薪火相传。愿我们都能在孔子思想的指引下,坚守文化根脉,汲取前行力量,共同奔赴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之路!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