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明烜】礼乐化制作:从三皇叙事看儒家的制作观念

儒家学者一方面分疏制作的“法象天地”与“朝向礼乐”两重内涵,说明礼乐本乎自然而非背离自然,以回应“自然”维度之挑战;一方面调整三皇叙事,将伏羲、神农之外新纳入的圣王燧人统贯进“皇”的典型形象,消融来自事功维度的“威胁”。“制作”是儒家关于技术哲学的重要表达,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反思制作的礼乐维度,对于我们理解人与技···

【吕明烜】重返礼乐之“和”:儒学视野下“和”的秩序化展开

儒学视野中的“和”植根于礼乐秩序,礼所奠定的差等格局是“和”得以发生、展开的基础。具体而言,“和”总是发生在差等秩序之中,是为“差等性”;“和”的发生便意味着各方对差等结构的证成与认可,是为“主动性”;“和”与“礼”二者构成差等关系,是为“后置性”。

【吕明烜】“裁衍”与“归本”——理解儒墨服饰之争的一个新角度

墨家认为衣服“适身体而足矣”,主张回归造物之本质,砍去其使用中流衍的枝蔓功能,使得源流清晰、易于把握。儒家则强调针对衣服的衍生功能进行衡量、裁断,将其全面纳入阐释空间,并由此展开一系列礼制建设。相较而言,儒家的“裁衍”观念为衣服之应用开拓了更大空间,也使衣服对人的意义更为丰富。儒墨服饰论述中蕴含的思想资源,对于我···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