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历癸卯年八月二十七日(西历2023年10月11日),新加坡南洋孔教会举办的“至圣先师孔子2574年诞辰暨南洋孔教会成立109周年庆典”圆满完成。
10月11日,《孟子文献集成》赠送仪式在孔子研究院辟雍广场举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朱瑞显,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刘续兵、袁汝旭,纪委书记张新杰和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陈晓霞,副院长赵龙、毛景卫参加赠书仪式。
由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方毅集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国际学术论坛于9月28—29日在西北工业大学隆重举行。论坛聚焦“人类文明形态与世界文化发展”这一主题,共设立四个分论坛,分别对中外马克思···
9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东亚易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东亚易学研讨会在山东曲阜开幕。来自海内外数十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80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儒家易学与东亚易学互鉴”的主题,为东亚易学文化融合创新建言献策,促进东亚易学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孔教在印尼与其他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新教、印度教、佛教为六大体制内宗教之一,是不可分割的体制性文明。一般官方及正规场合,发言人都会按各宗教的问候语向来宾问好,当中的“唯德动天”即是指孔教(出自《书经》,印尼语译为salam kebajikan)。各宗教间已有联袂活动的惯例,其他五大宗教之出席孔诞庆典亦不在话下。
大会的举办落实了2023年5月“中国大学书院交流共同体筹备会”的成果,标志着中国大学书院交流共同体正式成立,为高校书院间的交流合作、互学互鉴提供宝贵平台,为深入探索中国高等教育育人模式带来新气象。
阳明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不仅在明中晚期的思想界掀起巨浪,还对明清哲学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9月23—24日,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阳明学与明清哲学转型”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中秋、国庆双节来临,孔子博物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中秋国庆期间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的部署要求,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周密部署,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双节”期间我馆运行平稳、人气爆棚。节日期间,孔子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77526人。
当九月的金风掠过神州大地,当九月的阳光照彻世界东方,我们迎来了至圣先师孔老夫子2574年华诞。
9月24—25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孔子学会联合主办的“文明互鉴视阈下的儒家思想与齐鲁文化学术会议”在山东济南举行。来自中国、希腊、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伊朗等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活动邀请了广州、珠海、东莞、惠州、佛山、中山等大湾区主要城市的传统文化群体和深圳社会群众出席,每个城市代表团身着汉服盛装组成方队进场参与,形成湾区城市联动,合祭孔子的大型文化活动。
夜幕低垂,成都文殊坊的灯火璀璨起来,身着汉服的人们如同画中仙子,一步一摇徜徉在成都街头……这是“衣起锦官城”第二届(成都)汉服周的场景。28日晚,“衣起锦官城”第二届(成都)汉服周(简称汉服周)在成都开幕,将持续至10月5日。
2023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74年纪念日。当日以“仁学正道至圣先师赓续鼎新引领世界”为主题的“第四届祭孔拜师仪式暨中国管理思想学术报告会”在嵩阳书院隆重举办,各界来宾群贤汇聚,薪火传承,共同见证祭孔拜师仪式,全体人员向先师孔子像行礼,一俯一仰之间传承千年文化,一鞠一躬之间缅怀万世师表。
“作为府学学子,在六年的儒学文化浸润下,我们逐渐成为了有博爱之心、博学之识、儒雅之气的翩翩少年。我们每个人的肩上都有学习和传承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传统文化研究》季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坚持正确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刊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成果,体现学科交叉特点,开拓学术新视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服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圣地学府喜迎八方学者,斯文在兹共话青年发展。为进一步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共话新时代青年的文化使命与担当,9月17日上午,尼山世界青年论坛学术交流活动在曲阜师范大学举办。
近日,由北京阳明书院、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研编的《王阳明诗集全编》《跟王阳明学修心》正式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两部著作由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阳明书院院长、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中心理事长连玉明主编,是王阳明诞辰550周年的献礼之作。
正衣冠、启蒙描红、朱砂启智……一场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开笔礼”12日在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举行,数十名小学生身着状元服,“沉浸式”体验古代学子的“开学典礼”。
9月9日上午,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990场——“阳明文化”专题第62场在孔学堂明伦堂明德厅顺利举行。主讲人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国学研究院张学智教授,讲座主题为“王阳明的实践智慧”。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邓国元担任本次讲座学术主持人。
自2023年9月开始,产投集团着眼于提升全员能力素质,搭建起“产投大讲堂”平台,开展常态化学习培训。“产投大讲堂”聚焦员工能力素质与集团发展不相适应的短板,坚持实用导向,因需设课、因需施教,培训采取集中学与分散学相结合,每月定期开展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