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古典学与中国哲学高端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上海儒学博士生论坛”在沪成功举办

经学与古典学是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的热点与突破口。回归中国经典阅读方式的固有传统已成为大势所趋,而重建经学则是这一方向变化中的关键。为推进经学、古典学与中国哲学研究的深入开展,2021年11月13日至14日,“上海市社联第十五届(2021)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经学、古典学与中国哲学高端学术论坛暨第六届上海儒学博士生论坛”在上···

第七届中韩人文学论坛召开

11月25—26日,第七届中韩人文学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灵桂、韩国教育部次官郑钟澈发来书面致辞,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叶海林、韩国教育部大学学术政策官洪玟植代读。韩国研究财团理事长李光馥出席会议并致辞。

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862场)暨“国慧”哲学之光系列讲座(第十三讲):心学···

2021年11月28日上午,由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办,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承办的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862场)暨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国慧”哲学之光系列讲座(第十三讲)在贵州大学人文楼308会议室成功开讲。

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860场),李建军主讲中国人的传统生命观

2021年11月26日,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第860场)暨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国慧”哲学之光系列讲座(第十二讲)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成功开讲。特邀贵州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李建军教授,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中国人的传统生命观”为题,为现场百余名师生作了一场主题鲜明、层次分明的精彩演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育工程启动仪式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原贵州大学明德学院)阳明书···

为合作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阳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2021年11月28日,由贵阳信息科技学院、贵州播雅书院主办的“问道阳明——贵州高校+传统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育工程’启动仪式”在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原贵州大学明德学院)阳明书院举行。

“家风经典读书会”之《孝经》第一讲在深圳开讲,青年儒家学者领读

王舒墨是美国杜克大学在读博士生,同时也长期研究儒家学说。这一次,他结合对历史经典的体悟与自身实践的经历,向听众分享儒家孝道。

易学“两创”研讨暨《易图文献选辑》成果发布会线上会议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由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周易研究中心主办,因受新冠疫情影响,会议采用线上形式进行。会议以曲阜师范大学周易研究中心主任刘彬教授主编的大型丛书《易图文献选辑》成果发布为契机,围绕新时代如何弘扬易学优秀文化,实现易学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行富有成果的研讨。

专家学者聚福州论道“走向世界的阳明学”

由福建江夏学院主办,福建省哲学学会、福建省闽学研究会协办的第二届东南阳明学高峰论坛日前在福州落幕。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余名专家学者云端围绕“走向世界的阳明学”这一主题展开研讨,阐释阳明心学的传播与接受、影响与价值。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举办旧院辞行仪式

11月26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旧院辞行仪式在孟子研究院举行。院党委书记赵永和,副院长袁汝旭、赵龙及全院职工参加了活动。副院长袁汝旭致辞,副院长赵龙主持仪式。全体肃立,整理衣冠,向孟子圣像行鞠躬礼。

第二期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工作坊 “三教视域下的儒学缄默维度”成功举办

2021年11月17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张昭炜教授召集的第二期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工作坊“三教视域下的儒学缄默维度”,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

“湛甘泉与明代儒学——纪念湛甘泉先生诞辰55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2021年11月20日至21日,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学会联合主办的“湛甘泉与明代儒学——纪念湛甘泉先生诞辰55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线上、线下同时举行。会上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甘泉思想诠释、甘泉学与朱子学及阳明学异同、甘泉与整个明代儒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举行虞万里教授入职欢迎仪式

11月16日,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仪式欢迎虞万里教授正式入职书院。

第一期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工作坊举办 “功夫论范式下的中国儒学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存山研究员、武汉大学吴根友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方旭东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正副审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张锦枝副研究员、扬州大学程海霞副教授、湘潭大学周丰堇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郑泽绵助理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功夫论范式下的中国儒学史”这一主题,就张昭炜著《中国儒学缄默维度》(以下简称《缄默》)展开讨论。···

中韩学者“云”端交流 探讨儒家心学思想与当代人的精神健康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涂可国提出,先秦儒家言说的“心”不仅决定着人的内在为我德性责任,也影响着人的外在社会责任。传承发展先秦儒家的心学责任伦理思想,将会克服历史上中外存养与事功撕裂的局限,实现心灵和义务的有机统一,推动当代公民做到“心中有责”。

“2021韩国儒士文化研究院国际学术会议”在韩国晋州举行

2021年 10月 15日,由韩国儒士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主题为“东西方文化的核心精神——儒士、武士、骑士精神之比较”的“2021韩国儒士文化研究院国际学术会议”在韩国庆尚南道晋州市举行。

《四书通讲》新书研讨会暨沪上学者圆桌论坛侧记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等上海高校的20余位文、哲专业学者以“跨界与判教”为主题,就“人文学研究之会通如何可能”展开讨论,并对同济大学刘强教授新著《四书通讲》进行评议。

《孔子文化奖学术精粹丛书·董金裕卷》出版

董金裕先生是2015年度孔子文化奖的获得者,是中华文化的弘扬者、推广者,是推动中华文化基础教育卓有贡献的教育家。他研精覃思,博考经籍,致力于儒家文化研究数十年,尤长于儒家经典和宋明理学的研究,造诣非凡,成果丰硕。

《孔子文化奖学术精粹丛书·陈来卷》出版

陈来先生是2015年度孔子文化奖的获得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是改革开放时代成长起来的儒学研究大家。几十年来,他在中国文化的园地里默默耕耘,孜孜以求,从夏商周三代文明,一直到现代儒家哲学,上下求索,明体发用,成就非凡。

第三届诗词与诗礼文化研究国际论坛成功举办

2021年10月23日,第三届诗词与诗礼文化研究国际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本论坛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主办,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上海大学教育部中华古诗词吟诵和创作基地承办,来自海内外的八十余位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诗词与诗礼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坚持古今贯通的学术视野、中西融合的学术特色基础之···

《礼仪中国》出版 呈现古代日常生活仪礼图景

这本书不属于传统典章礼制研究的读本,而是一本关于古人日常生活的礼仪小书,全书围绕行住坐卧、言谈举止、衣冠服饰、迎来送往、宴飨婚嫁等几个部分,用图文、案例并用的方式,通俗的语言,呈现出了一幅幅古代日常生活仪礼图景。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