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为祥】两宋道学叙事中的一个误枉之论——张载与二程“京师论《易》”说的形成及其···

张载与二程的“京师论《易》”可以说是两宋道学史中的一个大公案,从一定程度上说,道学所谓“濂、洛、关、闽”的谱系与排序也就建立在张、程“京师论《易》”及其传说的基础上。但这一说法并非完全出自历史的真实,其形成反而具有某种递加传衍与“层累”造成的特点。

【丁为祥】“《大易》不言有无” ——张载对于理学建构及其研究的一点忠告

作为宋明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张载是北宋五子中第一个自觉地对理学之理论基础展开“稽天穷地之思”的思想家,同时又从总结思想发展之历史经验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带有必然性的结论,这就是“《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

丁为祥 著《实践与超越:王阳明哲学的诠释、解析与评价(增订版)》暨序言

本书论述了王阳明哲学的形成、发展、结构、特征和王阳明哲学的境界等。在走出阳明的体系时,作者又站在对象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总体的反观。不得不说本书是认识阳明学、了解阳明学的必读之作。此次修订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扩充,新收录作者最新的阳明学研究成果。

【丁为祥】明代儒学留给我们的历史遗命

心学与气学虽然各有其不同的探索重心与关怀侧重,但在明亡教训的影响下,又不期而然地形成了认知科学的走向与以“天下”为本以及由之而来的“人各自为”的民主追求。所以说,科学与民主也就代表着明代儒学为我们留下的历史遗命。

【丁为祥】哲学书院的教与学——在哲学书院第四届招生宣讲会上的报告

我的发言内容包括“一个缘起,三个层级,五个步骤”:一个缘起,是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思考;三个层级,是说现在高校里边都存在着三个层次的教育;五个步骤,则是我对哲学书院教育理念的一点思考。

【丁为祥】张载对“形而上”的辨析及其天道本体的确立

在张载对“形而上”的辨析中,“形而上者,得辞斯得象”与“得意斯得名,得名斯得象”,代表了他对天道本体及其形成进路的思考,并由此甄别“太虚”与“太极”,最后以“太和”代表二者超越的统一;继而通过“其性”与“其形”的比较,将“太虚”与“太极”的统一拓展为一种本体宇宙论,这就成为二程“天理论”、程朱理气关系及其“理一分殊”说的根源。

【丁为祥】从孔老“互绌”到孟庄“分呈”——儒道的早期发展及其历史因缘

儒道两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产生的思想流派,其分歧也代表着中国文化中最深刻的分歧。那么儒道两家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儒道两家不同的关注视角与不同的关怀侧重,其实正代表着现实人生中的上下限;其互补关系,也是通过人生中“天性”与“德性”之不可分割与相互支撑实现的。

【丁为祥】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特殊进路及意义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最古老的观念,几乎与中国文化的形成相同步,但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它依次经历了四种形态,这就是王权天授、礼乐文明及其实践落实、个体道德根源以及宇宙生化论基础上的天人比附四种类型。直到理学的开创者张载,传统“天人合一”的含义才形成了一种新突破。

【丁为祥】融汇贯通的视角、主体实践的指向 ——读徐圻先生新著《思想的印迹——文化···

近几年,随着信息、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微信的普及,人们的精神似乎进入到一个分裂的时代:数十年的同学,因几个不同的帖子,就退群了

【丁为祥】“践行”还是“践形”?——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根据、先驱及其判准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则属于从“践形”系统出发对于程朱建立在认知基础上之“践行”系统的一种根本性扭转。这一扭转,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人们的认知程序,却由此凸显了道德理性与认知理性的深层分歧及其不同的人生作用。

【丁为祥】芭蕉心尽展新枝——陕西师大“关学研究院”成立缘起

从张载本人的思想探讨出发,到其与《六经》《论》《孟》的对话、对先秦儒学的重新解读与重新诠释以及其作为理学家对佛老之学的钻研、批判到其作为关学学派与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交融互动,包括关学学派自身的历史发展,也就构成了我们张载关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丁为祥】从“六有”到“东铭”:张载哲学的另一层面

张载哲学却并不仅仅是“四为”与《西铭》,而支撑其“四为”与《西铭》的“六有”与《东铭》,不仅构成了张载思想得以形成的具体修养,而且也促使其从现实人生出发以走向为儒学“造道”的“四为”与表现儒家民胞物与情怀的《西铭》。

【丁为祥】牟宗三“存在之理”的反省与认知意义

牟宗三的“存在之理”一说虽然是因为分析朱子的格物所穷之理而得以表达,但其用心及其涵义却并不仅仅是针对朱子的,而是对整个中国文化及其认知现象的一种深入反省,不过是以朱子的格物所穷之理作为其典型表现而已。

【专访】丁为祥:应时沉淀,顺循本真

其实我以往总是希望可以把这些经历写出来,但一直没有时间。因为我觉得我从学的这个过程是有值得汲取的地方的。

【丁为祥】培养完美的德性,发展多样的才情——在哲学书院首届学生开班典礼上的讲话

积我近四十年的为学经验,我认为了解为学为人,比理解一个思想家的理论规模,不知道重要多少倍。因为从为人出发,理解他的为学是高屋建瓴,但如果你从他的理论学说出发,结果对他的为人茫然不知,这个就是现在的口耳之学,就是现在流水线作业的口耳之学,所以我对这种现象极度警惕,也希望咱们的同仁对这种现象有所警诫。

【丁为祥】宋明理学的三种知行观——对理学思想谱系的一种逆向把握

宋明知行观的探讨主要表现为程朱的知先行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以及王夫之的行先知后三种结论;而这三种不同的知行模式,既代表着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同时也体现着理学发展的三个理论制高点,是理学沿着三个不同方向发展所得出的结论。至于其相互的批评、转进与分歧、演变,不仅代表着理学探讨之深入,同时也体现着其边界与底限意识。···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