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书院:回望800年历史,谱写当代华章

赓续百年荣光,续写新的辉煌。保定古莲花池历经近800年历史变迁,见证多个朝代更迭,身后更有数不尽的故事。

【梁瑞平 梁珏 曹晓彬】耒水河畔的杜陵书院

杜陵书院位于耒阳市第一中学校内,现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元907年,时任耒阳知县朱昂在县城北杜陵处建杜陵祠,创办杜陵书院。如今的杜工部祠及其周边文物保护区域占地面积约843平方米,建筑面积540平方米,展陈面积200余平方米。祠前有唐代爱国诗人杜甫墓及抗日名将薛岳将军所立杜公墓碑等文物,旁有杜甫···

海燕书院:书院公众号正式开通

2024年2月19日,雨水节气,海燕书院新年开工之日,乡村书院喜气洋洋。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原主席鄢福初先生莅临书院调研指导。娄底市文联主席杨九有、新化县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刘登寿、田坪镇党委书记陈洪松、镇长曾娟等陪同调研。来自长沙、娄底、新化、冷水江等地的书法爱好者和知名大学的返乡大学生齐聚书院,聆听大···

【魏美瑗】陪侍牟宗三先生的日子

在牟先生过世前两年,得有机会陪侍先生,当是我有生以来最感荣幸的事了。

孔门十哲、孔门十三贤、孔门七十二贤,都是哪些人?

《论语》有孔门十哲的说法: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

一句话打破朱熹认知,大儒朱熹的“博士导师”究竟是谁?

绍兴二十三年,24岁的朱熹接到一纸任命,出任泉州府同安县主簿。

【吴飞】生命与命脉之间的法

赵晓力相信,至少在古代,礼教曾经建立过井井有条的秩序,那时不仅人们服膺礼教,以此规范自己的心性结构,而且以礼入法,形成了准五服以制罪的中华法系。随后关于窦娥和舜的两篇文章就意在描述这种礼教起作用时的状态,也不是仅有美好,而是仍然会有情礼冲突、礼法争论,也会有冤案以及对冤案的处理。张力的存在,并不足以否定这种秩···

【吴飞】七个问题:超越古今之争,回归礼乐文明的真精神

经义新诠当然也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对六经义理的现代诠释。三代作为中国国家文明的起源,不仅因为在时间上是源头,而且因为确立了基本的文明精神,就像希腊罗马确立了西方文明的基本精神一样。经义新诠则要告诉人们,三代所形成的这些制度、这些观念、这些著述,究竟传达了怎样的文明理想,诸如如何看待天地自然,如何思考人伦物理,···

【杨朝明】赓续中华文脉 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必修课”

“要立足长远,进一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做得更深、更实、更有成效。”全国人大代表、孔子研究院原院长杨朝明建议,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

【陈永跃】孚,何以让人心悦诚服?

在工作生活中,对于身边说话办事让人心悦诚服且享有声望的人,人们常以“深孚众望”称许。这个“深孚”当然是此人以一贯的稳妥、诚实、敢为等方式赢来的。但返本溯源,“孚”字的本义却是由禽孵其卵,足期破壳出生而来。那么它是怎么生发并引申成为“诚信、信任与信服”之义呢?

【吴耀明】柳川书院:清代塞外地区的著名学府

河北宣化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城。战国、秦汉时为上谷郡,唐代为武州;明时称“宣府”,为长城“九镇之首”,有“九边冲要数宣府”之称;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正式定名“宣化”,乾隆十年(1745年),清高宗御笔亲书“神京屏翰”匾额,颁赐悬挂在城中央的镇朔楼上。在镇朔楼西北约一公里处的皇城街上,坐落着清代塞外地区的著名学···

【毛振华】东亚丝路文明与汉籍的传播

古代东亚的丝绸之路以中国东部为起点,向东抵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在东亚诸国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汉籍伴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拓展,成为东亚诸国交往交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通过遣唐使、海上贸易、僧侣交往等方式传播出去,为东亚日本本汉籍、高丽本汉籍的成熟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辉煌一笔。

【程水龙】《近思录》在朝鲜的本土化及其特色

宋代新儒学于高丽朝后期传入朝鲜半岛(以下简称“朝鲜”),随后呈大发展之势。朝鲜王朝建立后,在其国王、众多贤臣的积极推动下,被其继承、改造的朱子学便居于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

【曹洁】日本《近思录》文献本土化特色及意义

宋代新儒学在镰仓时代中期传入日本,在室町时代已占据统治地位,后逐渐成为其社会的儒学主流,在江户时代影响甚大。中土《近思录》文献至迟在江户时代初期已流布日本,中村惕斋说:“天下古今之书,莫贵于《六经》《四子》,而次焉者独有此篇。”

【张静】西汉的风俗观:以儒家为中心

西汉儒家认为当时最重要的风俗特征,一是民众逐利竞财而轻义,二是官吏多为欺谩而善书的刀笔之吏,内在的人性与外在的制度环境共同造就了当时的社会风俗。汉儒试图以礼乐更化之,礼乐的雅正也是风俗良善与否的标准。

干春松 著《儒学概论》出版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儒家的特点、价值观、政治思想的概论性教学用书,通过对仁、礼、心、性等观念的分析,描述和阐释了儒家思想的内涵,指出儒学在构造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模式中的意义,从儒家的宗教性、儒家与中国社会等角度,指明了儒家与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吴钩】再说宋朝公主的名字

我在昨天发出的文章《宋朝公主的名字》(点击可见全文:宋朝公主的名字)中,提出一个猜测:宋朝公主很可能是不取名字的(指大名,非指小名)不过,我这么说,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有一些间接的旁证

【李文文】从观周到从周 ———《孔子家语·观周》篇研究

《孔子家语》(以下简称《家语》),其中的《观周》篇主要记载了孔子到周都洛邑参观访问的情况。

【陈常飞】黄榦与勉斋书院

福州的儒学传承,这一条学脉从阮弥之开始到林慎思,再从海滨四先生、杨时到朱熹,构成了一条学术传播脉络。

【十九先生 李善旺】朱子在晋安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等。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尤溪县)。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侍讲,知南康军、漳州、潭州。庆元六年逝世,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