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
渌江书院坐落于醴陵市城之西的西山半山腰,三面环山面向渌江,环境十分幽静,真是“文星朗耀,名教乐地”(陈心炳:《移建渌江书院记》)。院旁有著名的红拂墓、始建于唐代的靖兴寺、纪念宋朝醴陵籍名人的宋名臣祠及千年古樟和能“消暑除疾”的洗心泉等名胜古迹。
湖南醴陵,因盛产陶瓷、烟花而享誉世界,因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秀毓潇湘。渌江书院前身为始建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的学宫,乾隆十八年(1753年)正式命名为渌江书院,道光九年(1829年)迁建于西山——目前书院所在地。
湖湘正学,人文渊薮。
近日,由清代文蔚起主修、刘青藜等纂辑的《渌江书院志》一书的简体横排版本由湖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中华文明数千年来持久发展,曾多经历严重内在弊病和强势外来攻夺导致的挫折、摧伤、打压和冲击,如西汉人史论所言因强势外族侵夺的威胁,“南夷与北夷交侵,中国不绝如线”,但仍然长期连续而不中断。借助《史记》及其他上古文献有关“不绝”的多种文化特征的表述,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连续“不绝”,可从宗亲关系、祠祀礼俗、文化威权、道德···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诗》与礼互为表里,是承载周人意志的复合载体。《诗》在礼乐仪式中的演述,大致存在歌与诵两种方式。
经学与诗学之间存在着一个互为向度的空间。就知识类型而言,经学作为一种思想性与教化性兼备的知识体系,滋养着诗学;诗学作为一种感悟性和审美性并重的知识体系,延伸着经学。就文化传统而言,地位尊崇的经学在向下灌注着诗学的过程中延伸了文艺向度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出自《荀子·修身》,意思是说路途虽近,不走永远不会抵达终点;事情虽小,不去做永远不会完成。这句话可以看作“修身”篇的主旨,强调笃行实干的重要性,提倡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我国古代书院具有养士的优良传统。所谓养士,指书院不收取肄业生徒的束脩,且提供膏火、课奖、花红等津贴与奖励经费,使士子无衣食之忧而安心求学的举措。书院自唐代兴起以来,教育功能不断强化,在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教养相资、教养一体的发展模式,养士与教士成为书院的两大主要事业。
书中细腻还原了保守派与变法派间火药味十足的攻防战,生动展现了北宋治国精英的群体面貌——既有宋神宗、王安石的积极进取,也有司马光、文彦博等人的保守乃至迂腐。本书摒弃过往以全知视角点评历史的做法,力图带领读者回到现场,跟随主角们一起经历那段跌宕起伏的不凡过往。
儒学是一个以天为中心建构起来的天人之学有机整体:《周易》彰显天道,《中庸》论述天人之间的理论关系,《大学》则在现实层面对则天而行的实践活动加以阐扬。在这样一个核心或基础的结构之上,儒学的其他著述,如《春秋》《孝经》以及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等,都可以得到比较合适的安顿和解释。该书写作上以传统的文本注释为经,以···
作为经典世界中的思想史事件,孔子的“川上之叹”存在着伤逝、勉学、道体三种诠释路径。相较而言,“道体”说既克服了“伤逝”说的消极观念,也深化了“勉学”说的思想内涵,并且还实现了圣贤之间的“视域融合”,在经典解释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形而上学的视域来看,孔子“川上之叹”所表达的核心主题是对存在与时间关系问题的哲学思考。
一方面,注意于“名节”的自觉性与“士风”或“学风”间的关系,试图重塑“士人”这一政治身份在道统观下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罔死”与“变节”的批评在延续明季道德严格主义风向的同时,也经由对名节观的厘正,而为自身在不仕清廷的前提下打开生存空间。回视程伊川之论党锢,在某种程度上,此两者皆可视为丧乱之后对宋学的回归。
元旦,儒家网出品,孔许许书篆,谌衡制作
张载在政治社会思想上主张宗法制,但不等于《西铭》的宇宙论也是宗法模式的,不能据此否定《西铭》具有博爱与平等观念。把博爱与差等之爱对立起来,对两种观念都极为有害。借助对若干博爱观念的讨论,重新肯定差等之爱之于博爱的重要性,突出差等之爱中厚薄之分的意义,具有较大理论价值。
2024年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举行2022级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会。本次开题报告会共分两个小组,共29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开题报告会,2023级部分研究生线下旁听。
鸦片战争后,受到西方文明猛烈冲击的晚清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并探索自强救国的道路。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张之洞秉持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创办了广雅书院,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融入西学知识,并配备了完备的教育体系,培养了一批“博通古今、明智时务”的“人才”,成为晚清新式书院的代表。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家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之要义,蕴含着丰富的安身立命、治国齐家等理念,是家庭文化建设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朱熹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大师和儒学集大成者,其家风家教家训思想在家文化发展史上拥有重要地位,蕴含着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在涵养社会美德、培育个人品德等方面发挥···
在孔尚任相关作品之中,《大学讲义》是经常被人们忽视的一篇文献。究其原因,盖有两点:首先,此文仅四百余字,内嵌于作者所撰《出山异数记》,并未独立成目,研究者较少留意;其次,如周洪才所说:“尚任以文学名家,世人但知《桃花扇》、《湖海集》,殊不知其经学亦自渊源深厚,涉笔成文。”鉴于此,周先生在《孔子故里著述考》书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