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6年间,书院研究继续保持不断攀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这三年间共出版学术著作29部,发表博士学位论文4篇,硕士学位论文100篇,期刊论文超过1000篇,报纸类文章69篇,研究范围不断拓展,其中书院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区域书院研究、现代书院研究等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但当前书院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春秋》庄公元年“三月,夫人孙于齐”,《传》曰:“正月以存君,念母以首事”。对此《传》文,何绍公注云:“礼,练祭取法存君,夫人当首祭事。时庄公练祭,念母而迎之,当书迎,反书孙者,明不宜也。”
2023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32期礼学沙龙“礼乐文明的真精神”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顺利举行。
社仓法源自隋代实施的义仓制度,在南宋时期经朱熹重新设计并编定《社仓事目》后发扬光大,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往学者的研究认为朱熹所行社仓的目的之一是在民众经历灾荒时对民众予以救济和帮助,从而发挥其巩固统治的社会功能。社仓法尽管具备如上的社会功能,但其设计本身却存在固有的问题,诸如贷款利率过高、催科期限过急等。
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冬天,在宋金交战的烽烟下,张栻出生在四川绵竹。张栻,字敬夫,号南轩,后人称他为南轩先生。他是名门之后,更是宰相之子。——他的父亲张浚既做过宰相,又曾担任枢密使,才兼文武,在绍兴年间,张浚曾开府出督,调动兵马,抵御金军。宋高宗托之以边事,视之为「长城」,功勋名望极于一时。
在清代,省会书院作为其他书院的典范和官方样本,由皇帝亲自下诏建立的最高等级书院,大致每省一所,在福建省取得这一地位的书院就是鳌峰书院。
近年来,《孔子家语》作为重要的孔子遗说,受到学界的特别关注。由于《孔子家语》长期遭受学者的怀疑,一直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
癸卯雜詩秋冬卷(九首)
河北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李洪卫研究员的新著《王阳明身心哲学研究——基于身心整体的生命养成》2021年9月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据作者序言称,该书的前身是他的博士论文,从立题到最后正式出版历经了近十八年的时间,书的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该书不仅讨论了有关阳明学的相关论题,还广及中西哲学比较等较多领域。上海财经大学哲学系···
人是学习的主体。相对于其他存在者,人本能匮乏,从出生到独立生存,需要较动物远为漫长的过程,这是一个必须以社会化方式展开的共同生存和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与教育而获得的精神传承对人极为重要,它是回应本能匮乏的主要途径。
魯申公,《史記·儒林傳》:“高祖過魯,申公以弟子從師入見高祖于魯南宮。呂太后時,申公游學長安,與劉郢同師。已而郢為楚王,令申公傅其太子戊。”“天子問治亂之事,申公時已八十餘,老,對曰:「為治者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是時天子方好文詞,見申公對,默然。然已招致,則以為太中大夫,舍魯邸,議明堂事。”
经典是影响一个悠久文明走向的文本源头,它意味着重现思想与人生开端的溯源能力。20世纪的中国,崇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漠视甚至抛弃传统文化,致使儒学等传统文化的研究一度花果飘零。
2024年的第一个周末,湖南王船山故里研学基地理事长胡国繁先生在雁城国家高新区的科创智谷新辟场馆,我与王、章二先生往贺。在新年新场地的新气氛中,我第一次跟着老师们通读《船山记》,觉得这篇“记”很有特色,与曾经熟读过的《桃花源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等有不同,国繁先生追问,有哪些不同,我一时不敢作答。···
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太极”范畴是一个宇宙论概念,而朱熹《太极图解》的“太极”范畴是一个本体论概念。“太极”这个词语来自《易传》,虽然也是宇宙论概念,却不同于周敦颐的宇宙论。但无论是本体论还是宇宙论,都是存在者化的观念,因而都面临着当代哲学之前沿思想的解构。
以经验知识的进路解释良知如何呈现,需要以良知不学而能的先天性与其呈现于经验中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给予“经验知识如何触发良知”和“良知如何运用经验知识”两个核心问题以有效的解释。同时,认知能力的提高与经验知识的积累都影响了主体对当下道德场景的把握,从而也参与到良知直下的判断中。
“中国哲学”及其发展如何能够成为儒家“道统”的阐释和弘扬,而非导致儒家“道统”的断裂(胡适)或乖离(冯友兰)?这才是世纪之交笔者提出引发旷日持久讨论和争辩的“‘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之原初关切和出发点。
汉字如果不在文章中,就是枯的,文献不在文人的笔墨间新生,也是枯的,文物不在“文境”中,同样是枯的,而华夏先祖能够让文字、文献、文物生生而不枯,最后形成流动的传统文化文脉,根本在于“文教”。
然此所謂“天則”,實則此亦包括地則、人則,即元道源於天則、地則、人則。
蘋洲书院位于永州市零陵区蘋洲之上。乾隆四年(1739年),由零陵人眭文焕父子创建。光绪十三年(1886年),湘军名将王德榜、席宝田重建,周崇傅为山长。近年第三次重建。它承载着零陵历史,也是永州乃至湖南近代教育的重要见证。2013年,抢修重建后的蘋洲书院重新对外开放。
乔江书院位于长沙市望城区乔口镇,地处望城、宁乡、岳阳湘阴和益阳赫山三市四县交界,是入长沙水路的必经之地。乔江书院始建于南宋年间,与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并称长沙最早的三大书院,曾在明朝洪武年毁于大火。之后,乡民集资重修的书院,维持了近六百年。2011年,乔口镇重修并恢复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