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卫风·氓》是中国传世第一首弃妇诗,向为诗学家所重。近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诗歌的男女主人公都是农民,诗歌的主要内容有对美好过去的回忆、对难堪现实的诅咒和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感叹。以春秋史考之,这些结论恐怕都需重新斟酌。
《春秋演孔图》的描述不免空泛,今能有幸一睹汉时的孔子画像。这类画像,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留存物较多的是画像石上的孔子形象。今所见最早的这类画像石是山东微山县出土,约在元帝时期(前49—前33年)。
刻刀飞旋、石屑腾起,刚劲而隽秀的字体在一双巧手下刻于尼山石上。近日,在山东曲阜“曲阜印社”创作室里,10余位篆刻艺术家和篆刻爱好者围坐一堂,切磋印信篆刻技艺、交流心得。
由恻隐之痛阐明的一种由近及远的普遍性,实有其独特的价值与巨大的优势,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而看轻了。新冠疫情还未远去,经此一“疫”,人与人之间因病而痛的相互关怀变得如此重大,中国人面对疫情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量与坚定的抗疫决心,离不开传统儒家由恻隐之痛所奠定由近及远这一秩序观念的影响。
“儒学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学术研讨会暨山东孔子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12月19日至20日在曲阜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由山东孔子学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研究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共同承办。
作为深受儒家文化浸润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服饰与历史、政治、文化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今时代,对经学与服饰的研究不可或缺。12月17日,“衣冠崇礼——2022经学与服饰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服饰礼制与中华传统文化展开了热烈探讨。
礼学是中国古典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礼学文本则是礼学研究的基础。12月10—11日,“礼学文本的成立、经典化与诠释”学术研讨会在线举行。开幕式由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刘玉才主持。
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委员会会长、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荣誉会长兼执行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中华孔子学会顾问,孔子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华孔学》编委会主席,《诗礼传家》编委会主任孔德墉先生,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经抢救无效,于2022年12月25日20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
鲍鹏山的文化身份定位和学问趋向的变化过程,我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目击者和见证人。读者可能有所不知,古典文学出身的我之所以心仪儒学,很大程度上离不开鲍鹏山的引领和启发,在长达二十年的交往中,我们切切偲偲,同道同行,其中愉悦诚非言语所能道——也许,这就叫“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儒家的身体观不是个人主义的而是整体主义的,不是生物意义的而是生命意义的,是一种蕴含人文价值和道德生命的身体观。其核心精神不是别的,正是爱。自爱便是爱亲,反过来,爱亲也就是爱己啊。
如果说当下中国的儒学研究,已经进入由哲学范式经思想史范式向文明论范式转换的阶段,本书正是对儒家文明相关问题的讨论。在文化自信、文明自觉以及民族复兴成为时代主旋律的时候,思考儒学与文明的关系,在这一前提下重思儒教个体论述的可能与必要,是本书的突出贡献。
他对我说过:“我感恩美国,感恩他们对我和泰苏一家的慷慨接纳和帮助,基督教文化的合理存在这我也知道,但是,这个世界对东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忽视和不公正需要被纠正,中国文化需要在世界上占据它应有的地位。”
本文阐述不一致或我们为何需要特立独行,而非人云亦云。跻身于群体之中赋予你了不起的威力,甚至令你陶醉,难怪我们需要叛逆者。
如果我告诉你,根本就没有什么个人行为,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每次你吃饭、上楼梯、读书,你都不是正做之事背后的唯一行动者,而是参与到共同创造的过程中---是像戏剧表演一样的表演行为,这将意味着什么呢?
对人类物种中的男人来说,本文可作为对上了年纪的男人的警告,包括我本人在内,我已经超过55岁(很不幸,我在不止一个方面都归属该群体)。年纪越来越大的过程中有些方面不是心脏衰弱的男性所专有,尤其是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办公桌前写作和读书的人。
百年之后,我们再来反思现代派三本里程碑式的著作---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艾略特的《荒原》和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自由是激励人们行动和革命的东西。战争,无论是冷战还是热战都是为自由而战。人们为了自由甚至愿意甘冒丧失性命的危险,无论是摆脱警察暴力还是拒绝接种新冠疫苗的自由。我们可能认为在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自由理想是最根本的基础。
美国超验主义者爱默生被称为“美国的孔子”,深受孔子与孟子思想的影响,但是并不能由此反推儒家也是超验主义,那种把儒家的超越意识视为神秘主义的取向是不正确的。美国超验主义与儒家毕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第一,人与自然和谐同一;第二,回归本善的人类本性;第三,追求道德完美主义;第四,重视美的实现。
朱熹对中国传统法理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依理治国”命题的建构。一方面,理是实现国家治理所依据的最高规范与终极规范。另一方面,在依理治国的实践中,理凝聚并转化成为“德礼”与“政刑”两个层次的规范。在“德礼”与“政刑”之间,“德礼”作为理的直接转化形式,构成了国家治理所依据的基本规范。“政刑”作为理的间接转化形式,同时也作为“德···
程朱理学历经了宋代的曲折发展后,在元朝成为官方正统学说,明代重塑了理学“文化一统”的核心,确立了天下独尊的地位。明建国伊始,朱元璋便大力倡导儒家思想,通过科举考试、官员选拔、学校教育、社会教化等措施,使得程朱理学思想广泛地施行到社会各个阶层和各民族之间,得到官绅士大夫、基层里甲和宗族社会的普遍认同,增进他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