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董霞 著《先秦人物品评研究》出版暨后记

本书以文史哲融合汇通的跨学科视野,以人物品评与先秦思想史的互动为内在逻辑,立足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对先秦人物品评的产生渊源和发展进程进行历时性的梳理和深入研究,从人物品评的角度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学术问题,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新观点。探讨的问题涉及文学、文献学、美学、文艺学、训诂学、哲学、思想史等众多学科领域。对···

陶继明 点校《黄淳耀全集》出版

本书是嘉定文派代表人物黄淳耀的作品集。此次由嘉定地方志办公室整理,地方志专家陶继明点校。全书以光绪己卯本为底本,以康熙丙辰本、康熙癸未本、乾隆辛巳本、四库本等为会校本,共二十五卷,包括诗赋文章、书信日记、史评时论、制艺杂文等;附录辑录《陶庵集》旧序旧跋、诸家评述、年谱等。

干春松 主编《“春秋学”与中国的社会变革——董仲舒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出版

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干春松教授编著的《“春秋学”与中国的社会变革——董仲舒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收录至孔子研究院《尼山儒学文库》(第一辑)。

刘延常 著《海岱地区商周考古与齐鲁文化研究》出版暨序言

山东地处东方,史前时期的文化自成体系,是中国史前文化多元一体中的重要一元,海岱地区是探索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区域,东夷族团逐鹿中原,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商文化、东夷文化、周文化、东周时期诸多文化的汇集,使得山东地区成为文化交流融合的最佳平台,最终奠定了齐鲁文化的核心地位。

欧阳祯人 陈中 朱小明 著《指向现代的儒学》出版

本书以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凝聚而成的传统美德为主要着眼点,以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内圣外王为阐述线索,以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为宗旨,以新时代的道德状况为语境,从哲学的高度详细地解读中华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思想和精神内涵,从历史脉络的深处挖掘道德观建构的历史基因和文化土壤

孔子研究院儒学文献收藏中心:提升科研服务水平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12月8日,孔子研究院“春秋讲坛”2022年第五讲在儒学文献收藏中心数字图书馆成功举办。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曹景年作了题为《古籍文献的检索与利用》的讲座。此次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孔子研究院儒学文献收藏中心、学术交流部及其他部室科研人员、广大国学爱好者百余人共同聆听了讲座。

纪录片《仁义之道——孟子》今日登陆央视科教频道

12月1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播出纪录片《仁义之道——孟子》,展现孟子思想对当今修身齐家、为政以德等方面的激励和启示作用。纪录片采访了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陈来、李存山、梁涛、杨海文,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孟子书院执行院长殷延禄等。

【綦天柱】为何要重新审视古典中国“传统之家”?

各国文化特色,如江河入海,水系千形万状,流经之处并非出自设计,而是各自阻力最小、代价最低的路径,主流支流,莫不如此,哪怕改道,亦循此理。此处隐奥,往往令人倒果为因,甚至削足适履。古典中国的“传统之家”,便是此中范例。

【谭明冉】《中庸》诚、明关系再释

本文尝试以先秦经典中出现的诚、明为根据,指出诚既是真实无欺的存在状态,也是一种持之以恒的修身方法;明的初始含义在于照亮,引申为洞晓、顿悟和明白。“自明诚,谓之教”是圣人以自己的“明”立教,教化天下,而不是贤人之学。“致曲”是从一偏之性或一偏之能上臻至极致,是修行者自始至终的成圣过程,而与孔颖达和朱熹所谓的“感化天下···

关于征订2023年《走进孔子》杂志的通知

《走进孔子》每双月28日出版,全彩色印刷,国际标准16开,128页,图文并茂、装帧精美、雅俗共赏,带领您领略中华文化,感悟传统之美,沐浴人文光辉,涵养文化底蕴。国各地邮局均可订购,邮发代号:24—300。

徐立望 主编《永嘉学派丛书》出版

《永嘉学派丛书》是目前为止最全面、最完整反映永嘉学派学术脉络的丛书。

【郭齐勇】怀念徐武军先生

徐复观先生(1903-1982)是第二代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唐君毅、牟宗三先生并立,鼎足为三。复观先生是湖北省浠水县人,中晚年寓居港台,但很挂念乡邦。徐复观先生的哲嗣、长子——武军先生于今年(2022年)6月28日下午在台中辞世,享年86岁。

【陈来】怀辛公

辛冠洁先生,自他在文革后任职哲学所以来,学者都称他为辛公,我自然也不例外。我最早听闻其名,是70年代末,从和张岱年先生的谈话中知晓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哲学史方面的领导,张先生是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的会长,都负有指导、推动中国哲学史学术发展的责任,所以这个时期他和张先生的联系还是比较···

【谢樱】当大学与书院制相遇

9月27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庄重的本科生导师聘任仪式以师生齐诵《师说》开场。大一新生姚柳蔓和导师闫建飞同登讲台,当闫建飞老师在学业导师申请表上签名后,姚柳蔓恭敬地接过表格并鞠躬行礼,这是岳麓书院本科新生特有的拜师礼。

【朱承】王阳明的教化事业

儒家往往认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因为有德有位,故而能够很好地“行儒家之道”,但是到了孔孟那里,往往是有德而无位,只能“传儒家之道”,而按照韩愈在《原道》里的说法,孔孟之后,连“传儒家之道”也陷入了困境。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宋明理学家十分在意韩愈的这一说法,纷纷以“传儒家之道”作为自己的学术理想。

【李金美】“德主刑辅”与“法主德辅”

“德主刑辅”与“法主德辅”两个概念当中,“刑”与“法”广义来说就是制度。“德”则内涵比较丰富,它是“为政以德”的“德”,指的是国家与社会各项措施的权威性,它之所以权威,是基于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符合民众的利益;它也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德”,是公序良俗,是社会规范,是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刘刚】论“正政”——孔子政治哲学思想简析

政治哲学主要探究的是政治的本质问题和价值问题。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即“正政”思想。孔子认为,政治的本质是“正”,是端正、规范,强调道德规范。“正”的主要内容有正身、正心、正己。正政包含三方面:正己、正人、正国。正己就是“克己”,即仁。孔子把克己贯彻至政治,成为正政思想;孟子把爱人贯彻至政治,成为仁政思想。肇庆学院韩国汉阳···

教化何为 :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的未来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份知识清单,而总是内蕴着一种教化理想。按照宋儒的理解,教化的根本目的是回复人之为人的本性,而作为本性的人性则具有永恒而普遍的品格。“文化”却总是复数性的,用“文化”来理解自身的传统,无疑已经将传统作为了众多可能的选项之一。

【顾王乐 徐在国】迄今最早的《论语》文本 ——安大简《仲尼曰》的价值和意义

安大简《仲尼曰》共有完简13支,简长43厘米、宽0.6厘米;两道编绳;顶格书写,首尾不留白。竹简保存完好,书法精美。简文内容为孔子的言论,共计25条,见于今本《论语》者有8条,另有一些可与《礼记》《大戴礼记》《孔丛子》等传世文献对照,但文字不尽相同。笔者推测,简本《仲尼曰》可能摘抄自《论语》在战国时的编定本,是从鲁国传···

【杨飒 韩若莱】新课标语境下,中华传统文化怎么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仁义礼智信到“天人合一”,从四时节气到民俗风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明的巨大宝库,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