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国庆假期,邹城孟府景区精心准备了开笔礼活动,让孩子们领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迈出勤奋好学、尊师孝亲的第一步。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不仅精研儒学,还对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古典兵学有过深入研究。他善于将用兵理论运用到战争实践,在平叛战争中有很好的运用,成为“知行合一”的最好注脚。就战争观而言,他主张“求善”与“去患”;就实力运用来说,他力倡“兵民合一”;就战争谋略的运用而言,他注重奇正结合。正因如此,兵儒合流的特征,在他身上有···
张载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以虚、气、神、化、两、一等概念为枢纽的体系化哲学建构,以其高度的完成性及内蕴的义理深度而备受瞩目。然而,在虚、气关系等根本哲学问题的理解上,学界仍有不同的认识。分析不同理解背后的文本解读的差异,进而为正确的哲学诠释提供可靠的文本依据,是本文的立意所在。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
在仁、礼关系上,孔子存在以仁释礼与以礼成仁的不同进路。荀子虽然形式上视仁为最高的德,并提出了由“爱人”到“自爱”的仁学理论,但不是将仁落实在心性上,而是体现在制度中,是以礼成仁,发展的是政治化的仁学。
印度尼西亚的儒教与世界各地的儒教、儒学相比较,有它自己显著的几个特点。其一是它是印度尼西亚国家的体制内宗教之一,在国民宗教教育之中有自己完整的自小学至研究生阶段的孔教教育体系(图一),而非其他国家的体制外或民间现象;其二是它是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廿七庆祝孔诞,而非一般的阳历九月廿八;其三是孔教活动的主要媒介或“普···
2020年秋季学期,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孔子学堂推出了新学期的文化讲座重点:不其(fújī)文化。此文化讲座系列属青岛市城阳区委党史研究中心2020年度课题研究计划项目《城阳区地方史志文化在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第二课堂中的传承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者也。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遵其道而守其业。贵贱不愆,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今弃此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何业之守也?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晋国乱制,若之何其为法乎?”
1980年代贺麟曾撰写《唐君毅先生早期哲学思想》文纪念唐君毅,并借早年发表的《儒家思想的新开展》说明1940年代自己的儒学思想与唐君毅在方向上有相同之处。通过贺麟与唐君毅的比较,可展现新儒学思想这一流脉的特征以及哲学依据。儒学现代开展这一流脉及其终结值得考量与反思。
将现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美德”观念代入宋明理学内部,在广阔而深远的研究前景中,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能否因为“美德”的附属性来否认宋明理学所讲的形而上学是基础主义即实体主义的?
“灾异”说是理解董仲舒思想体系之整体结构的核心枢纽,因为他正是通过解释“灾异之变”现象来臧否政治而引申出自己整个思想系统的三大板块及其关系。灾异说的政治理想却是皇权帝国之“大一统”的完善,这恰恰是对前述儒家神圣代言人的主体独立性的解构,从而也是对“灾异”说本身的解构,因而促使后世儒家转向“内在超越”。
最近,中华书局出版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的文集《儒家文化与民族复兴》,所收文章大部分是他近十年来关于传统文化与民族复兴之关系的思考。陈来著作宏富,是思想与学术之大家,在当代努力研究传统学术,并以此为基础思考民族精神生命的走向和未来。
学界对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门人、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朱子、王阳明这些标杆式人物的门人、后学身上,而对二程门人、后学的研究则相对冷淡很多,目前尚无一本系统而完整介绍二程门人的专著。
公羊家“反经达道”的思想被后儒概之为“反经合道”,且因此“反”字而为后儒特别是宋明理学家所误解,招致了诸多非议。作为理学家的代表性人物,程、朱的经权说对于经权关系的思考没有从本质上推进儒家经权思想的发展,并对公羊家的经权说存在许多偏见。这些偏见之所以会发生,既因其思想“以理摄道”的思想运思特点,也因为他们不明公羊家反···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山水的点染,总觉得缺了几分灵气。星城长沙,湘江西岸,一座不高的山,融秀丽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底蕴于一身,古人认为它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乃南岳衡山之足,故有岳麓之名。
“山对东南极,溪领闽赣分”,地处赣闽交通要道上的鹅湖,历来是道、释兴盛之地,三国赤乌元年(238年)葛玄,飘然六合,云游至此,于鹅湖修道布医,惠及乡里。
独峰书院位于浙江省缙云县仙都街道,面朝好溪,背靠好山。它以其独特的人文地理与变迁历史,传承着一方水土的文脉,诠释着文人墨客的志向,见证着传统书院文化在时代转型与发展中的探索。
今年9月28日,高雄市举办祭孔大典,副市长担任正献官,各局处长官分别担任分献官、陪祭官,左营旧城国小学生担任八佾舞生,鼎金国中担任麾生、乐生及歌生,左营高中担任祭典通赞、亚赞、礼生,依循古礼向万世师表孔子表达最高敬意。
朱熹的「兴」观念可以被看作为其对《诗经》理解的一个核心角度。朱熹的诗学与美学思想与朱利安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合之处。在理解朱熹「兴」思想时,运用朱利安的势(propension)、意(will)、情(emotion)、景(landscape)、显(manifest)、隐(hidden)等概念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为清晰的理解朱熹的「兴」观念的实质内涵。
本书从“成德之学”的角度契入《论语》的诠释与重构。孔子的成德之学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开放过程。它契入一切生存领域,又转化一切生存领域,使人的一切存在活动皆成为“成德之学”的具体境遇,由此完成学者的德行,作为一切实践的枢机。一般而言,人的存在包含三个维度:己与己的关系,己与人的关系,己与世界的关系。本书便以此为框架,展···
向以鲜《我的孔子》组诗是现代汉诗写作的典范性文本,它也是当代中国诗人进行华夏民族文化共同体建构的重要实践,体现出确认自我文化渊源的民族诗人的身份自觉,并同时折射出当代汉语诗学的几个重要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