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为民】炎帝陵祭祀考

9月23日,由省人民政府主办、株洲市人民政府承办的辛丑年“祭祀炎帝陵”典礼,在炎陵县炎帝陵祭祀广场隆重举行。这是所有炎黄子孙的一件盛事。本期“湘韵”特约了3条相关稿件,从炎帝陵祭祀的源流、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普通百姓参观祭拜几个方面,为读者解读炎帝神农氏的贡献及祭祀活动。

辛丑年祭祀炎帝陵典礼隆重举行

厥初吾祖,勋懋德彰。9月23日上午,由省政府主办的辛丑年祭祀炎帝陵典礼在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陵寝圣地——炎陵县炎帝陵举行。来自省内外的各界嘉宾2500余人参加祭祀典礼。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主祭。

【王帆】东山书院:毛泽东走出韶山冲的第一站

湖南湘乡东山书院,前傍涟水河,后倚东台山,紧邻湘乡城,环境优雅,地灵人杰,英才辈出。东山书院始建于1895年,时称东山精舍,1900年改称东山书院,1905年易名东山高等小学堂,后几经名称更替,1958年,毛泽东亲自题写校名“东山学校”。伟人励志出东山,少年毛泽东曾在此读书求索,成为他接受新式教育的开端,对他人生道路走向产生了···

【满新英】《孟子》中的规矩之道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一书是孟子言论的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全书共七篇,篇目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

第八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盛大开幕

9月23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主办,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东城区委宣传部、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安定门街道办事处、《中华文化大讲堂》组织委员会承办的“第八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隆重开幕。

【专访】姚中秋:中华文明将为世界提供何种智慧?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下,新风险与新挑战层出不穷,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激荡,人类前途命运面临考验。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人类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白云真】中华民族和合共生的历史基因与当代实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和合共生的文化精神与生存方式在中华大地上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并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念。中华民族有着和合共生的精神价值和文明血脉。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有责任解答好中华民族和合共生的历史内涵及其当代生动实践,担当起传播中华文明的重任。

《儒典萃英》:可循环使用的日历书

清华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儒典萃英》。作为一本日历书,《儒典萃英》巧妙运用古代笺纸设计,读者可在笺纸上自行DIY日历,随意记录阅读感悟、大事备忘、日程计划等。这本书没有明确的日期限制,所以可循环使用。

2021年“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吴为山青铜组雕作品《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本报电(杨子)当地时间9月16日,作为2021年“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开幕仪式重要环节之一,中国美术馆馆长、雕塑家吴为山的青铜组雕作品《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以下简称《神遇》)在希腊雅典揭幕。

“相约经典一周年之成长礼”,孔子研究院与济宁市图书馆共同主办

十岁,是人生起步的十年,是人生培根的十年,是传统文化、传统经典学习入门的十年。“10岁成长礼”活动以“成长智慧·感恩有你”为主题,吸引了27组家庭的33个孩子、31位家长参与,立体呈现传统经典的思想智慧,让孩子和家长切身走进传统经典,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至圣礼乐书院在深圳举办中秋礼乐活动,衍圣公孔垂长发表祝词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农历辛丑年八月十四至十六日,西历2021年9月20-22日,黄昏戌时,至圣礼乐书院携手中国首家吉庆文化主题酒店——深圳海曙凯丰酒店,隆重举办为期三天的中秋礼乐活动,力图恢复最传统的中秋节日礼乐文化。

【朱汉民】传统书院与文化复兴

书院是儒家文化发展与传播的重要基地,起源于中国,又传播到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成为东亚儒教文化圈的共同文化遗产。中国传统书院为什么在宋代崛起?它与中华文化复兴、学术思潮的更迭有何关系?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韩国书院为什么能够成功申遗?韩国书院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是怎样的?在全球化的今天,书院···

【商志晓】中国现代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辩证联结

肇始于近代以来的中国现代化,在艰难前行过程中始终与中华传统文化携手相望,一同行进在一条既要互为助力又难免间有阻滞、既要协调促进又必然存在矛盾的历史通道之中。中国现代化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陪伴和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亦要接受现代化的审视与改造。中国现代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辩证联结,既是晚清至今的现实进路和客观存在,更···

【严信益】重读《论语》之“学而篇”(一)

《论语》开卷孔子的三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余东海】性即天道论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对于天道与性之关系,学界有多种理解,或解为体用关系,天道为体本性为用;或解为一多关系,天道为一本性为多;或解为母子关系,天道为母本性为子。甚至解为并列关系,识自本性为圣贤,得乎天命(天道)为圣王。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