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岱】美国汉学家罗思文:让儒学回归价值主体

罗思文(Henry Rosemont Jr.)1934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父亲是芝加哥印刷工会成员,弟弟是美国最老派的激进劳工出版社——查尔斯·科尔发行公司编辑。浓厚的左派家庭氛围对他影响很深。18岁,他参加朝鲜战争,第一次来到“东亚”,第一次深切理解了战争的疯狂

在山东,儒学何以传承新生?

3月12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开始前举行“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住鲁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亮相“代表通道”并接受媒体记者采访。他表示,如果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树,树干之所以又粗又壮,是因为它的根扎得很深很牢。

【专访】安乐哲、田辰山:解决全球性挑战,儒学如何提供思路?

近来,国际局势复杂动荡,大国之争加剧政治对抗,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正面临“零和博弈”的严峻挑战。

【蒋庆】儒学在当今中国有什么用?(视频)

本视频为蒋庆先生于西历二〇〇六年七月十五日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的相关讲座

【专访】杨向奎先生访谈录:儒学与现代化

齐鲁地区是我国古代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因而也是我国古代文化中心之一,这无论在古代文献上,或者是当地考古发掘上,都可以证明。它是我国古代夷夏等族错居共处的地方,而夷夏(即夏商)是我国古代最先进入文明社会的部族,也就是最早进入阶级社会而建立的国家,所以后来齐鲁文化成为中国传统的正统文化,真可谓源远流长。

中韩专家开展儒学对话 认同儒学为两国人文领域交流桥梁

中韩儒学对话与人文交流研讨会6月29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中韩专家对儒学与中韩人文精神的构建、中韩人文交流现状和展望进行交流探讨,旨在以儒学为桥梁进一步推动双方协会之间的合作和山东与韩国人文领域交流。

“蜀学”:儒学在巴蜀地区的传承与发展

2022年5月16日晚七点,中国政法大学名家论坛第二百七十九讲暨儒学讲坛第一百零九讲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如期举行。本次学术讲座的主讲人是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舒大刚教授,主持人是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王心竹教授。主题是《“蜀学”:儒学在巴蜀地区的传承与发展》。

【李林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

关于儒学与马克思主义(马学)的关系为何,一直困扰着当下的知识界,前者指称着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文明的“中华性”,后者代表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现代性”,两者的关系如何牵系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自身的连续性,使得“中华”与“现代”两者不至于异质与断裂。这一问题,是关系中国作为国家与文明两重体的时代之问。

【王曰美】儒学在韩国的传播与本土化

在全球一体化迅猛发展的21世纪,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自信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自2010年起,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维护国际秩序、发展全球经济、建设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并未改变,中国享有的声誉度与对世界的贡献度并不匹配。

【吴光】儒学与中华家文化

《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徳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是我们每一个人梦想启航的地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重新认识中华“家”文化的根本内涵及其与儒学的关系,合理定位其在中华传···

【董恩林】论儒学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

儒学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是古代专制王朝的政治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伦理价值体系。儒学中作为古代王朝政治意识形态的那部分虽然过时了,但作为民族的社会的意识形态和道德伦理价值观的这部分,是没有阶级性、时代性的,甚至是没有民族性、没有国界的,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是永恒的、不变的,只要中华民族存···

【专访】杨朝明:为什么说儒学是超越时空的思想?

随着“考古盲盒”带热考古,《天工开万物》等网络短片让传统技艺重回公众视线,传统文化正在重新变得流行。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棵大树,儒家文化无疑是树干,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指出,儒学本身是超越时空的思想,只要人类还生活在一起,哪怕百代之后,也仍然能作为为人处世之道。他既为传统文化的一些···

【安乐哲】用儒学追求一个包容性的世界

人是关系构成的,而不是独立的单子个体性的一个人物。所以在西方我们说human being,这个being是一个现成的已经存在的一个东西。因为你一出生,一受孕,就有一个灵魂,就成为一个人,你要尊敬他是一个人。可是在中国传统中,“人”不是what you are,而是what you do。人是一个过程——做人、成“人”是一个过程,是培养自己的关系,为了变···

“儒学、汉学与文明交流互鉴”专题研讨会顺利举办

10月19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北京语言大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主办,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国际交流部承办的“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2021”之“儒学、汉学与文明交流互鉴”专题研讨会于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楼第一会议室顺利举办。

【邢丽菊 崔英辰】儒学如何在韩国传播?

纵观朝鲜半岛历史,儒学思想统治了朝鲜王朝500余年之久。直到21世纪的今天,韩国依然是世界上儒学传统保存最好的国家之一。中韩互为友好邻邦,同属汉字文化圈,两国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和文化交流中共同谱写了东亚文明的光辉篇章。

【方朝晖】良心、底线与当代伦理——读何怀宏《良心论》

何怀宏的《良心论》一书摆脱了传统心性儒学孤、高、深的路数,在借鉴儒学资源的基础上,试图开辟一条基于所有人而不是少数精英(或精英群体)的伦理重建之路。它以"底线伦理学"为特色,关心每一个现代公民都应履行的基本道德义务。它以良心/恻隐之心为道德动力之源,试图开辟一条人人切实可行的道德建设途径。本书对于我们理解现代中···

【张广生】由仁即礼:孔子之道与中国“轴心时代突破”的特质

为了评估孔子及其所开创的儒家文教在文明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我们诉诸“轴心时代突破”这一历史哲学概念所敞开的比较视野。相对于以启示宗教为标志的希伯来精神,儒家思想运动毋宁是一种自然之教,与同样强调自然理性的苏格拉底的德性之教相比,孔子把仁德置于智德之上,凸显了原儒学说感通人伦的超越精神。由仁即礼的突破和孔子对古代圣···

【刘增光,刘林静】2020年儒学研究综述

2020年的儒学研究呈现出多元样态,具体可分疏为五大主题:经学研究的兴盛、先秦儒学与宋明理学、儒家政治哲学的新进展、现代新儒学与儒学研究的新视角,还有一个特殊主题即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儒学界对此人类共同困境的儒学省思。本综述的内容以学界相关专著为主,论文为辅,通过对2020年儒学研究梗概的梳理,呈现儒学研究的最新趋势,···

【郭萍、黄玉顺】宋儒“立极”与“立身”的开新面向

个体作为现代性的根本特质,是考察儒学现代转向的基点。据此而言,以往的“附会说”与“对立说”并不能对儒学的现代转向提供恰当的解释。儒学的现代转向是传统儒学自身更新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滥觞于两宋时期。当时市民生活的兴起本源性地孕育着传统儒学的转向,而两宋儒学正是这种生活风貌的理论呈现,因而体现出一种“开新”的面向。···

【陈来】谁之江南,何种儒学?

几年以前成立了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这几年走下来,工作的范围,从开始到现在,大概可以概括为三个面向。这三个面向从近到远,展现出了上海儒学院有什么特点、要做什么事情:第一个是立足江南,第二个是面向东亚,第三个是放眼世界。立足江南是何俊教授负责的工作,面向东亚是吴震教授负责的工作,放眼世界是孙向晨教授关注的工作。立···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