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舜】文萃天府 家风悠长

天府之国,山川壮丽,人文深厚。四川古代历史上诞生了许多文化名人、文化世家,他们或以经学立身,或以文学名世,或以史学传家,探寻他们的故事,我们能看到家学、家风、家训的深远影响。

【韩婷婷 王芳明】《聪训斋语》与家风

我国古代家教家训肇端久远,其中清代张英所著《聪训斋语》影响甚远。张英通过言传身教及所著《聪训斋语》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为人称道的“江左第一家风”并为后世传承。

【王学斌】范仲淹的家风

古人素重身后名。一人即使生前博学多才、德厚流光,但身后毕竟终将化成抔土、趋于萧索。如何让毕生修养和体悟得以延续,士人们纷纷选择重视家教,涵养家风,从而令德性可以子孙承继,代代维系。两宋之时,士林兴盛,其中有一位人物,被众人公认为“一代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

【吴昊 陈亦昇】两园兴衰话家风

小桥流水、青砖黛瓦、枕河人家,在世人眼中,这是江南古镇独有的美。在无锡西郊的惠山之麓,就有座以“惠山”为名的古镇,它犹如一首传唱千年的旖旎吴歌韵味悠长,不仅将水乡的灵秀之美熏染进遍布古祠堂的街角巷陌,还用那蕴含其间的悠远历史与深厚文化,向人们演绎江南古镇别样的深邃与沧桑。

【祁小春 叶炼勇】家风滋养下的百年书风

书为心画。一点一画,无不流露着作者的心性与修为;只字片纸,无不折射着书家人格的光辉。一个书家的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与天赋;如果是一个家族,父子相传,兄弟争胜,夫妻比试,姻亲相较,书家辈出,前后称雄数百年,那肯定离不开悠厚的家风和良好的教养。

学者聚焦“新时代江南家风——传承与传播”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期间,江南大学承办了“家在江南:家风·家训·家教”分论坛,众多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江南家风——传承与传播”展开了深入研讨。

陈延斌、杨威 编《家国情怀》出版暨简介、目录

《家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分为三篇,以便全方位勾勒中华民族优秀家风文化图景。

二程故里家风教育基地揭牌暨嵩县首届程朱理学文化节隆重开幕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两办精神,嵩县县委、县政府9月29日在该县田湖镇程村隆重举办了“两程故里家风教育基地”揭牌暨嵩县首届程朱理学文化节开幕仪式。应邀参加会议的省市领导在主办单位的陪同下走上主席台,开幕式由嵩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李彩民主持。

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要给孙子上三堂家风课

孔德墉最近准备给孙子上三堂课:第一堂讲“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强调学习待人处事的道理;第二堂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修身立德;第三堂讲“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齐家”是达到理想社会状态的基础。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