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晚林】说情感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7-04-08 23:10:42
标签:
张晚林

作者简介:张晚林,号抱经堂,男,西元一九六八年生,湖北大冶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曾在湖南科技大学哲学系任教,现任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兼职湖南省孔子学会副会长。著有有《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研究》《赫日自当中:一个儒生的时代悲情》《美的奠基及其精神实践——基于心性工夫之学的研究》《“道德的形上学”的开显历程——牟宗三精神哲学研究》《荀子译注(选本)》等。于2009年以自家之力量创办弘毅知行会,宣扬儒学圣教,践行“知行合一”之精神。


 

说情感

作者:张晚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三月十二日乙丑

           耶稣2017年4月8日

 

 

我一直有一种看法,就是:用情太深,必非善道。特别是对于学哲学的人,对于“情”之一字,总有戒惧之心。一个学哲学的人如果困于深情之中,说明他对于哲学还未通透。佛教讲贪、嗔、痴三戒,其中痴就是关于情的。因此,情对于人特别是学哲学的人而言,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负累。

 

但就人而言,怎能没有“情”字?古人有言:“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情之一字,所以维系世界。”人之世界端赖情来维系,岂可无情?就我而言,我之所以从理工科转为人文科,说到底,其最后的推动力不还是一个“情”字吗?

 

但真正的哲人,又有几个言及“情”。孔孟老庄不说,苏格拉底、柏拉图亦鲜言。他们不但不言,乃至以为是负面的东西而加以抑制。

 

一方面,不能无情;另一方面,又不能深陷于情。我们当如何裁择?

 

我终于明白了,“情”必有感通,方不至于沉陷;若情不能感通,必沉陷而贫困。所谓感通就是突破情之现实胶固而至于无限之大情。此时是情而非情,即情而不以情的方式显示,也就是“有”通过“无”的方式显示。这是很高的智慧,一般人鲜能具有,故易陷入情之困境中。

 

我们将如何来理解这种“感通”?

 

比如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是否男女之间的相互倾慕、悱恻缠绵就是那真正的爱情?具体男女之间的情感,固有动人的一面,亦必有伤身的一面。因此,爱恋最多的是情侣之间,但伤害最深的可能也在情侣之间。除少数例外,现实中的情感大多如此,这无关乎个人之品行与情操,情感之面目本如此,故俗语云:“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可以说,人人对现实之爱情多少有点失望之情。因为现实之爱情本身即是令人失望的,这是其自身的特性所固有的。

 

但我们如何去找寻那动人心魄的爱情呢?你决不可到现实的人群中去找,那里永远都找不到。爱情在哪里?爱情,就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感受到来自天边的千年的呼唤与等待。你有没有这种感受呢?若你没有,那你还没有体会到真正的爱情。

 

但千年的呼唤与等待是谁呢?他(她)明明是“无”嘛。每个人都有这种一个“无”在呼唤着他(她),这便是他(她)所能拥有的最伟大最动人之爱情。这就是“情”之感通。由此感通突破具体之情感限制而至于无限。

 

那么,“感通”通到什么地方去呢?通到作为本体之宇宙意识之中。这种宇宙意识作为本体,就是“无”,但又不是空寂之“无”,因为祂有无限之智慧与德行。用海德格尔的讲法,这就是“无”之圣殿,而“无之圣殿”守护着人。我们在此通过感通体会到“爱”自身,而不只是具体之男女情爱。一旦体会到爱自身,这种爱自身在不同的人伦关系中就会表现出别样形态。于是,我们不只是有男女之欢,我们尚有父母之恩,兄弟之情,朋友之爱,从而营造一个无边的“爱”之世界。总之,爱绝不只是表现狭义的男女情感。这个意义上的爱,柏拉图称之为“爱的深密教义”。

 

这样看来,哲人之所以“无情”,并非真“无情”也,他只是感通了,通至那“无之圣殿”中去了。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若无深情,焉能至此。但他们何曾道一“情”字。王弼曰:“圣人茂于人者神眀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眀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神明茂,表明圣人能感通;五情同,表明圣人非无情。故圣人能有情而至于无情,此即是“应物而无累于物”。若以圣人“应物而无累于物”就以为圣人根本无情,则是大错特错。这个意思用程明道之言曰,即是:“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天地之心在哪里?在心普万物之作用中;圣人之情在哪里?在情顺万事之感通中。这是“无”而“有”的作用,“有”而“无”的感通。

 

故所谓“情感”,不但须有“情”,更须有“感”。“感”就是“感通”。在此,你无情而有情。此时,情感不再是你的障碍,而是你无限飞越之助力与翅膀。惜乎世人不明乎此,只有“情”而没有“感”。于是,情适成障碍,不但伤害自己,且亦伤害别人。

 

我们甚至可扩而言之,学哲学,说到底,就是学那个“感通”,通至那“无之圣殿”。程伊川曰:“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感与应而已,更有甚事?”有“感”与“应”,则天地变化草木蕃;无“感”与“应”,则天地闭,贤人隐。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