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林】“学贯中西”是个假命题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6-05-13 11:00:01
标签:
黄晓林

作者简介:黄晓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曾用名惠林、复斋、一复。出版有《日用常行》。

 

“学贯中西”是个假命题

作者:黄晓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四月初七日乙未

           耶稣2016年5月13日


 

现在社会上对些所谓“大学者”多用“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词来褒奖。“博古通今”一词感到还过得去,“学贯中西”一词怎么听、怎么看都觉得别扭。前段时间看书时,又看到了“学贯中西”一词,就随手在书的留白处写下了几句语无伦次的话:即使西学很优越,最精华处也不容易体会到;一个人或许能做到“贯中”,很难做到“贯西”,西学或许还有一个很漫长的“中国化”过程。我还对在旁边看书的一位女士说,我想写篇文章,题目就叫“学贯中西”是个假命题。

 

即使西学很优越,最精华处也不容易体会

 

童年的时候,有一个现象让我迷茫、思考过很长一段时间。我出生在豫南的的小县城里,县城被一条小潢河分成南北两个小城,当地的老百姓为了方便,就分别叫着“南城”、“北城”。南北二城也就是咫尺之隔,但在言谈举止中就能看出是“北城”还是“南城”的人,可是要问南北两城的人到底有什么区别,还真的不容易说清楚,就是一种感觉,一种不同的文化气质的体现。更有意思的是,南北两城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总没有同城的小朋友在一起进入状态来得快,疙疙瘩瘩,现在想起来就是最传神的地方,譬如一句方言、一个动作,对方不能感受到,出现了交往上的障碍。南北两城,咫尺之隔,同在一县,还是让我们体会到了文化上的差异。

 

现在又回到“学贯中西”上了,我有时就想啊,只要你是中国人,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流着中国人的血脉,不管你有多聪明,外语学得有多好,在西方社会待的时间有多长,你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相对于西方社会化的外国人,你了解的也只是表面的、半生不熟的东西,是一些闻见的知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还是没法理会。一县之中,南北二城,文化上尚有差异,何况中西万里之遥,所以想要“贯西”谈何容易。

 

我们先来看看一般情况下接触西方文化的过程。

 

首先是学英语,英语的学习在中国可是一个了不得的事情,一个英语培训机构就能够办成一个上市公司,无数的莘莘学子把大好的时光都用在学习外国人最简单、皮毛的语言上,人家文化上就是有精华的部分,你也接触不上。按佛家的说法就是“佛主拈花,迦叶微笑”、“以心传心”,文字、语言一用上,就离真正要表达的意思相距很远了。美国人就没有很强的外语概念,不能不说是明智之举,而我们还长期的在英语的文字语言上转悠,几乎所有的考试都要考英语,劳民伤财不说,连自己的本民族的语言都搞不明白了。所以有人说奥数比黄、赌、毒还毒,我说英语对中国人的危害比黄、赌、毒再加上奥数还要毒。

 

好了,就这样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学习英语,参加了无数次的英外语培训,按照老外的标准去搞什么英语等级考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过关了,能有机会去国外上学了,上学干什么啊?上学就是拿文凭,又是按照人家的标准去做事,我有好多同学在国内不能不说很优秀,他们在国外上的可都是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可是在国外拿到博士文凭后,水平提高没提高不敢说,做学问的灵性却少了很多。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关键的一点还是他们在国外学得都是所谓的“知识”,而没有体会到人家老外“智慧”的地方,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要想体会到“智慧”的层面,那需要对这个社会有更深入的接触,不是一代人能做到的事情。

 

博士文凭拿到以后,很多人的找工作的要求就是收入比在国内高点就行了,主流阶层他们挤不进去,平民社会的生活一也很难融入,悬在半空中,上不去,下不来,工作就是为了挣钱,没有亲情,没有祖宗,没有童年的回忆,真经肯定的取不到了。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最后选择的却是低级的没有情趣的生活。

 

所以从接触西方文化的过程看,就是假定“西方文化优越”,你也很难体会到精华的部分,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急不得。人生苦短,你拼着老命,远离他乡,到头来却去学一些很低级的东西,你说你亏不亏啊。

 

西学或许还需要“中国化”

 

在中国文化五千年的的发展过程中,按照南怀瑾大师的说法,中国人太谦虚了,中国文化应该有一二百万年的历史了,但是对中国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外来文化只有印度文化,当然指的主要是佛教,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来说还谈不上贡献,只能说在近百年来有巨大的影响而已,注意啊,影响可能是有好影响,也有可能是坏的影响。

 

外来文化能够对中国文化作出贡献,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独到的思想义理,如佛法对生死的理解、在宇宙精微方面的高妙,精进勇猛舍身饲虎献身精神,让中国人对宇宙人生的理解上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真的有一种打开了彻天彻地的大光明藏的感觉。儒道文化博大精深,佛法随顺中国文化固有的精神气质和民族特性,顺世而为,把佛法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让佛法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使中国文化更加完善和富于生机。没有宗教战争,没有宗教迫害,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很少见的,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博大胸怀和包容性,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佛法的可贵品质,我们真的要感谢印度这个古老而优秀的国度;

 

二是需要时间的融合,而且时间短了还不一定行。大家都知道佛法传入中国最早的记录是汉哀帝元寿元年, 到现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时间了,就是到北宋理学的形成,佛教完成了“中国化”,也有千年的时间。其实,佛法在汉哀帝元寿元年前,在中国的西域,民间已经有了接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西方文化已进入中国,就不懂礼貌,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出现,反客为主。最可怕的是,有很多所谓优秀的中国知识分子,把西方文化当成了解决中国问题的灵丹妙药,打着“民主、科学”的旗子,从西方贩卖一些哲学思想、管理理念、生活方式,口口声声为了人们的幸福,国家的富强。但是西方的东西再好,那毕竟是人家的东西,拿到中国就不一定适用,需要一个过程。我有一次和一同学说到这个问题,我这同学可是在西方一流大学拿的博士,又在世界一流的大学从事文化研究工作。我就开玩笑的说,西方文化还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在“中国化”的过程中,西学只能在处在“用”的位置上,你就只能是“客”,成不了“主”。我的这位同学何等的聪明,也调侃的说,那西方文化也要像印度文化一样需要千年的“中国化”过程?我也用不着客气,就说:“千年不千年倒不一定,西方文化最终能不能完成“中国化”,还是一个问题。”时间会给我们一个最好的回答,西方文化你有没有像印度佛教文化独到的思想理念,你能不能顺应中国社会长期发展的需要,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

 

三是要有“一大事因缘”的出现,“大人物”的出现。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高僧大德,像六祖惠能让禅宗发扬光大,其传法记录《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僧人撰写的著述中唯一被冠以“经”的一部佛教典籍。禅宗的意义就在于把“印度佛教”变成了“中国佛教”,最终完成了禅宗佛法思想的中国化,这其实也是佛教的“中国化”过程,这对当时中国的文化、艺术、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然“一大事因缘”的出现,除了需要有惠能这样的“大人物”出现外,还要有其他的机缘,就是禅宗契合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也要迎合了老百姓的所思所想。

 

或许佛法就是和中国文化有缘,在中国文化史上,被陈寅恪称为“一大事因缘”的宋明理学可谓是影响深远,但其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佛法思想的回应。这期间出现的“大人物”有很多,其代表人物“程朱陆王”,可以说都是圣人,都为百世之师。他们虽然说是“辟佛”,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精通佛典,都受到佛法的深刻影响,都是在佛学中翻过跟头的人。宋明理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把佛教的“中国化”推向的极致,让佛法的思想真正的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终,中国文化儒释道三足鼎立,当然也有“三教合一”之说。

 

有了以上三个条件,印度佛教才能有机会完成“中国化”,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西方文化现在还在“中国化”的过程中,能不能完成“中国化”,能不能修成正果,独到的思想、长时间的融合、机缘的和合,缺一不可。所以不要动不动就说西方的好,那都是不一定的事情。

 

赘语

 

记得有次和一朋友聊天,谈到一个问题时很受启发:中国人的“心”和外国人的“心”是不一样的。我想这个“心”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生活中,形成的对宇宙、对世界、对人生社会的看法和自己的生活式样。民族不同,“心”也不同,对世界的看法和感受也会不同。

 

说到这里我有想到了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岩中花树”,进而有想到《贾题韬讲般若》中的一段话,有人问王阳明,“你天天讲良知,说天地万物不外是我们心的认识,但是人死了以后,天地万物还存在嘛。王阳明反问说:好!那你死了以后,你的天地万物又在哪里呢?你看到的是你的嘛,但你死了以后的天地万物还是你的那个天地万物吗?你认为天地万物对大家来说都是共同的,其实不然,你的是你的,他的是他的,彼此并不相同,各有各的天地万物,各有各的主观意识。”

 

所以说,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天地万物”和“主观意识”,西方人有西方人的“天地万物”和“主观意识”,贯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学贯中西”这个词也就越琢磨越觉得有问题了,当然,这不光的不能“贯西”的问题,还有一个即使“贯西”了也可能没有多大的意思。如果你真的很牛,也不要仅仅“学贯中西”,来个“学贯中外”算了,看你有没有那大的能耐。中国文化,中国社会还是中国人的根本,忘了这一点,你可能就会找不着“北”。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