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步山】孟子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化自信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7-09-15 20:54:41
标签:


孟子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化自信

作者:郭步山(扬州大学)

来源:《新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七月廿三日癸卯

           耶稣2017年9月13日

 

5000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构建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而先秦儒家大师孟子的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对今天的文化自信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人皆可以为尧舜”与积极进取的文化自信。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圣人和普通人在本质上并无区别,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尧和舜那样的贤明圣人。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思想可以有效激励国人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奋斗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地朝着目标去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继而形成一种全民积极进取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养气说”与自我修身的文化自信。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他认为,浩然之气是最宏大而又刚强的,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就可以使它充盈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孟子提出“养气说”,实质是提醒人们要不断加强自我的道德修为,要用仁爱之心、正义之感、优良品德来培养自己内心深处的浩然正气,而且这种培养必须是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在当代社会,面对多元价值观的挑战,许多人迷失了自我,甚至丧失了道德底线,进而触犯法律法规,造成一些社会悲剧。孟子的“养气说”可以教育人们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为和自律意识,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境界和综合素养,将“浩然之气”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继而形成全民自我修身的文化自信的良好局面。

 

“性善论”与全民向善的文化自信。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尽管孟子“性善论”的主体思想强调善的先天性,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一种理论,但这种思想在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孟子的“性善论”对于引导当代国人积极树立与人为善的社交理念,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培养乐于助人、勇于助人的道德品质,提升整个社会的公民道德素养,营造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氛围,构建全民向善的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民贵思想与和谐安乐的文化自信。孟子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的民贵思想有三层重要的内涵,即制民之产、忧乐同民、尊重民意。制民之产的思想可以促进当代中国更好地发展经济,重视民生;忧乐同民的思想对于加强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启迪与借鉴价值;尊重民意的思想,可以促进各级人民政府更好地科学民主施政,促进老百姓更加积极主动地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孟子的民贵思想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从而构建当代中国和谐安乐的文化自信,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