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湄】怎样对待传统?怎样理解革命?——章太炎以及晚清思想的现实意义

栏目:思想评论
发布时间:2017-11-17 14:51:23
标签:

怎样对待传统?怎样理解革命?——章太炎以及晚清思想的现实意义

作者:江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九月廿九日戊申

          耶稣2017年11月17日

 

 

在这个时代,章太炎思想特具魅力之处,正是那种“革命”与“传统”贯通、“激进”与“保守”并存的结构和性格。

 

2017年4月,《章太炎全集》20册终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全部出齐。《章太炎全集》之所以能在近年迅速得到整理并出版,借助的是当今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和国学热的势头。而在我们这个时代重新浮现出来的章太炎形象,可谓“革命家”淡出,“国学大师”凸显。2017年9月1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章太炎全集》出版座谈会,主题就是“传承太炎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么,问题出来了,章太炎究竟是怎样把“革命”与“传统”集于一身的?或者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中国文化的保守者?他的“国学”、“国粹”在一个怎样的意义上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这就要从钱穆所写关于章太炎的两篇文章说起。一篇是《余杭章氏学别记》,写于1936年章太炎去世后不久,文中说:“晚近世称大师,而真能有民族文化之爱好者,其惟在太炎乎!”1978年,钱穆又写了一篇《太炎论学述》,文中却说,章太炎崇信的佛学其实乃是一种哲学观点,“其佛学,仅如西方人抱一哲学观点,乃依之以进退上下中国之全部学术史,立论怪诞而影响不大。”——居然用了“怪诞”这个词!他又说,章太炎的“国学”运动“实即是一种新文化运动,惟与此下新文化运动之一意西化有不同而已。”“幸而其思想在当时及身后,亦未有何力量,否则其为祸之烈,恐当尤驾乎其所深恶的后起新文化运动之上。”在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持温情与敬意的学者钱穆看来,章太炎立论是如此之怪,如此之新,这意味着,章太炎的“国学”、“国粹”事实上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激进重构。

 

而在今天看来,我认为,经过章太炎激进重构的“国学”或“国粹”乃是中国文明寻求自身现代化道路的一块重要的思想基石。这块思想基石的核心,正是章太炎那融会了西方哲学、佛学、老庄学的唯识学和齐物论,即他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正如不少章太炎思想的研究者所指出,他的哲学有着一种极其彻底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其矛头一面指向传统社会的三纲六纪,一面指向西方现代性的一切观念建构,皆所向披靡。他的哲学几乎取消了一切“名言”也就是一切意义和价值观建构的真理性,在章太炎那里,所谓“普世价值”实在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理性的虚构。但是,章太炎是一个虚无主义者吗?不是,他正是从彻底的“否定”出发,破除人们对于所谓“普世价值”的迷信,转而去肯定了这样一种信念:每一个个体、每一个文明都应立足于自身的生活世界也就是立足于自身的历史、文化,主体性地追求价值自立和价值自足。章太炎曾自述平生思想经历“转俗成真”和“回真向俗”之变,我认为是要在这个意义上加以理解的。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后日本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曾组成“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会”,他们对中国革命持肯定的态度,并将之作为反省、批判日本现代性的思想资源。为此,他们不满足于跟踪中国革命的现象层面,而是回溯中国现代历史的开端以探求“新中国”的思想根源,他们找到了章太炎以及晚清思想。

 

著名学者近藤邦康把章太炎得自佛教唯识学的“无生主义”诠释为一种“无限革命”的思想,并以此解释何以章太炎的批判矛头不仅指向中国传统社会的纲常伦理,更指向西方现代文明的价值基础。西顺藏更是指出,章太炎在裂变时代中生发出的对世界之“无”的本质的自觉、他的“无生主义”的理想,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与发动人民进行革命的理论有着思想上的关联和精神气质上的相通。正是在章太炎身上,这些日本学者深刻意识到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中国左翼革命的“传统”根源。这是一种对中国革命极具象喻性的理解:正是立基于“国粹”,章太炎从中生发出彻底否定和无限革命的思想;正是从中国传统社会的底层内部,召唤出巨大的革命力量——人民,从而建立了一个推翻封建主义又试图超越资本主义的新中国。正是以章太炎为媒介,我们能够看到中国“革命”与“传统”的这样一种有机辩证关系:中国“革命”有着深植于中国文明“传统”的深厚根基,这不但体现于革命的现实基础即“人民”,也体现于精神气质和思想观念的层面。

 

这样的章太炎及其“国学”与我们今天的时代语境可以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经过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经过了1949年社会主义革命,又经过了近40年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正在谋求重建一种能行之久远的社会、文化、伦理秩序,在这个时代,章太炎思想特具魅力之处,正是那种“革命”与“传统”贯通、“激进”与“保守”并存的结构和性格。1945年,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侯外庐于章太炎逝世不久写成《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他敏锐地意识到章太炎思想与中国左翼革命思潮之间有着内在相通的渊源关系,他深刻地指出,章太炎思想既具有极保守的性格,也具有最革命的倾向,这“同时也就在原则上说明了五四以来,新人与旧人的若干尖端的代表者,同时出现在章氏门下的逻辑方面的理由。”这是在提示我们,章太炎思想中有一种“革命”与“传统”的有机辩证,而中国革命正贯彻着这样的精神,中国的革命不是仪型他人,亦步亦趋地作西方的学生,同时又不是故步自封,而是中国文明传统一次伟大的“无中生有”的自我否定和自我创造。这是中国革命的真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是章太炎,以章太炎为代表的整个晚清思想界,对于今天来说,都可能蕴含着巨大的思想能量,这种思想能量,来自于以章太炎为代表的晚清思想,总是试图立足传统去开辟既属于中国自己又适应并引领世界潮流的“现代性”。而这种努力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张力,始终是现代中国思想史的内在主题。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