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童蒙文化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19-01-04 15:15:10
标签:中国童蒙文化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童蒙文化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来源:凤凰网国学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十一月廿九日辛丑

          耶稣2019年1月3日

 

2018年12月30日-31日,“中华童蒙文化传承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童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童蒙文化研究中心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童蒙文化史研究”课题组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教授、北京市关工委主任张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天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屹教授等分别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发来贺电。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复旦大学、云南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五十多位知名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童蒙文化研究中心授牌仪式,从左至右分别为北京市关工委主任张雪、首都师范大学金滢坤教授、首都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

 

首都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王德胜教授宣读了《首都师范大学关于成立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童蒙文化研究中心的通知》,宣布由金滢坤教授担任中心主任。金滢坤教授借助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童蒙文化史研究”,担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时机,联合本校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等相关专业的教授,外请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美院和广岛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高校研究童蒙文化的专家学者,如王子今、张希清、韩昇、李华瑞、李世愉、郑阿财、王三庆、桑锦龙、徐勇、施克灿和荒见泰史等,构成了阵容强大的专家顾问委员会,成立了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童蒙文化研究中心。金滢坤教授首先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童蒙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致辞,指出本中心的成立,既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国童蒙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更是学科建设的需要,为北京市和全国中小学教育服务,并提供智库服务。金教授还就中心正在开展和未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及中心定位与展望进行了说明。此次会议,嘉宾、专家们发言踊跃、激烈,问题尖锐,从不同学科角度和专业领域出发,对中国童蒙文化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给予了肯定,对中心未来研究提出专业见解和诚恳建议。

 

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致辞:“童蒙文化的研究非常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创建中国童蒙文化研究中心,“切中了社会各界,包括中央、教育部、北京市、各级领导,各级组织对童蒙文化的这样一个需求”。并指出,首都师范大学需要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童蒙文化是一个重要的交叉点,“重要的发力点,联合教育学科,甚至可以将来联合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这一套,形成完备的、非常先进的有关中国童蒙文化的系列产品”,将是件能量非常大的事,还勉励中心要做到全国最优,成为首都师范大学学科建设的一个推进国家级的发力点和方向。孟校长表示学校一定会给予中心大力支持,团结校内各学科中坚力量,联合校外名家,按照蓝图,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中心和学科建设。

 

北京市关工委主任张雪致辞中讲到,今天首都师范大学成立全国首家“中国童蒙文化研究中心”,很有眼光,抓住了机遇,金滢坤教授既然举起了“中国童蒙文化研究中心”首面旗帜,就应该担当此任,并提了四点期望:一是,希望加强童蒙文化的学科建设,创建特色学科,形成一个新的学科增长点。其二,希望建立高水平创新团队,争创一流。其三,学术研究应该为首都基础教育服务。其四,希望成为一个智库,为学校、为北京市和国家相关机构提供咨询。

 

曾天山先生在致辞中指出,首都师范大学成立“中国童蒙文化研究中心”是在金滢坤教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童蒙文化史研究”,担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委员会副会长和秘书长的前提下,基本上形成了重大课题、研究中心和学会三位一体的架构,这是高水平的学术平台。他首次提出了中国童蒙文化研究的“三化”问题:首先是“净化”,对传统童蒙文化要有甄别,童蒙文化研究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其次是“进化”,认为童蒙文化的资料是浩如烟海,要与时俱进,需要借助人工智能,亟需加强。第三是问题导向。明确现在存在哪些问题,问题要有深度,要列出问题清单,清单就变成了课题指南。“三化”说对中心发展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可作为未来发展的增长点。还建议中心将来考虑办一个家长学校,作为一个转化点,对国家做更大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张国旺副研究员代表本所宣读了贺电:“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童蒙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正式将中国童蒙文化纳入历史研究的范畴。此举必将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在推动系统深入研究中国童蒙文化的内涵,深化中国童蒙文化的历史意蕴,丰富和完善历史学学科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刘屹院长给予研究中心很高期待,希望金滢坤教授占据中国童蒙文化研究的高地,将来在童蒙文化研究领域开东亚地区能够引领风气之先,在世界范围内堪称一流。

 

王子今教授对中心的研究提出了几个建议:中心未来应该对世界各个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渊源中有关童蒙文化进行关注和研究,建议注重欧美学者研究中国童蒙文化的学术成果,探讨古代中国与欧洲在儿童游戏等领域的相似之处,及其背后存在的文化交流情况。同时他还强调,对于考古文物方面的信息也应当多加收纳,对古代童蒙文化研究很有帮助,建议对中国童蒙文化要甄别,择取和继承优良童蒙文化。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华瑞教授认为,“如果要是讲童蒙教育的话,从秦汉以降,唐宋是一个分界点。儒家学说一直重视童蒙教育,但是在汉唐……主要是上层、中上层阶层的童蒙教育。真正的童蒙教育进入老百姓家里,应该是从宋代开始,南宋比较成型。现在的家礼、家规,很大的一部分内容都是从儿童开始讲起,正心、诚意就是要从小孩培养起……从搞学科的角度来讲,现实意义的需求一定要建立在学术的基础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楼劲研究员发言指出,中国童蒙文化应该从三个方面加强:第一,对古代整个知识体系的传承。越低层次的教学内容,实际上也是越核心、越基本的教育内容,整个古代知识体系的传承应该起到基石的作用。第二,重视中国童蒙文化中的意识形态的研究。童蒙教育中儒家思想的常识化是巩固,不是衰落。第三,中国人的社会化过程很重要。最基本的东西应该当然还是在童蒙阶段完成,童蒙对人的社会化教育极为重要。

 

《历史研究》路育松副主编指出,从出成果的角度来讲,中国童蒙文化中心的成立,可以发挥平台优势,联合多学科的学者进行讨论,避免研究成果的单一化、通论化和表面化,对研究的深度和质量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其次,在资料上,要充分地利用考古文物,以及新发现的敦煌文献、黑水城文献等出土文书中的童蒙资料,重现古代童蒙文化相关的活动和场景。最后,就是问题意识。童蒙文化应该放在中国古代整个大文化史的背景下讨论,才能凸显这个整体观念和学科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学院院长施克灿教授代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委员会致辞,他对中心成立给予了两点肯定:一是,中心成立适逢其时,国家正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童蒙文化是其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内容,符合当下主旋律。二是,中心主任适逢其人。金滢坤教授近年积极倡导童蒙文化,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担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在童蒙文化领域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有着很强的组织能力和专业水平,将学界从事童蒙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汇集到中心,是适逢其人。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幼儿教育导读》主编熊志刚发言:“中国童蒙文化的多层面的文化价值和哲学特质,在当今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中具有瞩目地位,如何让中国童蒙文化的研究成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学前教育在道德迷失、价值危机、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上提供思想资源,应成为我们童蒙文化研究者的时代责任。”此外,还有王飚、郑勤砚、康丽颖、王红梅、杨宝玉等学者进行了踊跃发言。

 

本次会议金滢坤教授还召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童蒙文化史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和相关专家,就课题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各时段童蒙文化的特点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征求到了专家的意见。大会还对《中国童蒙文化十八讲》《中华经典蒙书校释》《敦煌蒙书校释》的编撰问题展开了讨论。此次,出席的课题组子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有施克灿、张小锋、郑勤砚、毛晓阳、张国旺、胡耀飞、林生海等学者。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童蒙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非常有现实意义,恰逢其时,适逢其人,必将推动中国童蒙文化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中国童蒙文化与实践教育、童蒙文化的学术研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