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赟著《周礼与“家天下”的王制:以〈殷周制度论〉为中心》出版暨序论、后记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19-02-26 17:24:05
标签:以《殷周制度论》为中心、周礼与“家天下”的王制、陈赟
陈赟

作者简介:陈赟,男,西元一九七三年生,安徽怀远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副院长。著有《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儒家思想与中国之道》《周礼与“家天下”的王制》《文明论的历史哲学》等。

陈赟著《周礼与“家天下”的王制:以〈殷周制度论〉为中心》出版暨后记

 

 

 

书名:《周礼与“家天下”的王制:以《殷周制度论》为中心

作者:陈赟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月

 

【内容介绍】

 

王国维自视其《殷周制度论》为“经史二学的大文字”,但其“藏经学于史学”的进路一再被遮蔽。本由史而经,由观堂先生而上及历代诸儒,对西周王制要素的继统法、封建、禘礼,尤其是宗法等,进行了详实而具有系统的阐发,试图在规模、广度与深度上呈现西周王制的基本架构、制度基础、精神原则、理念根基。

 

本书的特色在于:基于经史之学的进路,立足于儒家思想的大视野,对西周王制做了别开生面但又根植于经典的诠释,尤其是对继统法、宗法等进行了集大成性的研究,为《殷周制度论》与三代王制的理解,提供了新的可能进路,也为中国思想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恢弘的视野。

 

【作者简介】

 

陈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与副所长。曾任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曾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孟菲斯大学、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从事访问研究,曾任台湾东海大学访问教授。

 

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201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1)、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2011)、上海市社科新人(2011)等。

 

著有《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2002、2007、2015)、《中庸的思想》(2007、2017)、《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2007)、《庄子哲学的精神》(2016)、《儒家思想与中国之道》(2016)、《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2005)、《现时代的精神生活》(2008)等多部专著。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数十篇。

 

学术领域为中国古典哲学、近现代哲学、比较哲学、思想史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项、上海市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1项等等。作品数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励。

 

【目录】

 

序论

 

第一章王国维的学术转向、问题意识与《殷周制度论》之撰作背景


第一节早期王国维的文哲之学与“人间”大义

第二节晚年王国维的思想转向及其对古今中西之争的回应

 

第二章嫡庶之制、继统法与“家天下”的王制


第一节殷周之变的“思想史”定位

第二节嫡庶之制与西周的继统法

第三节父子型政教体系的确立

 

第三章“以兄统弟”:“家天下”政教结构中的宗法


第一节“殷唯有小宗,而周立大宗”:关于商周宗法的讨论

第二节七十子后学对周代宗法的理念型刻画

第三节尊祖-敬宗-收族:宗法的功能与结构

第四节“所自出”:大夫士之宗统与诸侯之君统的连接

 

第四章“不王不禘”与“王者天下之大宗”


第一节郑玄禘释与后世正统禘论的张力


一、郑玄的禘论

二、对郑玄禘论的批评以及正统禘论的形成


第二节禘礼与“以祖配天”的机制


一、禘释中的去始祖化取向

二、帝、王关系的家族论解释及其困境

三、重回“以祖配天”:从郑玄而归五经

四、由禘义抵达宗法的天命根源


第三节禘的类型及其天道论依据


一、从纬书到《周礼》:“六天”说的经学根据

二、昊天、上帝与五帝:“六天”说的构成


第四节“王者天下之大宗”与禘论的归宿

 

第五章“家天下”王制架构下的封建


第一节氏族-方国体系:封建的社会历史前提

第二节赐姓命氏与西周封建的创制

第三节从封建之制到封建之道

 

第六章周代王制的精神原则与理念根基


第一节亲亲与尊尊:周礼的精神原则

第二节“家天下”:周礼的理念根基

 

序论

 

“三代王制”与中国思想的开端问题

 

春秋战国时代,往往被今人视为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尽管“轴心时代”的概念近年来受到了不少批评,[1]但如果在有限而适当的层面加以理解,它仍可以被视为一个具有思想潜力的概念。既谓之为“轴心”,则此前的政教实践及其产生的思想会归“轴心”,此后的思想格局与政教实践由“轴心”开启。由此视域出发,“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一方面对“前轴心时代”的文明加以总结,一方面对“后轴心时代”的文明予以奠基。

 

在中国的思想脉络中,正是通过对“前轴心时代”的反思与总结,上古的政教实践才被划分为帝、王两个阶段,换言之,被后世称为“帝”与“王”的政教实践,虽然产生在前轴心时代,但帝、王史观的真正成立却出自轴心时代的思想劳作。在某种意义上,帝、王政教史观正是孔子及其弟子在整理六经的过程中形成的,此后的诸子们推波助澜,使得这一政教史观被广泛接受。

 

帝、王政教史观体现了一种历史分期的意识,“前轴心时代”的文明史被刻画为帝的时代与王的时代,而这两个时代之所以被分别开来,其实是“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从政教典范的角度出发,对之所作的类型性刻画。而以这种对政教实践的类型化方式对历史的处理,本身就是“轴心时代”的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换言之,“轴心时代”的思想展开为双重的维度,不仅仅生发出基于轴心时代的视域对此前历史的再理解,而且产生了对当下与未来的思想建构。而对当下的现实理解与未来的理想建构,又是通过对历史的理解展开的。无论是历史理解,还是当下判断,抑或未来建构,其承担主体都是“轴心时代”的思想家。

 

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提出三种古史观:战国以前的古史观、战国时的古史观以及战国以后的古史观。[2]这实际上是以战国为古史观的主轴。我认为这种分期虽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问题也很大。笔者认为,重要的不是以战国为主轴,而是以孔子集团为主轴,因为就各种古史观的成立而言,重要的不是某一个作为理解对象的时代,而是这种古史观的建立者。就此而言,孔子之前的古史观、孔子的古史观与孔子之后的古史观,才是问题的关键。

 

所谓孔子及其集团的古史观,即是以六经及其传承为核心的古史系统,这一系统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历史学,而是六经的成果。六经的成立是与“轴心时代”相表里的重大事件,通过六经,由宗周王官之学以及各个诸侯国的巫史系统所流传的上古文明叙事获得了系统化的一贯处理。

 

这个处理不同于现代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历史书写,后者追求的是历史过程的客观真实之再现;而六经的历史处理,则是在“轴心时代”新的思想地基上,以新的理念重新理解历史,建构出于历史又超出历史的东西,这就是作为大经大法的政教纲纪——六经之所以为六经者,其要在此。

 

现代新史学对文明开端的处理,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具有思想奠基意义上的开端,即在新史学那里存在着某种历史的开端,这个开端随着考古资料的发现也是可以无限期地向前推移的,而且,这一“历史开端”对于此后的文明整体并不具有奠基性的意义,而只是漫长的已知历史过程中的一个时间点或历史段。

 

但以二帝与三代叙事为主体的六经,对历史过程开端的拣择本身,比如《尚书》断自“尧典”,则是对上古政教文明开端的理念性处理方式。这个经学处理历史开端的方式并不会随着因为已知历史过程的向前扩展而前移,因为它关注的是为此后的中华文明总体奠定基础的那样一种东西,从而使得自己极大地区别于以求真意志为主导的现代新史学。无论在何种意义上,都可以说,中华文明的“轴心时代”的最大事件,就是六经的成立。

 

如果说,孔子及其弟子通过六经的传承书写,同时也建立了一套系统化的古史体系,那么此后的百家学一旦涉及到上古文明的历史,便无法事实上也不能再绕开孔子。因而战国时代的百家学以及独尊儒术之前的汉代学术,都面临着如何消化孔子的问题。[3]不仅如此,孔子及其集团所确立的六经系统,实质上完成了中华文明的经典奠基。

 

轴心时代的思想突破,最大的成果便是轴心文明各自经典系统的建立,希伯来传统完成了《圣经》的经典化过程,而古希腊则出现了柏拉图、色诺芬、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文明肉身——苏格拉底——的经典书写,印度则有《奥义书》以及佛经等的结集,中国则是六经系统的成立。

 

与经典的确立相关的是,每一个文明的人格肉身的确立,以色列的耶稣、中国的孔子、印度的释迦摩尼、希腊的苏格拉底,成为这个文明及其精神的化身。而经典系统与圣人系统是一体化的,圣人或者成为经典陈述的主题,或者隐藏在经典的背景之中,但无论如何,经典作为大经大法的纲纪的效用,与圣人的人格榜样互为表里,共同支撑着一个文明的政教精神及其对人性、生活方式等的理解。

 

这样,处理中国的轴心时代,便不能不围绕着孔子与六经而展开,中国思想的成立在很大意义上意味着如何理解孔子,如何理解六经,而如何理解孔子则又与如何理解六经不可分割地关联在一起。中国思想的每一次变动,无论是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还是宋明的理学以及清代的朴学,都是一再地返回到孔子与六经。由此而言,孔子与六经,便是中华文明与中国思想的一桩“大事因缘”。

 

在《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顾颉刚特别提出他古史思考的基本架构,即所谓“古史四考”的构想:一、辨古代帝王系统及年历、事迹,称之为《帝系考》;二、辨三代文物制度的由来与其异同,称之为《王制考》;三、辨帝王的心传及圣贤的学派,称之为《道统考》;四、辨经书的构成及经学的演变,称之为《经学考》。[4]

 

孙庆伟先生正确指出:古史四考堪称顾颉刚先生毕生的事业追求。[5]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陆续写成《五德终始下的政治和历史》、《三皇考》,详细论证三皇五帝观念的历史演化,此为古史四考中帝系考的关键部分。1935年出版的《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一书则以通俗体裁将上述两文意思展现出来,以通俗方式叙述三皇五帝的演变,由此成为顾颉刚本人最重要的史学著作。

 

顾颉刚先生古史四考的前两项,即相当于我们这里所谓的对“前轴心时代”的历史建构,分别对应“帝”的典范、“王”的时代,顾颉刚认为五帝时代的核心是帝系问题,三王时代的核心是王制问题,毫无疑问,深刻地抓住了问题的实质。[6]

 

顾先生所试图达到的帝系与王制的本然面貌,从哲学的层面看,意味着“客观真理”意义上的历史真实,这本来也是求真意志主导下的现代历史学的追求,[7]这样的历史面貌其真实性并不因为时空条件的不同而不同,而那些在时空条件下获得的变异,则被顾颉刚本人视为层累地造成的伪史。[8]剥离各个时代附加在历史事实中的成分,剩下的就是纯粹的历史真实。

 

现代历史学与考古学的文明探源与历史研究,就是力图抵达这样的历史真实。李济说:“殷墟发掘的经验启示于我们的就是:中国古史的构成,是一个极复杂的问题。上古的传说并不能算一篇完全的谎账。那些传说的价值,是不能遽然估定的。只有多找新资料,一步一步地分析他们构成的分子,然后再分别去取,积久了,我们自然会有一部较靠得住的中国上古史可写。”[9]

 

但相对于这种本然的历史真实,另有一种真实的历史,即在层累的“地质褶皱”中不断叠加、堆积而构成的历史,这就是通过伽达默尔意义上的“效果历史”(Wirkungsgeschichte)而不断加厚的历史,对某一事件的认识本身,也作为具有历史效应的“历史事件”的部分,甚至是包裹着历史事件的部分,而进入历史过程。

 

历史在本然意义上的纯粹真实与历史的认识与理解,并不是彼此隔绝的,一个时代的历史必然同时包含了对其历史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与其说是认识,毋宁说是诠释与建构。“轴心时代”对上古文明的历史理解,主要是“轴心时代”的思想意识的构成部分,而不是上古文明的构成部分,而现代历史学则将这种理解系于理解对象而不是理解主体那里了。

 

对于顾颉刚来说,孔子通过六经对帝、王的理解,就是抵达帝王时代的历史真实,但对我们而言,这本身就是“轴心时代”思想的展开方式,也是孔子“与于斯文”的方式。在尧舜那里并没有生发出与王区分的“帝”的政教类型,正如汤、武本人也未必将自己与尧舜的实践自觉区别开来,只有到了孔子及其集团那里,帝、王作为两种不同政教典范才被明确表述。

 

但这并不是说,现代历史学就没有意义,相反,它的意义恰恰在于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孔子的出现及六经的叙事系统得以建立的更广阔的背景,它使我们明白,那些被传统经学所坚持而被现代历史学对其历史真实性加以否定的东西,那些所谓层累地造成的东西,恰恰是通过历史理解与历史赋义而达成的思想创造。

 

随着古典的六经学与现代新史学各自的发展,在二者之间展开对勘比较的可能性得以呈现。孔子及其弟子通过六经的传承对上古文明做了总结,这一总结恰恰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顾颉刚所谓的王制的问题,也就是司马迁所谓的“追迹三代”的问题,一是顾颉刚所谓的帝系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出尧舜”的问题。此二者的关系是,正是在“从周”,并由周而总结三代礼乐文化、思考其何以崩坏的过程中,孔子不仅提炼了三代王制的精神,而且发现了三代王制“家天下”的局限,由此而走向更高的可能性——即“公天下”,这就是尧舜之道的成立。

 

因而,在古典六经学中,尚书断自尧舜的问题,主要是超越家天下的公天下的问题,换言之,与家天下相联系的帝系就不再是经学的重点,真正的重点却是与公天下相联系的帝德问题;反而是在新史学中,例如对顾颉刚而言,五帝的问题的重心却在帝系的问题,而不是帝德的问题。这里不难看到经学与史学的差异,经学对五帝的叙述,面向的是对三代家天下王制的超越,即“公天下”如何可能的问题。

 

虽然顾颉刚以帝系为关注,走向了帝系本来也是主观建构、层累造成的观点,这在新史学所追求的客观真实性上当然是毫无疑义的,但经学的公天下的理想却并不能蕴含在新史学中,而这种从历史过程中开采出政教尺度、政教理想与大经大法的历史叙述,似乎成为经学不同于新史学的重要特点。

 

在“古史四考”中,顾颉刚以否定的态度提出的道统考与经学考,如果从经学的视角来看,就顾颉刚抓住核心问题的识度可谓至深至巨,因为经学以明大道,它本身就承载着道统,因而可以将之放置在一起加以考虑,无论是经学还是道统,其实都与孔子作为圣人形象的成立有着重大的关系。而孔子之所以为孔子,正是他以圣人之统承接了帝王之统,也终结了治教出于一的帝王之统,六经的成立与孔子的圣化昭示的乃是同一个事实,即教统的成立。

 

建立对人性的真实理解,对美好生活方式的理解,正是教统的工作,而这也是我们思考轴心时代中国政教问题的又一大问题。在治教出于二的前提下,政统的问题必须被重新考虑,重新被概念化的“王道”中的“王”字不再可能指禹、汤、文、武、周公那样的三代王者之王,毕竟后者乃是融治教为一炉而没有分工的;轴心时代所展现的新的王道,乃是建基于治教分而有统的基础之上,由此而对家、国、天下秩序的思考,构成了新的王道的内容。如果说荀子所谓的“圣者尽伦”构成教统(孔子的圣化与六经之经典化),那么“王者尽制”则构成了与教统分离的新治道的主体内容。

 

由此,对中华文明的奠基问题,我们获得了一个新的视域,其核心就是政教关系结构的中国式奠基,其内容则包含多个方面。但从周礼出发理解三代王制则是一系列工作的重要起点。如果不能理解这个在“先王之道”的名目下包蕴良多的周代王制,那么就无法获得对中国文明奠基的自我理解的真正始点,而且,对反思中国思想的成立、中华文明的自我贞定问题,这也是一个不可绕过的重要工作。

 

在两千年传统经学所提供的中国之为中国的叙事遭遇前所未有之变局与根本性危机的现代,我们必须立足于新的知识背景,重建中国之为中国的叙述,而这一重建是重新理解业已被现代否弃了的经学曾经所达成的中国叙事。这是一件难苦卓绝的而又长期的系统性大工程,《周礼与“家天下”的王制》所能面对的只是这个总体计划的一个环节。

 

根据《礼记•礼运》,三代作为一种政教典范,其核心在于礼。“经礼三百,礼仪三千”,礼至于周而大备,王制中国也通过家天下之礼制而为自秦至清的传统政制奠基。所以在自秦至清的两千余年间,无论在哪个历史阶段,三代的内涵不断被以典范化的方式充实,最终成为高不可及的典范。孔子的“从周”论,汉人的通三统论,都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三代典范化的环节。

 

自从欧阳修《新唐书•礼乐志》提出“由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由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业已经历唐宋转型的中国,出现了重建三代叙事的思想潮流。神宗召见张载,问治国之法,张载“皆以渐复三代为对”,以为“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10]在张载看来,似乎美好的政治必须从恢复三代的井田、封建、宗法开始。

 

明清之际黄宗羲将三代的典范化推到了新的高度:“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三代以上之法也,固末尝为一己而立也……三代之法,藏天下于天下者也。”[11]原本在经典中作为家天下的三代已经被上升为公天下的代名词了,甚至,连早期儒学中被领会到的三代家天下体制的历史局限性也已经被放弃了,三代成为成为终极性的政治理想。

 

可以说,三代的典范化,是“家天下”时代政教思想的主旋律。但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如下的问题:向前而言,如果三代之治最为典范,那么,《尚书》断自尧舜的经学书写,也就没有意义,《论语》、《孟子》、《荀子》、《公羊传》等文献在其结尾不约而同地上溯尧舜之道,也就难以理解。[12]换言之,必须要追问:尧舜之道与周公之道在什么意义上是不同的,又在什么意义上被纳入到了同一谱系。

 

与此相应的是,向下而言,如果回归三代成为最高的理想,那么,成为中国文化肉身的就不应该是孔子,而应该是周公,换言之,是周公而不是孔子,才是中华文明奠基或成立中最具有历史性精神的人格。这就需要追问,周公与孔子到底有什么不同,他们又是在什么意义上被纳入到同一道统谱系?无论是章学诚的《文史通义》,还是张尔田的《史微》,都在极力地区分周、孔,惟其如此,作为王者的周公与作为圣者的孔子对中华文明的奠基的不同意义才各有攸归。

 

事实上,如果中华文明的真正奠基者是周公,那么周礼就是回溯中华文明成立的真正起点,而对中华文明开端的回溯也就将会是对周礼的历史描述,超出历史的经学向度在此也就变得多余。而且,孔子并不可以归属在先王的系列,因而如同周公那样被史官记录下来的制礼作乐的政教实践,并不是孔子的主要劳作,他的劳作甚至并不能以历史学的方式给出,他的本有贡献在于以述作六经而立教统,从先王之法提炼出先王之道,进而提供在家、国、天下的人间,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道路。[13]

 

但孔子对来世的立法,以微言大义的方式隐藏在其对二帝三王的政教实践的述作中。王夫之说:“法备于三王,道著于孔子。”[14]一句话就将以周公所代表的先王与作为圣者的孔子区别开来。

 

三代之法,即构成三代王制的礼之总体,因时而兴,亦因时而衰。是故《礼记•礼器》云:“礼,时为大。”二帝与三王之法,或禅或继,一因于时,孟子主张禅继皆天、“天与”则一:“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15]但这并不是否定禅、继在类型学上的本有区别,而是在“天与”意义上同归于“一”。

 

孟子所理解的“天与”本身并没有特别的神学性内涵,天的内涵有两个层面:一方面“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另一方面“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16]就前者而言,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至者,在尧舜时代与周公时代的内涵却并不一样;就后者而言,同样是民,尧舜之民与周公之民也并不相同。尧舜时代与周公时代的变化,都可以理解为随时势不同而产生的历史性变化。[17]

 

历史过程中的时势,意味着一种不可逆的历史必然性,讨论在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思想与义理并不能脱离时势,赵翼说:“义理之说与时势之论往往不能相符,则有不可全执义理者,盖义理必参之以时势,乃为真义理也。”[18]这一陈述与章学诚“言性命者必究于史”[19],同样令人震撼。不仅如此,它们都可与深具历史意识的孔子的如下言述相互发明:“我欲载之空言,不若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20]

 

孔子整理六经,直面先王的政教实践遗产,但他不是采用脱离行事的纯粹理论性言述,而是藏经于史:表面上整理尧舜三王的政教历史,述而不作,但实际上却寓作于述,由先王之事揭示先王之道。六经中最能代表孔子晚年思想的是《春秋》,它叙述春秋时代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形式上采用鲁国史官的史记体裁,内容上却是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使乱臣贼子惧的经学著作,《庄子•齐物论》所谓“《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就体现了对《春秋》的经学性质的认知。

 

但是三代之法,如井田、封建、大宗宗法等周代礼制,真的如同一些儒者所主张的那样,可以恢复吗?历史地看,井田之制后世再也没有实行过,而大宗宗法除了在皇室方面还有一些用法,在战国以后其实再也没有恢复过,这就好像尧舜的禅让在战国以及其后再度出现的时候,从来都是以荒唐的闹剧的形式登场的。如果人类的历史具有一种由时势规定的不可逆的结构,那么三代之法就只能是过去的历史。

 

但果真如此,作为典范的三代还有什么意义呢?王夫之区分三代之法与三代之道,为这个问题提供了解决的线索。三代之法总是与三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可分割地关联在一起,而不能超出它的时代,未来的任何一种重演都是不可能的;但三代之道却值得认真面对,它为未来的礼乐损益提供了参照性的原则。

 

王夫之云:“《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君子所师于三代者,道也,非法也。”[21]以三代之道而随时损益其法,使之与天理、人情、时势相协调,因而“通古今之变”并不外在于“究天人之际”,而是同一桩事业的不同层面而已。而从历史学家记述的三代之法,走向三代之道,则是研究三代的根本意义,而这就要求从史学转向经学。

 

但是在传统经学解体之后,历史学逐渐成为中国现代学术之主体,经学实质地被历史学所替代,即便是经学的研究也蜕变为经学史的架构下,这正是王国维所面临着的根本处境。[22]传统的道统叙事从尧舜禹汤一直到文武周公,最终归于孔子,然而在不仅尧舜的时代成了神话,成了传说,而且作为三代构成部分的夏朝的存在也被否决了,疑古精神笼罩的民国时代,中国的历史只从殷商开始。

 

这样一来,传统中国关于中国成立的道统叙事便自然崩解,原有的中华文明的开端叙事也式微了,而未来中国走向哪里,与它的开端到底构成什么样的关系?所有这些,都构成《殷周制度论》写作的深层背景。这一篇被视为新史学奠基之作的典范性作品,却被王国维自视为经史二学上的大文字,这意味着世人与王国维本人的自我理解之间存在着的巨大距离:经学解体之后,藏经于史的写作方式自然不易为时人乃至后人理解。然而这正是王国维卓异于时人之处。

 

对于三代礼制的思考,在《殷周制度论》中,早已超出了求真意志主导的历史学兴趣,而是展现为一种对中华文明奠基在现代处境下的重新刻画。正是基于如上的认识,我们不再刻意去求助于考古学,转而从经史之学特别是藏经于史、寓经于史的视角,去重新追问《殷周制度论》所追问的那些问题。本书并不是对《殷周制度论》的文本学阐释,而是沿着《殷周制度论》的方向继续追问中华文明的奠基方式,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种从《殷周制度论》出发但却又不停留于《殷周制度论》的探寻尝试。

 

对于这项具有试探意味的工作,必须交代它的方法,王国维先生所谓的“经史之学”,可谓庶几近之,它其实是在经学式微的情况下,原有的经学系统无法持续,而必须藏经于史,也就是通过即史而即经的方式,在历史的梳理中发现经学的微言大义;而且,这一方法是开放性的,它随着问题本身的内容的转换而使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哲学性的问题予以哲学的回答,而对于历史的问题予以历史的处理,对于经学的问题则予以经学的观照,而最核心的则是在这种种不同的方式中予以一以贯之而同时又获得谱系化的处理。

 

因而,我们在处理周礼与三代王制的时候,就不是站在今日的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地平线上,而是站在王国维经史之学的基础上,向着孔子及其儒家集团对周礼的经学阐释回归。

 

王国维给予我们的是一个现代学术的视域,这无疑构成了我们的出发点,但我们所到达的却不是考古学与现代新史学所描绘的三代,而是“轴心时代”的思想家,尤其是孔子以及其弟子们,也就是那些缔造了六艺经学的学者们,对三代的理解。

 

借助于王国维以来的现代学术的成就,我们将先秦儒家对三代的理解置放在凸凹不平的粗糙地面;借助于孔子及其弟子们,我们进而试图敞开那从粗糙地面生长出来并具有历史纵深与文明厚度的对西周王制的理解,那种理解本身成了中华文明自我构建的展开方式。

 

【后记】

 

本书之肇始,可以追溯到2005年《中庸的思想》完成之后,我即考虑从制度与思想的互动中探究中国思想之起源。

 

经过近十年准备与酝酿,终在2014年大体完成初稿,其中的宗法部分曾于当年12月6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小型工作坊(“靶子论文批斗会”)上作为文本进行研讨,曾亦教授、陈明教授、郭晓东教授、唐文明教授、张丰乾教授、赵寻教授、齐义虎等以及多位同门曾在工作坊上惠赐宝贵意见。

 

之后忙于其他研究计划,无暇进一步修订,书稿一放就是数年,直到2017年2月底从牛津大学访问回国之后,才得以对书稿进行修订。

 

书稿中部分文字已经发表,具体情况如下:

 

1.《“人间”大义与早期王国维文哲之学的归止》,《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为本书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2.《晚年王国维的学术转向及其对中西文化的再认识》,《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11期全文转载,为本书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3.《嫡庶之制与周礼的根基》,载于陈畅主编《儒学与古典学评论》第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为本书第二章之全部内容;吾以此文参加同济大学主办的儒学与古典学会议,获得张文江教授之热情鼓励与珍贵建议。

 

4.《“殷唯有小宗,而周立大宗”:关于商周宗法的讨论——以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为中心》,《学术月刊》(CSSCI)2014年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历史学》2015年第2期全文转载。为本书第三章之部分内容;

 

5.《尊祖-敬宗-收族:宗法的结构与功能》,杨国荣主编《思想与文化》(CSSCI辑刊)第十五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为本书第三章之部分内容;

 

6.《早期儒家对周代宗法的理念型刻画》,王中江、李存山主编:《中国儒学》第十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为本书第三章之部分内容;

 

7.《继所自出:宗统与君统之间的连接》,《学术月刊》(CSSCI)2017年第9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18年第1期全文转载,为本书第三章之部分内容。本人以此文参加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在宝鸡举办的“郁郁周文”的学术会议,感谢曾亦教授与黄铭博士惠赐宝贵建议。

 

8.《郑玄“六天说”与禘礼的类型及其天道论依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16年第2期,为本书第四章之部分内容;

 

9.《郑玄的禘论及其以祖配天的机制》,《学术月刊》(CSSCI)2016年第6期,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哲学》2016年第10期全文转载,为本书第四章之部分内容;

 

10.《赐姓命氏与西周封建的创制》,《广西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为本书第五章之部分内容。

 

11.《从五帝、三王到“天下型国家”:“天下政治”的历史成立》,《社会科学》(CSSCI)2011年第12期,为本书第五章之部分内容。

 

12.《论周礼的制度根基与理念基础》,《中州学刊》2018年第7期,为本书第六章部分内容。

 

13.《“家天下”与“天下一家”:三代政教的精神》,《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为本书第六章之部分内容。

 

14.《“三代王制”与中国思想的开端问题》,《船山学刊》2018年第2期,为本书之导言。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入选2015年度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后又列入2017年度上海市教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中国思想传统基因之奠基”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跨学科创新团队项目(2018ECNU-QKT010)、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与道德发展智库项目成果等。

 

感谢所有对本书给予帮助的朋友;感谢罗惠霞同学与邵名丽的认真校对,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编辑王鑫女士在出版过程中付出的辛苦劳动。

 

陈赟

2018年8月10日

于沪上一之间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