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友谊哲学与朋友可替换性难题:李晨阳主讲“人大伦理学论坛”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19-12-16 00:52:05
标签:儒家友谊哲学、李晨阳

原标题:《李晨阳:儒家友谊哲学与朋友可替换性难题》

来源:“中国伦理在线”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十一月十八日甲申

          耶稣2019年12月13日

 

2019年12月12日下午15时,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人大伦理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50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的嘉宾是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李晨阳教授,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姚新中教授主持、郭清香副教授评议,中国人民大学焦国成教授、谢林德教授、曹峰教授、李记芬老师以及校内外数十名学生参与此次论坛。

 

 

 

现场合影

 

李晨阳教授此次报告的题目是:“儒家友谊哲学与朋友可替换性难题”。本次讲座侧重从儒家的友谊观及其特点出发,探讨如何避免“朋友的可替换性难题”。所谓可替代性问题是指:如果拥有德性是成为朋友的原因,那么任何拥有相似(或更好的)德性的人在人际关系中也会同样出色,由此朋友变得可以互相替换。在此意义上,可替代性是指可以用类似的德性来进行替换。通常来说,我们并不认为朋友是可以替换的——为了捍卫这一立场,我们就需要从哲学上为朋友的不可替换性给出论证。

 

 

 

李晨阳教授为大家讲述此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李晨阳教授归纳了四种对“朋友的可替换难题”的可能回应:友谊不是基于德性的,也可能灵魂的结合;友谊是一种历史性的关系;朋友交往过程中共同创造了新的“自我”;朋友实际上是可以替换的,但人们心中已产生的情感是不可替换的。李教授试图从儒家对友谊的理解来思考为什么朋友是不可替换的。似乎“朋友可替换性难题”给儒家思想带来了更大难题:儒家不认可具体化的自我(如灵魂),因此友谊的“灵魂伴侣”说法对儒家不起作用,儒家更多以德性为基础来对待友谊问题。

 

 

 

谢林德教授与姚新中教授点评

 

李教授认为,儒家由家庭范式至朋友关系的思考模式以及对行为者德性的特殊性的主张能够回应“朋友可替换性难题”。在儒家哲学中,家庭成员对彼此负有特殊的义务。父母要像父母一样关心他们的孩子,孩子也要像孩子一样关心他们的父母,而朋友在特定的义务上也是相似的。在儒家看来,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像家人一样被对待。即使德性是普遍的特征,但当它们在个体中被实例化时却表现为特殊的德性。特殊的德性使品德高尚的人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而独一无二,这种基于德性的理解模式也为朋友的不可替换性提供了论证。

 

 

 

焦国成教授点评

 

郭清香副教授对李晨阳教授的精彩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替换朋友后所产生的实质性损害的核心是什么?”、“可以说友谊的维持仅仅因为某一种德性吗?”、“朋友关系的实质是什么?”等议题与李教授进行深入讨论。

 

 

 

郭清香老师点评

 

李晨阳教授的精彩报告也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探讨热情,本次论坛在师生们的热烈提问与互动讨论中圆满结束。

 

主讲嘉宾介绍:李晨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教授。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82年获哲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后留系任教,1992年获美国康乃迪克大学哲学博士。曾在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任哲学教授、系主任;2010年应邀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建哲学系。主要研究兴趣在儒家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论和中西比较哲学。

 

人大伦理学论坛简介:“人大伦理学论坛”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在原有“伦理学沙龙”基础上推出的一个全新的伦理学研究和讨论平台。论坛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前沿热点伦理学问题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并邀请同行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论坛热忱欢迎有兴趣的老师和同学们踊跃参加讨论。我们力求通过这个平台营造专业和自由的学术讨论空间和研究氛围,为伦理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 :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