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莨】论孔子像的走掉——仿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作

栏目:天安门广场立孔子像
发布时间:2011-05-09 08:00:00
标签:
阿莨

作者简介:阿莨,西历一九六八年生于河南洛阳栾川,本名杨寿良,笔名阿莨、阿良,策划人、作家、诗人。一九九零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做过教师。一九九三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西历一九九六年获文艺学硕士学位。曾供职于出版社,做过图书编辑、策划和发行等工作。关注教育和文化产业,整理出版中国第一本博客书《一凡的天空——四岁女孩的话与画》(开明出版社二零零六年版)。著有《夜之华:阿莨小语》(中国言实出版社二零零九年版)。 <BR>

 
     
     
    论孔子像的走掉
    ——仿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作
    作者:阿莨
    来源:作者赐稿《儒家邮报》
    时间:西历2011年5月8日
    
     
    
       听说,北京国家博物馆前的孔子像走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走掉之前的孔子像,羞羞答答地映掩于广场边的辉煌建筑之间,东方发红的时候,太阳能照到这些地方,显得这像黑魆魆的,如同夕照,燕京的诸景之中,是没有它的。“燕京八景”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然而一切京都胜迹的名目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这孔子像。我的长辈曾经常常对我说,中国的圣人中,最有名的就算是这孔子了。古代的皇帝和百姓都敬他,只是后来不兴白话文了,有人叫来了两个先生,一徳一赛,赛先生便化作女人来报恩,嫁到中国了;德先生化作丫鬟,也跟着。他们看见中国脸上有妖气,——凡敬孔子作导师的人,脸上就有妖气的,但只有非凡的人才看得出——后来还引来了两个导师,马导师和恩导师,便一齐将他藏身的孔家店拆掉了,后来,中国又迷信上革文化的小命,甚至连没读过孔子书的人们也都习惯性地跟着要打倒孔子,孔子就被批臭了,所以,在中国就没有了孔子像。比我大的一代人讲起来还要有趣和热烈得多,大约是甚于一部《子不语》的,但我生得晚,没有看到这部全本的《子不语》,所以也不知道孔子究竟是否该怎样被打倒。后来呢,总而言之,孔子好像要翻身了,不单单被从故纸堆里请了出来,每年还要热闹地祭祀一通,偏偏我们已经不知道该怎样来祭孔了,于是只好到韩国的成均馆请教,这才知道了周礼是啥样子。国家博物馆还把孔子塑了像,立在了这馆的北门前。此后似乎事情还很多,有反对的,有赞同的,比如有13人联名发表声明,发表“关于立孔子像的几点看法”,还有把孔子当做封建余孽反对谩骂的,但我现在都忘记了。
    
    
         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这孔子像的倒掉。每次路过长安街,看见这黑魆魆的孔子像,心里就不舒服。后来我看看官媒,说国人又叫这像作“保和像”,其实应该写作“和谐像”。那么,里面当然是没有孔子了,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
    
    
         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这是有事实可证的。可国家博物馆吕章申馆长语媒体立孔子像与政无干,无此文化巨人,便无文化无历史者云云,凭空立起这九五至尊之孔子,试到吴、越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怪这吕馆长太多事的?
    
    
        官人本应该只管自己修齐。官家一心治平,知行合一与否,世人供奉孔孟,和他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听说,后来玉皇大帝也就怪这吕馆长多事,以至淆乱政听,想要拿办这孔子像了。于是,孔子只好在广场边站了一百天,就走掉了。他逃来逃去,终于逃在国家博物馆里避祸,不敢再出来,到现在还如此。我对于玉皇大帝所作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因为立孔子像一案,的确应该由吕馆长负责;他实在办得很错的。只可惜我那时无法打听这话的出处,或者是民间的传说罢。
    
    
         政通人和之盛世,国人皆重收藏。在通红之京城走一遭,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只要走到长安街上,南面望去,就能见到国家博物馆。走近馆的北面来,就有孔子像,有基座;倘是傍晚,就有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夕阳,挂在孔子像的西边。先将这西天的红霞看完,它即一定露出一个圆形的薄膜,再将这薄膜小心吹大,小心地沿着薄膜翻转,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纪念馆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躺着的,不认识的小孩子都称他“老爷爷”,据说就是躲在里面的玉皇大帝。
    
    
         当初,孔子像没走掉的时候,玉皇大帝躺在薄膜里。现在却只有这位孔子独自徘徊在这家博物馆的后院里了,非到这薄膜被吹破的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像的时候,竟没有想到这薄膜是终究要破的么?
    
    
         难说。
    
     
    
        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鲁迅一稿
        二零一零年四月二十八日阿莨再稿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