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拥抱春天的仪式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2-04-10 15:55:03
标签:春天的仪式、清明节

清明节:拥抱春天的仪式

作者:文史天地

来源:《文史天地》20224月份

 

清明节与清明节气

 

清明节,又叫扫墓节、踏青节、三月节等,时间在农历春分后第15日,公历4月5日前后。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历史上一度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在传统社会中,它的节期持续时间较长(五六天到十几天,各地各时代不等),一方面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一方面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

 

直到今天,清明节仍然是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候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节在唐朝时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另一方面,清明时处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而到处生机勃勃,是春游和郊外娱乐的好时光,所以,清明前后自然成为人们乐于到户外、郊野嬉游的好时光。

 

虽然我们现在所谈的清明节主要指节日而不是节气,但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应看作是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清明节与“寒食节”

 

寒食节在农历三月、清明之前一两天。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月为限。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南朝时《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一天。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都被当作一个很大的节日。唐时它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节日,但已开始式微,逐渐为清明节所兼并。关于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形成,民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说它起源于人们对著名忠臣义士介子推的纪念和祭奠。《荆楚岁时记》注中说:“介子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暮春,为不举火,谓之‘禁烟’,犯则雨雹伤田。”

 

 

 

传说晋文公曾把烧山逼介子推出山的这一天定为介子推的祭日,这一天禁火。实际上,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是惯制,为怀念和祭祀介子推而禁火的说法纯是附会。这种附会在汉代发生后,传播渐盛,在寒食节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影响越来越大。

 

现在,学界解释寒食节禁火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归之于上古以来特定的民间信仰。古人将周天恒星分为二十八宿,东方青龙宫的角、亢二星为“龙星”,在五行中居于木位。

 

先秦时期,古人出于星象迷信和感应巫术,认为春季龙星现于东方,容易引起大火,所以在三月龙星初现之时,应该禁火。禁火之俗周代已有。禁火期间不能生火做饭,须得事先准备好食物。这种不能加热的冷食就是“寒食”;另一种说法用古人生活中的取火惯制来解释,认为寒食禁火源于古人钻木取火和换取新火的制度。

 

上古时期,人们钻木取火,季节不同,所用木材也不同,换季时就要改火,而每次改火都要换取新火。当新火未到之时,须要禁止人们生火。《周礼·秋官·司煊氏》中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就是仲春时节,负责取火的官吏在街上摇着木铎,警告人们禁火。

 

后来在这一时节禁火成为习俗流传下来。寒食节增加扫墓、游乐活动的准确时间,目前尚未见到明确的记载。但从北宋王溥所撰写的《唐会要》的记载,可以得知唐朝初年民间在寒食节扫墓并郊游的习俗已经蔚成风气并引起朝廷的注意。

 

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622年),朝廷发布了一道诏令,禁止民间“临丧嫁娶”和“送葬之时,共为欢饮”,也禁止寒食节在悲伤地扫墓之后又欢快地郊游:“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显然朝廷认为民间这些做法是矛盾、不可思议的行为,是对亡灵、鬼神的不恭,是不严肃的、伤风败俗的。

 

但是,民间习俗并不因朝廷的禁令而衰减,反而越来越兴盛。所以,过了一百多年,到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年(732年),朝廷又颁布敕令,准许寒食上墓行拜扫之礼,并定为常式。

 

清明节与“上巳节”

 

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日期在农历3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3月3日。

 

从先秦到汉代,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3种: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到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称为“祓”或“禊”;二是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召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

 

先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故在初春要招魂;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并自由择偶或交合。上巳节的早期节俗最重要的内容是“祓禊”。

 

在上古时期,这种活动不仅是一种祛邪求吉的巫术仪式,而且更是一种自由快活的春游。

 

 

 

《诗经·郑风·溱洧》中描写了水边人群聚集、青年男女交游示爱的场景:“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韩诗注》解释说:“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续魄,祓除岁秽。”

 

从以上的描述和解释,我们可以知道,上巳节就是在郊外水边举行辟邪求吉的宗教仪式之后快乐地春游、男女自由交往的节日。

 

这样,上巳节的气氛就有两种:一是肃穆的“祓禊”和招魂;二是欢快的嬉游和交往。虽然“祓禊”、招魂的仪式很重要,但是人们投入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是快乐的春游和交往。魏晋以后,水中沐浴、招魂续魄之俗逐渐消失,临水祓禊转为临水酒会。

 

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这段文字里的上巳节习俗主要是一种水边交游、宴饮的活动。唐朝时,三月三仍然是一个全国性的重要节日。

 

每逢此节,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谓“曲水流觞”,不少文人写有诗文描述这种盛景。民间男女也踊跃来到水边饮宴交游。刘驾在《上巳日》中写道:“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逢。”这天,长安还流行斗百草游戏等。

 

由于时间与清明邻近,上巳节重交游踏青的特点也被整合到清明节习俗之中。可以说,清明节盛行春游的习俗主要是继承上巳节的传统。

 

从唐代以后,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习俗的重要民俗节日。

 

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是寒食、清明与上巳三者融合为一体的有力佐证。到宋代以至明清,清明节发展到最盛行的时期,其后绵延不绝。

 

扫墓郊游并行不悖

 

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旧时,清明时节的郊野之中,众人春游的场景非常地盛大和热闹。当时游乐活动在清明节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与祭祀平分秋色,至少不像今人这样一提到清明节,就把主要注意力都放在清明扫墓上。

 

有学者认为清明节主要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此话不无道理。有人会说,清明祭祀是肃穆或悲伤的,与轻松快活的春游岂不矛盾?初唐统治者就曾基于类似看法,下令禁止寒食的扫墓共郊游,但后来不得不解除这种禁令。

 

 

 

清明时节祭祀能与游乐并行不悖,主要有这样几条原因:

 

第一,中华民族有很强的天人合一观念,在自然界生机萌动、气候宜人的清明前后投入自然的怀抱,是出于人的本能的冲动,是合于人的本性的,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体现。这个时候,人的这种冲动或要求是难以抑制的;

 

第二,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在庄重的仪式之后纵情欢乐的节日文化传统,而清明节的源头之一上巳节正是一个这样的节日,何况魏晋之后上巳节就已演变为一个纯粹郊游宴饮的节日。上巳节在郊野纵情游乐的传统必然在清明节俗中得到体现;

 

第三,清明节的节期前后有十来天,祭祀可在一天内完成,其他时间可以纯做春游;

 

第四,民间对生死向来有一种流传广泛的旷达观念,认为人出自黄土又归于黄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只要是尽寿而终,不是早夭,就不是很令人悲伤的事情,甚至老人的高寿而亡是一件喜事,与婚喜合称“红白喜事”。

 

祭奠正常寿终的亲人和祖先,就不是一件真正悲伤的事情,只是表达孝敬和思念之情,在完成一个郑重的仪式。一些女性的哭坟也是按礼法所为的仪式的一部分,或者是发泄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仪式完成之后的游春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所以,人们能普遍地将扫墓与春游结合起来。明代的《帝京景物略》记载了这种扫墓与郊游并行不悖的情形:“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清明节与戴柳插柳

 

在古代,中国很多地方有清明节插柳戴柳的习俗。戴柳,就是将柳枝插于门户、房檐等处,或者将柳枝、柳絮以及柳枝做成的柳圈、柳球等佩戴于头上或身上。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已有对于插柳习俗的文献记载。

 

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正月旦,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可见当时已有正月初一插柳的习俗。再如隋朝杜公瞻注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时也说:“今州里风俗,望日祠门户。其法:先以杨枝插于左右门上,随杨枝所指,乃以酒脯饮食及豆粥糕糜插箸而祭之。”考虑到古人常常杨、柳不分,这里的杨枝其实也就是柳枝。

 

 

 

由此可见唐代以前流传着插柳的习俗当不是某些学人的主观臆想,只是插柳的活动主要集中于正月进行而非清明节期间。这种情况在唐代有所变化。

 

《景龙文馆记》记载说唐中宗曾在三月三日赐给侍臣细柳圈,据说戴上可以避免瘟疫和蝎子一类毒虫的危害。

 

但是总体上看,唐代以前关于戴柳的记载不多,这也许反映了此时插柳的做法并不普遍。宋代以降,关于插柳戴柳的记载明显多了起来,而且从记载来看,寒食清明插柳戴柳已经蔚然成俗。

 

如《东京梦华录》“清明节”条记载:“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

 

一起去踏青

 

阳光和煦,春风宜人。归去来兮,繁花落满地。我们趁着美好的时光,与春天赴一场烂漫的约会吧。阳光和煦,春风宜人。我们趁着美好的时光,与春天赴一场烂漫的约会吧。

 

 

 

这种名为“子推燕”的面点,至今仍在山西可见,又名“寒燕儿”,是一种花馍。寒燕儿用柳条穿起,一是“柳”来纪念介子推这位忠臣,教化儿孙尽忠守孝,不忘养育之恩;二是在山西,只有到了春季,柳树才发芽变绿,枝条柔软,是穿寒燕儿的好材料。

 

张炎在其《庆春宫词序》中也说:“都下寒食,游人甚盛,水边花外,多丽环集,各以柳圈祓禊而去。”

 

周密《武林旧事》载:“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大家则加枣于柳上,然多取之湖堤。

 

有诗云:‘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明代时,插柳戴柳之风仍然盛行,刘侗、于奕正就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对清明踏青时人们簪柳的行为做了记载。

 

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所作“清明日摘新柳佩带”的描述,表明清代插柳习俗的继续存在。

 

从丁世良、赵放先生主编的《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所辑录的资料来看,除新疆、青海、西藏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外,其余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存在插柳、戴柳之俗。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插柳戴柳之俗也走向衰落。

 

不过,习俗的消失是很难在一时间完成的,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不少地方的清明节看到“檐下插柳青青可爱”的动人情景。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