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耀怀】《养德经邦——当代书院学人访谈录》读后

栏目:书评读感
发布时间:2022-05-14 00:37:03
标签:养德经邦、当代书院学人访谈录

《养德经邦——当代书院学人访谈录》读后

作者:吕耀怀

来源:《走进孔子》2022年第1期

 

 

 

杜华伟的新著《养德经邦:当代书院学人访谈录》已于2021年5月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可喜可贺!

 

 

 

新书分享沙龙现场

 

杜华伟在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即保送进入中南大学伦理学硕士点,由我担任其硕士导师。在读期间,杜华伟虽然未必比其他学生更有天赋,但的确以十分认真、扎实的态度对待学业。我记得她的硕士论文的选题与管理咨询有关,是她对于自己当时兼职的管理咨询工作的初步而又有心的伦理思考。硕士阶段的学习完成且拿到硕士学位后,她以优异成绩获得兰州某高校任教资格,但不久即觉得有必要提升专业水准。于是,她重新拿起书本,刻苦备考,终于考到中南大学伦理学博士点,我便又成为她的博士生导师。

 

 

 

2002年12月,硕士学位答辩结束,吕耀怀教授与弟子们合影

 

在博士论文选题时,杜华伟有意专攻中国书院方向。我虽对书院文化没有任何的学术储备,更缺乏专门的研究,但考虑到她的兴趣并了解到她在这方面已经有相当的积累且是准备以伦理学为视角切入书院研究,故仍然批准她以此为博士论文选题。后来的情形表明:她的选择以及我的相关考虑是对的!

 

 

 

杜华伟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书院个体德性培育研究》

 

杜华伟的博士论文在外审环节就受到较好的评价,而在答辩过程中更获得一致通过。究其原因,大概主要是:其一,其论文选题及研究角度比较新颖,在某种程度上以伦理学的专业知识背景填补了以往书院研究的空白并深化了这方面的研究;其二,她在该选题的研究过程中,无论是资料的收集、书院研究之名师的寻访方面,还是独立思考、细心爬梳等方面都舍得用心用力,勤于耕耘,必有所得。

 

 

 

2012年12月,吕耀怀教授参加弟子杜华伟的博士论文答辩

 

杜华伟在完成博士论文、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和毕业证书之后,继续在自己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她的又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就是充分利用自己在攻读博士期间积累的资料和人脉,继续推进相关的书院研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取向和思维进路,相关成果屡有问世。手头的这本《养德经邦——当代书院学人访谈录》,就是显示出杜华伟的学术个性又不乏理论特色的成果之一。在我看来,该书的价值或意义主要有以下这些:

 

 

 

2012年12月,博士学位答辩结束,吕耀怀教授与弟子杜华伟合影

 

第一,通过对当代书院学人的访谈,比较集中地展现了从事书院教学与组织的一些当代学人的相关思想或想法,为书院如何适应当代社会并有所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参考谱系,有利于书院同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即使是与古代相应机构同名的书院,也不可能仍然采取古人所要求、所实践的方式来发展,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书院的发展道路。而且,即使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启发而兴起的书院教学,也由于各地情况、资源等的差异而可能呈现出不同的要求。因此,各地的书院发展或各种书院所实际经历的发展模式其实是各自有别的。我们无法苛求也不应当苛求书院发展模式的统一或整齐划一,但却可以寻求差异中的互鉴、互镜乃至互补。这样的互鉴、互镜、互补,既可以避免某种模式的一统天下,又能够促使各种不同的书院发展模式得以日渐完善。

 


新书分享沙龙现场

 

第二,作者所选择的访谈对象,多为当代中国书院的主持人、创立者或对书院文化有较为深入研究的专家,这就使得该书的格局比较高、关于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设想或做法颇具代表性。虽然这样的访谈也可能有挂一漏万的局限,但如此高规格、高立意的思想呈现,无疑对于那些尚在摸索中的或尚无确定方向乃至认识比较模糊的普通人来说是一种难得的指导。而对于那些尚未成为访谈对象的其他专家、主持人或书院创立者,则在机缘合适的时候会有予以补充的机会或可能。格局高、立意高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这至少有助于当代书院的发展走出或避免坠入拜金主义、低级庸俗的陷阱。

 

 

 

第三,作者的访谈主题体现在该书的书名之中,即:养德经邦。这一访谈主题,其实也是中国传统书院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宗旨之一,甚至是最为重要的宗旨。这一主题或宗旨,显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强调“修齐治平”的一贯性、整体性是非常契合的。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修齐治平”的具体内容已经有所变化,但“修齐治平”作为传统文化的纲领性指标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或中国书院传统与西方文化及西方的学园传统的重要区别之所在。

 

 

 

新书2016年,杜华伟拍摄于中南大学

 

《养德经邦——当代书院学人访谈录》一书紧扣这一主题或宗旨,就是抓住了新时代、新国情下书院发展的牛鼻子,也突出了中国书院发展的特殊性或独特性。即使该书未能面面俱到地叙尽影响书院发展的各个因素,但却突出了其最重要、最关键的方面。

 

 

 

2009年,吕耀怀教授在日本筑波大学举办的信息隐私国际学术会议上用英文发表论文

 

虽然《养德经邦:当代书院学人访谈录》一书还有其他方面的价值,但上述三点就已经是让人感到非常可贵、值得欣慰的了。杜华伟正是凭借、利用其扎实的伦理学专业功底,避开传统书院研究中的一些技术性问题的羁绊,扬长避短,才有可能超越一般的书院研究的局限而做出上述特殊贡献,从宏观上把握、审视当代中国书院发展,从学理性、总括性的层面为我们展示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路径、问题及未来的指向。

 

 

 

最后,祝杜华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将已经有如此基础的书院研究继续进行下去,以使得这种具有自己的学术个性的书院研究更为深入、更为完善。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