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达三】曲阜“三孔”应对公众免费开放

栏目:孔庙(文庙)维权
发布时间:2011-09-30 08:00:00
标签:
王达三

作者简介:王达三,男,西元一九七四年生,山东高唐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独立学者,现居北京。二〇〇四年与陈明等人创办儒学联合论坛网站,曾任总版主;二〇〇六年起,创办并主持中国儒教网暨儒教复兴论坛网站。二〇〇六年九月份起草并连署海内外五十四位学者发布《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建议书》,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份起草并连署十名青年博士生发布了《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耶诞节”问题的看法》,二〇〇九年四月份起草并连署五十多个儒家组织发布《须尊重历史,宜敬畏圣人——致电影《孔子》剧组人员公开函》,均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近日,山东物价局通过价格听证会再次上调曲阜“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门票价格,受到媒体关注与公众质疑。虽然中国价格有“听”必“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参加此次听证会的27名代表中,竟然只有3名反对涨价者和1名弃权者,还是创了中国价格听证会高票通过的历史新记录——可以胜人之口,难以服人之心,这种过场不要也罢!
    
    曲阜方面给出了四条调高“三孔”门票价格的理由,即保护文物、建设景区、提升旅游品质和体现文化价值。这些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实则都站不住脚。按照中国文物管理体制,“三孔”是曲阜市文物旅游局直属事业单位,若要进行文物保护修缮,所需资金当由曲阜市政府财政拨付,不足部分可向省级财政部门或国家文物局申请补助。至于建设景区和提升旅游品质,拜托,请不要再在古色古香的“三孔”周围和曲阜城内盖洋楼和建娱乐场所了。况且,即使这三条理由勉强能接受,“三孔”门票的年收入已高达1.5亿元人民币,难道还不够吗?
    
    通过调高门票价格来体现“三孔”文化价值,更是滑天下之大稽。谁说文化的价值必须用金钱来体现?孔子留给我们的巨大的精神财富,又值金钱几何?显然,这种心态要么是“拜金主义”,要么是不识大体。仁爱天下、重义轻利,这才是孔子的真精神,才是“三孔”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大学》所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是也。如今,以金钱来衡量文化价值,竟然出自“三孔”遗产守护者之口,可谓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亦可见中国社会深度庸俗化之一斑!
    
    退一步讲,或者说单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上调“三孔”门票价格也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因为,它有可能造成参观“三孔”甚至前往曲阜的游客减少,从而导致交通、餐饮、住宿等产业的萎缩或停滞——不要以为中国人都“不差钱”,更不要以为全世界奔赴曲阜的人都是为了欣赏什么优美景观或者体验什么旅游品质。须知,以色列的“哭墙”虽然残垣断壁、破败不堪,但全球的犹太人对其情有独钟和辗转前往凭吊,正是因为它寄托着犹太人的历史情感和复国梦想。即是说,过度商业化的曲阜,只会使那些前来朝拜孔子和体验儒家精神的人们黯然神伤,进而深以为憾和一去不复返!
    
    更重要的是,“三孔”门票价格绝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或者利益问题,而是主要是一个文化问题或者价值观问题。孔子是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和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是中国人心目中无所争议的圣人。作为孔子故里和“三孔”遗迹的曲阜,即是中国人的圣地或圣城,是亿万炎黄子孙共同拥有并深以为荣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文明神圣性和崇高感的源头之所在。在世俗化、功利化、商业化甚至是庸俗化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国人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块文化上的净土和精神上的圣地。
    
    换而言之,即使其他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颐和园、十三陵等可以商业化,曲阜也不应对商业化趋之若鹜,不能见小利而忘大义,否则有违圣人孔子的教导,有损圣城曲阜的形象,有害儒家文化与中华文明的神圣性与崇高感。否则,中华民族即是一个没有或丢弃神圣性和崇高感的民族。一个没有或丢弃神圣性和崇高感的民族,又焉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又焉能实现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因此,“三孔”不是一个门票价格高低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对公众免费开放的问题。须知,古今中外、于世于史,尚不曾有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其宗教信仰场所由文物部门或旅游部门所把持,并向前来朝圣礼拜的人们收取门票。有之,则今日中国是也。正因如此,无论是儒教的孔庙,还是佛教的寺庙,抑或是道教的道观,如今皆已成为谋利的场所而非信仰之圣地矣。“此庙是我开,没钱莫进来。”在通往精神家园的路上,却人为设置世俗化和商业化的关卡,诚可羞也,亦可悲也!
    
    无论如何,孔庙作为儒家的传统道场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不仅应免费对公众开放,而且文物旅游等政府部门还应全部退出,将之交给儒学机构和儒家社团来管理和使用,借以恢复孔庙祭孔、拜师、论道、讲学等传统历史文化功能,守护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重建中华文明的道统。这,才是曲阜“三孔”尤其是孔庙所应努力的大方向。 
    
    
    原载 2010-06-03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