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朝晖著《文明的毁灭与新生: 儒学与现代性关系新探》出版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11-12-27 08:00:00
标签:
方朝晖

作者简介:方朝晖,男,西元一九六五年生,安徽枞阳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2002)《春秋左传人物谱》(上下册,2001)《儒家修身九讲》(2008/2011)《学统的迷统与再造》(2010)《文明的毁灭与新生》(2011)《“三纲”与秩序重建》(2014)《为“三纲”正名》(2014)等。

     
     
      
     
    文明的毁灭与新生: 儒学与现代性关系新探,方朝晖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内容简介
    
    
    今天的中国正面临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中国人今天遭遇的真正挑战决不仅仅是如何建立一个政治大国、经济富国或军事强国,而是正确理解中华文明在未来人类文明之林的位置。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决定未来中华民族能否永久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为人类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决不是它是否有强大的综合国力,而主要取决于中华民族能否建立一种新型的、有独特价值和意义的文明。
    
    
    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彷徨、迷茫和徘徊之后,历史已经回到了这样的起点:需要理解一个未来意义上的中华文明在文化理想、主流价值、制度架构上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它对人类其他文明所可能具有的示范意义和积极作用。我们深深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决不是仅仅是政治、经济乃至军事上的复兴,也不是“综合国力”或“软实力”这类术语所能比拟的,而是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的诞生。这个新型文明形态,尽管在工业化、市场经济、政治和法治等诸多方面与今日主导世界的西方现代文明多有类似,但终究是一个本质上与西方现代文明不同的文明形态,体现在核心价值、组织模式、生活方式、行为样式等多个不同方面。这些,正是本书探讨的核心所在。
    
    
    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中华志士仁人被欧风美雨所折服,彷徨于西方现代文明样式与中国传统文明样式的十字路口。除了那些在东、西方文化价值中间持极端立场的人之外,人们遭遇的更多的是迷茫和困惑。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一系列西方文化价值,究竟是不是普世价值?如果不是的话,究竟为什么?能否从理论上作出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很多热爱传统文化的中国学人(如现代新儒家学者),同样在上述西方文化价值面前缺乏自信,不得不试图在理论上竭力调和中西方价值观。也有许多民族主义者反对西方人将自己的价值强加于己,他们标榜国情,但却缺乏有力的理论武器来论证为什么中国文化中不应该接受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等价值?在今天的东亚地区,常见一些人一方面以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西方价值自我标榜,企图证明自身所在地区或国家优越于“中国”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却又困于西方文化冲击所带来的激烈社会矛盾而不能自拔。
    
    
    本书试图论证:法治、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是植根于西方社会历史和文化土壤的西方文化价值,并至少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文化的习性。未来中国现代性的发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些价值相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吸收或发展它们,但是它们决不能构成未来中国现代性的核心价值。我在本书论礼的那部分说明,为什么自由过去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尽管这不意味着中国文化中不崇尚它;以及为什么从中国文化的心理结构看,为什么礼治比法治在中国文化中更重要。我在本书论民主的部分试图论证认为,虽然未来的中国需要发展民主,但是以党争和大众政治为特色的民主政治不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政治的核心或基石,以修德、尊贤和选能为特色的儒家式精英政治(贤能政治)仍将是未来中国甚至整个东亚政治文化的核心或基石。本书论行业自治与理性化的部分,试图从社会整合方式上来说明,中国文化的心理结构决定了,未来中国社会的理性化发展,不可能象西方那样以人权和个人自由为核心价值、走一条基于个人主义的形式主义道路。中国社会的自我整合,在方式方法上的基本特点是伦理本位的、文化精英主导的、治人而非治法的。本书论市民社会的那两部分,是对洛克、黑格尔等人以来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一个回应,即回应未来中国市民社会的道路问题。本书认为,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会长期存在一个社会空间的自治与理性化的任务,这一传统并不是西方独有的,在中国历史上素已有之。但是未来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不可能也没必要走西方式的、与国家对抗的道路,而是如何在国家的有效领导下来实现市民社会的自治和理性化问题。此外,本书还探讨了儒学与现代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通过梳理现代儒学在处理自身与现代学科及现代性的关系上所走过的弯路,来说明未来儒学的出路。
    
    
    总之,本书代表作者站在儒家立场,对未来中国现代性图景的一种全方位思考,触及到未来中国现代性在文化、制度、政治、法律、社会等若干方面的重要方向。本书的基本特点是:从多元现代性的视野入手研究中国现代性问题,分别从若干不同角度透视儒学与现代性的关系,包括儒学与法治(及礼治)、民主、市民社会、现代知识体系以及中国文化理想等之间的关系等课题。在研究方法上,本书借鉴西方文化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尝试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探讨儒学的现代意义及其未来方向,是一种典型的跨学科研究。全书由若干专题构成,每个专题虽然自成一体,包含着对儒学与现代性关系思考的许多新方向、新思路。
    
    
    全书共八章,围绕着七大主题,大致结构如下:
    
    
    主题:儒学与文明理想 
    对应章标题:“重铸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
    
    
    主题:儒学与全球化
    对应章标题:“从多元现代性到中国文化现代性”、“文化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
     
    
    主题:儒学与法治/礼治
    对应章标题: “文化模式、文化心理与儒学”
     
    
    主题:儒学与民主
    对应章标题:“儒学与民主关系再思考”、“关于‘三纲’与民主是否对立的争论”
     
    
    主题:儒学与行业/社会
     对应章标题:“王霸之辨、行业自治与儒学”,“市民社会与现代儒学使命”
     
    
    本书在体裁上属专题专论性质,由若干独立的专题组成,每个专题少则2-3字,多则6-7字。主要内容未曾发表过(个别专题虽发表过,但只占本书相应专题的小部分)。全书共约30万字。
    
    2011年8月31日,在举办于清华大学的“儒学与中国现代性学术研讨会”上,陈来、徐友渔、秦晖、秋风、陈明、张国刚、任剑涛、贝淡宁、干春松、彭永捷、杨学功、曹峰等多位学者就《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性研究》一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批评意见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以秦晖、徐友渔为代表的,认为西方现代性特别是民主、人权等内容是普世价值,儒家的价值理想可能更适合于西周时期的熟人社会,而非主要依赖于制度约束的现代社会;二是以陈明、秋风等人为代表的,认为中、西文化都不能用某种抽象的本质绝对化,建立在这种绝对化基础上的文化模式学说,不足以解释中国现代性的未来。对此,方朝晖在回应中认为,现代性本来就是多元的,秦、徐缺乏文化相对论视野,没有解答民主等价值需依赖于具体的文化历史土壤才能有效运作的问题;至于文化模式学说作为理解中国现代性的基础,本来就不是寻求儒学的先验基础,只是把文化模式作为一种经验科学的假设来解释儒学和它之间的关系。
    
    
    【各章主要内容】
    
     
    
    导论“重铸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从夷夏之辨看”。从现代社会结构特征及人类文化世界之新局出发,探讨未来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说明儒家“夷夏之辨”对于重铸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所具有的异常重要的意义;
    
    
    第1章“多元现代性研究及其意义”。介绍艾森斯塔德(S. N. Eisenstadt)等人所倡导的“多元现代性”(multiple modernities)理论,及社会科学界对于东亚现代性研究迄今所取得的成果,以此说明儒学对于未来中华文明建设之意义,作为全书之基本框架。
    
    
    第2章“文化模式、文化心理与儒学:以礼为例”。从文化心理学有关成果特别是其中有关东亚文化模式的理论出发来论证为什么中国文化适合“礼大于法”的传统,以及为什么“个人自由”等西方价值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从而说明儒学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土壤及其现代意义;
    
    
    第3章“儒学与民主关系再思考”。借鉴西方政治学理论,对现代新儒家在儒学与民主关系上的理论误区加以澄清,说明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自由民主制在中国文化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儒家贤能政治思想在现代政治制度方面的特殊价值;
    
    
    第4章“王霸之辨、行业自治与儒学”。以中国古代史学传统等为例,说明行业的自治与理性化是儒家传统中尊重人的尊严且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重要内容。并借鉴狄百瑞等人的汉学研究成果,来说明儒家传统中所包含的行业自治与理性化传统之强大现实意义;
    
    
    第5章“市民社会与儒学现代使命考察”:从欧洲市民社会中世纪末叶以来漫长的演化史,来说明西方市民社会发展道路与中国之不同,从而说明在非西方的中国文化土壤中建设市民社会的过程中,儒学在今天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特殊任务,即如何为社会空间的自治与理性化提供服务;
    
    
    第6章“文化是普遍性还是特殊性的?——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争论研究”,通过系统评述20世纪以来西方人类学史上博厄斯(F. Boas)等人领导的文化相对论思潮,以及斯图尔德、怀德等新进化论者对他们的批评,来说明文化普遍性与文化特殊性的关系。这对于本书的主题,即如何在文化多样化、现代性多元化的时代视野下来建构中国的现代性,和新的中华文明,具有间接的意义;
    
    附录“走出历史迷雾 重铸中国文化理想”。
    
    
    【目录】
    
    序(陈明作) 
    写在前面  
    
    
    导论:重铸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从夷夏之辨看 
    
    本书若干术语说明
    
    
    第1章 从多元现代性到中国现代性
    
    
    亨廷顿提出了什么
    现代性是多元的?
    奇特的东亚现代性
    追问中国现代性
    
    
    第2章 文化模式、文化心理与礼治
    
    
    文化理论的启示
    中国文化的关系本位特征
    礼是关系本位下的最有效制度安排
    为什么不是“自由”?
    从“礼”看儒学对中国现代性的意义
    
    
    第3章 儒学与民主关系再思考
    
    
    现代新儒家民主观若干观点
    民主的历史文化基础
    从东亚文化的特征看民主
    小结:重思儒学与民主
    
    
    第4章 王霸之辨、行业自治与儒学
    
    
    中国史学的精神
    正名与行业自治
    行业自治与理性化的历史
    行业自治与性善论
    行业自治与今日王道
    
    
    第5章 市民社会与现代儒学使命
    
    
    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及其在现代的汇合
    对90年代市民社会研究的反思
    市民社会的兴起对儒学的挑战
    
    
    第6章 文化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之争研究 
    
    
    背景:影响深远的文化进化论 
    文化相对论的主要观点
    对文化相对论的批评:新进化论的启示
    附录 走出历史迷雾,重铸中国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