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等著《中国礼学研究概览》出版暨前言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23-04-28 10:49:06
标签:《中国礼学研究概览》、杨华

杨华 等著《中国礼学研究概览》出版暨前言

 

 

 

书名:《中国礼学研究概览》

作者:杨华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1-4

 

【主要作者】

 

 


杨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通史研究”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先秦秦汉史、中国文化史,尤其是中国古代礼制方面的研究。出版有《先秦礼乐文化》《新出简帛与礼制研究》《古礼新研》《楚国礼仪制度研究》《中国文化史》(合著)等著作。

 

【内容概要】

 

《中国礼学研究概览》为杨华先生主编“礼学新论”丛书之一,包括《通史和通论》《先秦秦汉时期礼学研究》《魏晋隋唐时期礼学研究》《两宋时期礼学研究》《辽金夏时期礼学研究》《元代礼学研究》《明代礼学研究》《清代礼学研究》《晚清民国礼学研究》《日文学界的礼学研究》《英文学界的礼学研究》等十一章,每章之下又列《三礼》文献研究、礼制研究、礼俗研究、礼法研究、礼典研究、礼乐研究,礼义和礼论研究等相关子目。全书引据详赡,纲举目张,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中国历代礼学研究的概况予以系统梳理和总结,是当代礼学以及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

 

礼学是传统经学的核心,涉及古代学术的各个方面,在现代学术中又与各学科息息相关。本书第一章《通论与通史》主要对礼学史研究、礼学研究课题和礼学研究著述予以鸟瞰式回顾。第二章至第九章,依次对先秦至民国时期的礼学研究概况分类进行探讨揭示,例如《三礼》文献研究中的《周礼》《仪礼》《礼记》专书研究、礼图学研究、礼家研究,礼制研究中的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五礼研究,礼乐研究中的礼乐文献研究、宫廷礼乐研究、释奠礼乐研究、戏剧礼乐研究,礼俗研究中的丧葬婚俗、衣冠发式、饮食节庆、射柳活动,书中既有对历代礼学研究特点的宏观概括,同时对学者的相关论著亦有精微的评析。对于特定时期有关的礼义、礼法、礼制秩序等问题,书中亦详予论列,如第三章《两宋时期礼学研究》中对礼制下移及唐宋礼制关系、礼与佛道的互动、宋儒礼学思想研究等方面详加阐述,第七章《明代礼学研究》中围绕东亚礼制秩序、中西“礼仪之争”的相关研究展开讨论,第九章《晚晴民国礼学研究》中对晚清民国时期《三礼》与现实问题的结合、晚清修律中的礼法问题进行归纳,评骘是非得失,颇多值得借鉴之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两章对近代以来日本和欧美学界有关礼学的研究进行概述,呈现出域外汉学在礼学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填补了相关研究空白。日本学者很早开始就对礼学予以关注,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丧礼和祭礼方面,包括天神、地祇、社稷、禘祫、丧葬、丧服等议题,其研究方法既能延续传统经学的脉络,同时又能运用民俗学、宗教学、考古学等近代西方研究范式,成果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欧美学者对于礼学研究的起步稍晚,主要是借鉴宗教学、伦理学等相关理论,从礼的社会功能和形式主义等角度探讨儒家思想中礼的内涵,同时对礼制、礼仪文本和礼俗文化也有不同程度的关注,亦为礼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录】

 

第一章 通史和通论

第一节 礼学史研究学术回顾

第二节 礼学研究课题

一、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二、教育部社科基金课题

三、《中华礼藏》项目

第三节 礼学研究著述

一、通史和通论

二、礼学专史

三、“三礼”文献整理和研究

四、工具书和论文集

第二章 先秦秦汉时期礼学研究

第一节 “三礼”文献研究

第二节 礼制研究

一、吉礼

二、凶礼

三、宾礼

四、军礼

五、嘉礼

第三节 礼俗研究

第四节 礼义、礼论研究

第五节 礼法研究

第六节 礼乐研究

小结

第三章 魏晋隋唐时期礼学研究

第一节 “三礼”文献研究

一、礼学书籍的辑供与考证

二、礼学思想研究

三、礼家研究

四、礼书的点校整理

第二节 礼制研究

一、礼制史研究的几种进路

二、吉礼

三、凶礼

四、宾礼

五、军礼

六、嘉礼

第三节 礼俗研究

第四节 礼法研究

第五节 礼典研究

小结

第四章 两宋时期礼学研究

第一节 “三礼”文献研究

一、《仪礼》学研究

二、《礼记》学研究

三、《周礼》学研究

四、礼图学研究

第二节 五礼制度及礼典修纂研究

一、吉礼

二、凶礼

三、宾礼

四、军礼

五、嘉礼

六、礼典和修礼机构研究

第三节 礼论、礼义研究

一、礼制下移及唐宋礼制关系

二、礼与佛、道的互动

三、以礼入理

四、宋儒礼学思想研究

第四节 礼俗研究

一、冠婚丧祭及其他礼俗

二、民间祠神信仰

三、“家礼”研究

第五节 礼法研究

第六节 礼乐研究

小结

第五章 辽夏金时期礼学研究

第一节 礼制研究

一、吉礼

二、凶礼

三、宾礼

四、军礼

五、嘉礼

第二节 礼经研究

第三节 礼俗研究

一、丧葬婚俗

二、衣冠发饰

三、饮食节度

四、射柳活动

第四节 礼乐研究

一、辽代乐舞

二、金代乐舞

第五节 礼法研究

小结

第六章 元代礼学研究

第一节 “三礼”文献研究

第二节 礼制与礼典研究

一、吉礼

二、宾礼

三、军礼

四、嘉礼

第三节 礼俗研究

第四节 礼法研究

第五节 礼乐研究

第六节 礼器及其他研究

小结

第七章 明代礼学研究

第一节 “三礼”文献研究

一、“三礼”研究

二、“家礼”研究

第二节 国家礼制研究

一、国家礼乐制度

二、国家礼制的变革

第三节 民间礼俗研究

一、民间社会与鬼神杂祀

二、礼俗与日常生活

第四节 国际礼制秩序研究

一、东亚礼制秩序

二、中西“礼仪之争”

小结

第八章 清代礼学研究

第一节 清礼研究基础文献

一、古籍文献

二、现代论著

第二节 清代礼学家及其著作

第三节 礼制研究

一、丧葬

二、祭祀

三、封禅

四、朝贡

五、婚礼

六、称谓与避讳

第四节 礼法研究

一、礼法的一般性研究

二、礼法关系研究

第五节 礼乐研究

一、礼乐文献研究

二、宫廷礼乐研究

三、释奠礼乐研究

四、戏剧礼乐研究

第六节 礼俗和礼教研究

一、礼俗研究

二、礼教研究

小结

第九章 晚清民国礼学研究

第一节 “三礼”文献研究

一、礼学代表著述

二、“三礼”的成书

三、关于《礼记》的篇章

四、“三礼”注疏考察

五、当代学者对近代礼学的研究

第二节 礼制和礼仪研究

一、吉礼

二、凶礼

三、宾礼

四、军礼

五、嘉礼

第三节 民间礼俗研究

一、民间祭祀

二、民间丧葬

三、民间婚姻

四、民间社交

五、其他民间礼俗

第四节 礼义和礼论研究

一、“三礼”名物制度

二、丧服制度

三、《周礼》中的各类制度

四、《礼记·礼运》中的“大同”思想

五、礼乐及其他研究

六、当代学者对近代礼义、礼论研究的思考与总结

第五节 礼法研究

一、“三礼”与晚清民国现实问题的结合

二、晚清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三、当代学者对民国礼制法令的研究

第六节 礼教研究

小结

第十章 日文学界的礼学研究:以吉礼、凶礼为主

第一节 吉礼

一、天神

二、地祇

三、社稷

四、禘祫

五、祖先

第二节 凶礼

一、丧葬

二、丧服

小结

第十一章 英文学界的礼学研究

第一节 西方学术传统中的仪式研究

第二节 对中国礼学的理论探讨

一、“断裂”的宇宙观与“礼”的功能

二、“如在”(as if)的场景和“诚”(sincerity)的有限性

第三节 关于中国礼学的主要领域

一、礼制

二、礼仪文本

三、礼俗

第四节 礼学研究的多元视角

小结

 

【前言】

 

礼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礼学,当为“三礼”文献之学,以“三礼”文本研究为主;而广义的礼学,则近乎一种文化史研究。

 

礼学就是文化史之学,前贤早有高论。日前最为称引者,为钱玄所论:“其范围之广,与今日“文化’之概念相比,或有过之而无不及。是以三礼之学,实即研究上古文化史之学。”[钱玄:《三礼辞典•自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钱氏为章黄学派一脉,此种宽泛而广义的定义,可以溯源至章太炎:“礼者,法度之通名,大别则官制、刑法、仪式是也。……闿置善人,慎固封守,一切会归于礼。其在氓俗,大者务施报,次即尊贤敬耇。”[章太炎:《检论》卷二《礼隆杀论》,氏著《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99-401页。]一切会归于礼,足见其赅通广博。

 

《论语•八佾》载,孔子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所谓夏礼、殷礼,实即夏文化和商文化。他多次言及“从周”,即周礼之“文”,其实也是指周文化。柳诒征在《中国文化史》中直接说道:“周之文化,以礼为渊海,集前古之大成,开后来之政教。”[柳诒征:《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第121页。]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对礼的理解也是如此:“礼,大言之,便是一朝一代的典章制度;小言之,是一族一姓的良风美俗。这是从时代的积累所传递下来的人文进化的轨迹。”[郭沫若:《孔墨的批判》,氏著《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6页。]

 

以上是就历史传承而言,从中外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之礼亦是中国文化。钱穆在回答西方学者时说:

 

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的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然而无论在哪儿,“礼”是一样的。……中国人之所以成为民族就因为“礼”为全中国人树立了社会关系准则。当实践与“礼”不同之时,便要归咎于当地的风俗或经济,它们才是被改变的对象。……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得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The heart and mind of China is the Li)[邓尔麟(Jeery,Dennerline):《钱穆与七房桥世界》,蓝桦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Jeery Dennerline:Qian Mu and the World of Seven Mansions.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p.10.]

 

钱穆的采访者,是西方的汉学家邓尔麟(Jeery Denmerline)。他对此深有同感:“有一种力量使得‘礼’能被人们所接受,并使多元文化的中国统一起来。[邓尔麟(Jeery Demmealine):《钱穆与七房桥世界》,蓝桦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这也是今天研究明清历史、研究岭南或其他周边地区的学者们,所特别关注的问题意识。在如此广袤的中华大地,在政治力量和军事力量有所不逮时,华夏和华夏之外靠何种力量在维系凝聚?在屡次崩坏之后,又靠何种基因使之不断重建而保持延续?答案可能正是“礼”,即朝廷的制度建设、集体的行为约束和个人的道德自律,实际上是一种绵延不辍、无远弗届的文化。[参拙作《中国何以成为——“礼仪之邦”》,《江汉论坛》2020年第1期;《“礼崩乐坏”新论:兼论中华礼乐传统的连续性》,《社会科学辑刊》2020年第1辑。均收人批着《古礼再研》,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

 

礼是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20世纪,传统四部之学转变为现代新学术。礼学作为经学之一,也转变为史学重要一支。这种转变相当自然。司马迁《史记》设有八书,其首即《礼书》。钱穆说:“首为《礼书》,礼即中国人会通天地万物与人类和合为一之一种具体表现。……故不通礼,无以明中国之文化,亦无以治中国史。”[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略论中国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4页。]史书与礼书的同源同辖,刘知几在《史通·书志》篇中有精彩论述。柳诒征《国史要义》归纳道,我国古代有五史(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其职掌包括执礼、掌法、授时、典藏、策命、正名、书事、考察八事,这八类事务“归纳于一,则曰礼”。换言之,上古史官之职掌,均在于礼,二者具有天然联系。柳氏“以礼释史”,在20世纪非常鲜明:“吾国以礼为核心之史,则凡英雄、宗教、物质、社会依时代之演变者,一切皆有以御之,而归之于人之理性,非苟然为史已也。”[柳诒征:《国史要义•史原》,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6、11页。]

 

然而,哪些信息应当纳入本书编撰范围,颇费周章。现代人文科学,以史学为基石。其范围之广,人所共知。礼学范围之广也是如此。广义的礼学,除了作为制度史的礼典之外,尚有礼义、礼仪、礼法、礼俗、礼教、礼乐等多个分支。它涉及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哲学、文学、法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音乐学等多个学科。如果以二级学科计,则更不知凡几。谓之“跨学科”,实不为过。我们认为,凡与“礼”相关,上言所涉及者,皆应编入此册,以便后来从事者有一索骥之图。于是,本册所收录论著,难免与其他学科有所重复。草蛇灰线,在所祈焉。

 

收录文献之时代断限,亦当考虑。礼起于何时,历来非无争议。按照杜佑《通典》的说法,“自伏羲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

 

伏羲以俪皮为礼,作瑟以为乐,可为嘉礼;神农播种,始诸饮食,致敬鬼神,褙为田祭,可为吉礼;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可为军礼;九牧倡教,可为宾礼;《易》称古者葬于中野,可为凶礼。[杜佑:《通典》卷四一《礼一》,王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119—1123页。]

 

今天,考古学已经证明,中国传统礼制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说明唐人并非腐儒。以祖先崇拜为主的礼仪制度,正是中国文明起源的核心动力之一;中国文明探源工程,正是于黄帝和尧舜禹传说中寻找线索。“三礼”文献所载的历史信息,被考古发掘证实得越来越多。此前认为礼类文献晚出并归于汉代的说法,已大多为学界所摒弃。以今日考古研究视之,此前《周礼》具不可信的局面亦大为改观。

 

传统礼制的下限,一般以为在晚清民国。西礼东渐,古制崩解。王尔敏则言之更详,认为巨变发生在抗战时期:“经西化俄化,旧制始不中用。现时充分西化礼制,其通行具为抗战以后之事。……近代西力冲击,民国以来多从西俗,抗战以后更全盘西化。且中外交往频繁,自不能不舍己就彼,以便沟通。世界混一,中外一家,势所流趋,礼亦从之。”[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176页。]故本书的问题关注和文献收录,均以民国为限。

 

本书的缘起,是2018年启动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通史研究”(18ZDA021)。此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协助我作了此较详细的学术史梳理。随着研究的进展,越来越觉得,有必要进行更大范围的清理,以方便课题内外的研究者。现在呈现出来的,也是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为了节省篇幅,书中一律采用简称,敬祈谅解。感谢各章的编著者,感谢虽未参与写作但曾经提供信息的要二峰、覃力维等人,感谢薛梦潇、朱旭文、范云飞、古宏韬四位协助统理稿件,感谢责任编辑李程女史!

 

此类工作知易行难,远非想象中那么容易。限于学力和时间,书中难免错误。礼制信息浩瀚无涯,我们的收录必然也会挂一漏万。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杨华

 

2021年3月于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