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杨简研究综述

栏目:观察总览
发布时间:2023-05-23 13:21:03
标签:杨简研究

近年来国内杨简研究综述

来源:“江南儒学”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四月初四日庚辰

          耶稣2023年5月22日

 

编者按:“作为儒学的江南,正与江南本身一样,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我们以时间为维度展开,为了更好地在当下理解作为儒学的江南和江南的儒学,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对她曾经的构成创化有真切的把握,更要通过这样的把握对其未来的可能流向进行前瞻。江南儒学公众号推出系列文章,对当下学界围绕江南儒学的研究动态进行整理总结。

 

近年来国内杨简研究综述

 

杨简(1141-1226),字敬仲,号慈湖,慈溪人,在富阳主簿任上拜于象山门下。在象山后学中,杨简与袁燮、舒璘、沈焕并称“甬上四贤”,造就了“槐堂之学,莫盛于吾甬上,而江西反不逮”(全祖望语)的局面。杨简提出的“不起意”工夫推进了象山心学的理论进路,是以黄宗羲认为“慈湖以不起意为宗,是师门之的传也”(《宋元学案》卷七十四《慈湖学案》附录),杨简同时又将心学深入到象山不太强调的经典解释中,因此何俊教授就指出“杨简对陆学的推进无疑地朝着两个方向:一个是对经典作出诠释,以证陆学的“本心”说;另一个便是直面生活,躬身践履,使本心见证于生活。这两个方向似相反而实相成,正构成了陆学的知行合一。”(《南宋儒学建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305页)

 

慈湖在象山后学中文献遗存最多,浙江大学出版社在2016年出版了董平教授整理点校的《杨简全集》,收录了《杨氏易传》《五诰解》《慈湖诗传》《石鱼偶记》《慈湖春秋解》《先圣大训》《慈湖先生遗书》,囊括了几乎全部的慈湖文献遗存。本文以“杨简的哲学思想”、“杨简的经学思想”、“杨简的政治、教育思想”、“杨简与‘甬上四先生’研究”四个部分入手简要回顾关于杨简的研究状况,囿于笔者的学识与眼界,本文难免挂一漏万,亦祈方家恕之。

 

一、哲学思想研究

 

张实龙的《杨简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一书考证了杨简悟道历程后提出了“七次大觉”的观点,书中也介绍了杨简“易者己也”和以心解诗的经学观,作者最后提出“神性思维”的概念来定位杨简的“觉”。李丕洋的《圣贤德业归方寸:杨慈湖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一书考证了杨简悟道与进学的历程,考辨了张实龙所提出的七次大觉,肯定了其中的两次。从天人一道、日用平常之心即道、仁与知即道以及“己即易”等方面论述其本体论,从不起意、保任本心诸工夫、思与不思之辩论述其工夫论。隋金波的《云间月澄—杨慈湖哲学思想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1)作者认为杨慈湖的哲学中存在着“一、心、觉”的动态结构,诸如“不起意”、“心之精神是谓圣”等都可以由这个动态结构得到说明,作者认为慈湖对“心”之本质与其发用的阐释也远胜过其师。刘宗贤的《陆王心学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中“杨简对心学的理论发展”一章认为杨简将儒家道德本体学说和佛教宇宙本体学说融合使陆学在理论上能抗衡朱熹的理学,并指出王阳明万物一体之仁来源于杨简的“己易”,良知之学则来源于杨简的灵明之心。李之鉴的《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第十一章“心学的时代地位和历史作用”着重阐述杨简“我之天地、我之变化”和“自神自明”的观点,引全祖望的观点辩驳黄宗羲“陆氏以本心为始功、杨氏以本心为究竟”的观点。”曾凡朝的《杨简“心”本体阐释》(《孔子研究》,2008年第6期)认为杨简通过对心本体的阐释消解了程朱的“理”,抛弃了陆九渊的“沿袭之累”,走向了彻底的唯“心”论。陈碧强的《从“意”概念的二重性看杨简的“不起意”学说》(《哲学分析》,2017年第4期)认为杨简的“意”概念具有圆融之意和残缺之意的二重性,通过不起意的工夫,“意”可以由残缺回归到圆融之境,最终实现与本心的合一。姜广辉、禹菲的《心学的理论逻辑与经学方法——以陆九渊、杨简、王阳明为例》(《哲学研究》2017年第2期)认为杨简解释《春秋》、《诗经》、《周易》的目的是要用经典来证明本心理论的正确性,认识本心的唯一方法是顿悟,杨简的顿悟方法有流入虚幻的、玩弄光景的缺陷。周广友的《杨简“己易”思想的哲学阐释》(《孔子研究》2018年第5期)认为杨简故“易者,己也”的本质是“人心即道”和“天人本一”,他的本心学说目的是为人道建立一个本体论基础,其心学理论与经学思想圆融一贯。蔡方鹿、叶俊的《杨简对陆九渊心学的超越》(《哲学研究》2015年第7期)认为杨简对陆象山既继承又超越,他并未沿袭象山的“心即理”而坚持“心即道”,突出了心的权威性。在解经法方面,杨简受到朱熹通释和诠注群经的解经法影响,但在以心解经的原则上继承了象山,表现出了融会、超越朱陆的倾向。徐建勇的《杨简心学工夫的展开》(《中国哲学史》2014年第3期)考察了杨简的“意起”善恶观和毋意、明心反观的工夫。意起则心蔽、进而生恶,因此止恶之法在于毋意,毋意是依靠超脱言语的直觉,但直觉毋意只是阻止恶,真正体认本心的方法则是通过“明心反观”以把握心的整全性。

 

二、经学思想研究

 

姜海军的《杨简的经学诠释及其思想》(《阳明学刊》2016年第1期)认为杨简在经典的体悟中以“发明本心”为指归、通过经典的解释使陆九渊的心学理论得以体系化,其解经方法在南宋中后期也影响到了魏了翁、真德秀、叶适等学者。曹亚美的《杨简四书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认为杨简对四书的关键条目如“仁,人心也”、“巧言令色鲜矣仁”等进行了心学视角的阐释,利用四书文本构建心学体系。赵玉强的《<慈湖诗传>:心学阐释的诗经学》(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从杨简对汉唐诗经学体系的批判入手系统考察了《慈湖诗传》的思想体系,作者将《诗传》与朱吕《诗经》思想对比,认为杨简继承了陆九渊“知所先后”、“得其实”的读经观点。陈良中的《杨简<尚书>学研究》(《孔子研究》,2014年第5期)考察了杨简的《尚书》诠释文章《五诰解》,认为杨简在文中批驳《孔传》、阐发了“道心不动于意”“不起意”等心学观点,以此反对程朱道心人心之辨和格物致知的工夫论。刘琉、孙小迪的《南宋《乐记》理学化阐释的两种路向——朱熹与杨简《乐记》中礼乐思想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比较了杨简和朱熹对《礼记·乐记》中礼乐思想的阐发,认为杨简不同于朱熹推重《乐记》,他质疑《乐记》“非圣人之言也”,认为礼乐之道存于人心,礼乐相合应求之于内心而不能求之于外物。王信、林忠军的《由“以己为易”到“以人为易”——论杨简心学易的最终旨归》(《中国哲学史2019年第6期》)认为杨简释《易》不重文本训诂、突破了《易》文本的限定,更强调人对《易》的主体诠释,“人易为一”是其心学《易》的指归。李承贵的《杨简释<易>的路径及其省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认为杨简将“道心”贯穿于《易》的卦爻辞的解释中,打开了心学《易》的新方向,但其解《易》中的主观化倾向也部分遮蔽了义理之实。黄觉弘的《杨简<慈湖春秋解>及其与陆九渊之异同》(《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认为相比于陆九渊《大学春秋讲义》延续汉唐以来旧有的就事论事的阐释理路,《慈湖春秋解》更具有心学特色,解决了象山学派的《春秋》阐释问题。

 

三、政治、教育思想研究

 

李承贵的《杨简“心政”理念与实践———杨简治理思想及其特质》(《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认为杨简的政治思想可以概括为由本心出政的“心政”,“心政”的展开方面包括“克艰”、“知恤”、“敬信”三方面。作者认为“心政”得以见效的原因是切近民情、以身作则和义之优先。张书功的《杨简生平与社会改革思想研究》(宁波大学硕士论文,2012)认为杨简政治思想主旨是“发明本心”,改革主张包括谨择大臣、渐复井田、募兵屯田等措施,杨简的政治思想有迂腐的一面,但在其亲历地方官后表现出了务实风格。李方圆的《杨简教育思想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将杨简的教育思想分为教育目的论、人才观、师范教育思想、德育为先,道、艺相偕的教育内容以及读书法等五部分。

 

四、杨简与“甬上四先生”研究

 

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提到“象山之门,必以甬上四先生为首”(《宋元学案》卷七十四《慈湖学案》),陆学之盛在浙东端赖四贤之力,而江西反不逮,因此将杨简纳入到“甬上四先生”的整体视角中考察,可以了解象山后学流衍中的差异。张岂之、侯外庐的《宋明理学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8)在第二十章介绍到了陆九渊槐堂讲学的情况和槐堂诸儒确立陆学宗派的情况,在第二节介绍了甬上四先生的思想异同。邢舒绪的《陆九渊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认为杨简的核心观点是“心之精神是为圣”,袁燮则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即理,提出人心与天地一本,他同样认同杨简“心之精神是为圣”并认其为君王治道之源。舒璘立于日用中指点本心反映了平实的风格,沈焕则不同于师门,更强调读书穷理的重要性。潘起造的《甬上宋明心学史》(宁波:宁波出版社,2010)认为陆九渊和舒璘有强调理的一面,杨简和袁燮则将心的一面突出出来,袁燮又常将心、理与现实政治联系起来。范立舟的《南宋“甬上四先生”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将四人作为一个整体的视角来研究,考察四人思想异同、四人之间的思想互动以及四人与同门之间的交游、政治理想和实践。范立舟的《论“甬上四先生”的存养工夫》(《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4第4期)认为"甬上四先生"工夫进路除杨简的“勿意”外,都表现出“尊德性”与“道问学”的融汇主张。范立舟的《南宋“甬上四先生”的<诗经>文献及其思想特质释论》(《地方文化研究》,2015年第4期)认为杨简将心体虚明、不起意的功夫融入到诗经解读,舒璘对“理”的肯认要重于陆象山的“心”,袁燮的《絜斋毛诗经筵讲义》认为“心”与“理”都是内在于人性的精神实体。於剑山的《南宋“甬上四先生”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比较了袁燮和杨简之间的思想异同,认为杨袁都认同“心之精神谓之圣”和以鉴比人心。高全喜的《理心之间:朱熹与陆九渊的理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认为杨简是陆九渊嫡传,袁燮有调和朱陆的倾向,甬上四先生对陆学无创新,陆学渐归于沉寂。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