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性朴论章句学研讨会”学术综述

栏目:观察总览
发布时间:2023-11-22 00:11:49
标签:

“荀子性朴论章句学研讨会”学术综述

作者:陈传照 孙在福

来源:《临沂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

 

2023年4月7—9日,第二届琅琊论坛荀韩主题“荀子‘性朴’论章句学研讨会”在青岛灵山湾畔举行。本次会议由青岛黄海学院承办,华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黄海学院、孟子研究院、兰陵县政协等联合主办,清华大学教授廖名春、曲阜师范大学教授林桂榛为本次会议总召集人。

 

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外重要的文史哲界专家学者参与,来自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台湾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与会。

 

这次研讨会值周炽成教授遗著《荀子“性朴”论新探》《中国近代道德革命》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会议目的就是为纪念晚清薛炳讲荀子“性朴论”约150年,纪念周炽成同论20年,以及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界于荀子思想与人格的理解与发扬。本次研讨会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周炽成教授学术贡献纪念与研讨,二是荀子究竟是怎样的人性论内容的研讨。

 

此次研讨会不仅现场研讨与辩难,而且进行了同步网络直播。在专题切磋环节,专家学者们分别从“什么是荀子的材性伪与朴善恶?”“荀子真的论证性情机能本恶吗?”“性朴性恶及如何为善恶?”等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或自由辩论。会上,大家各抒己见,热烈发言,积极辩论,共同探讨。

 

一、推动荀学研究走向深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瑛说:“以往我们关注的多是孟子的性善论,而对于荀子人性论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具有什么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一直没有搞清楚、说明白。他说:今天我们这个论坛不仅要深入地讨论这些问题,还要探索我国历代学者关于荀子人性论研究的轨迹和进展,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我们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尤其是研究伦理道德史,就应该这样,不但要还原其真相,揭示其本质,还要寻根究底,弄清其历史发展线索的古往今来,特别是要深刻把握其中的时代意义和精神价值。”

 

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郭齐勇说:“关于荀子及其人性论,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前修时贤有重要成果。近些年来,有关荀子性朴论的研究更是推动了荀学的深化,已故周炽成教授作了很大的贡献,我也注意到林桂榛教授的新成就与新贡献。相信在本次大会里各位专家们对此有新的讨论,嘉惠学林,重振荀学,深度探讨,功莫大焉……学思并进,创意转化中国哲学智慧!”

 

二、周炽成先生性朴论研讨

 

已故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周炽成是当代荀子“性朴论”的有力推动者,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在《荀学与大陆儒学的复兴》一文中评价说:“改革开放后,荀子研究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有一些新的讲法,像周炽成强调荀子是性朴论,挑战过去的说法,有一些新的气象。”

 

苏州大学侯敏《周炽成荀学研究的三大贡献》指出,二十世纪的荀学和其他传统学问一样面临着现代转化的课题,而周炽成教授则在荀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继承与发展了近代广东维新派的学术传统;二是继承和发展了现代新儒家的文化哲学;三是继承和发展了海外汉学家的学术思想。

 

孔子研究院曹景年《周炽成荀子性朴论研究的典范意义》指出:周炽成提出的荀子性朴论,开风气之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典范意义,在学界具有广泛影响。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但最为著名的观点无疑是性恶论。周教授从思想脉络和文本传承等多个方面对性朴论的成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证,开辟了荀子思想研究新视野。同时,周教授发现《性恶》篇在《荀子》一书中特别孤立,与其他各篇存在义理上的差异,揭开了《荀子》文本的千古之秘。周教授性朴论的提出为重构荀学与统合孟荀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对于推进中国传统人性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炽成最有影响的学术见解,就是在2002年出版的专著《荀子韩非子的社会历史哲学》一书中率先提出了“荀子是性朴论者,非性恶论者”的见解,此后系统撰文否认《荀子·性恶》篇与荀子的关系,他认为:《性恶》篇是西汉中后期的荀子后学添加或伪造,《性恶》篇与荀子本人无关。

 

针对这个重大质疑问题,廖名春、林桂榛以《〈性恶〉篇非“非荀子作”——由伪、綦、安三字特殊用法谈〈性恶〉篇真伪》、《〈性恶〉篇里的“材性资朴、善恶作伪”论及若干错简错字问题》为题,通过详细的章句学考察,提出《性恶》篇是先秦作品而非汉代所造、《性恶》篇讲“性朴”也有坚定而充足的“材性资朴,善恶在伪;性伪分合,习伪积靡”或“性伪分合,善恶在伪;材性资朴、善恶始朴”之含义详细章句论述。

 

曲阜师范大学陈传照以《百余年“性朴”论之鸟瞰——近代“性无善恶论”历史扫描》为题,对一百多年来谈荀子人性论尤其是“性朴论(即性无善恶论)”进行了梳理,勾勒了百余年来学人于荀子人性论的认识之史。他提出,自林桂榛发现首倡荀子性朴论者的薛炳《荀子大义述》一书以来,荀子人性论解释主要有坚言“性朴”否定“性恶”、承认“性朴”调和“性恶”、撇开“性朴”别解“性恶”三大类型,但象薛炳一样承认《荀子》章句里言材性资朴无善恶这一思想义理的学者日增,正成方兴未艾、推波助澜之势。

 

陈传照认为,今人很多貌似创新的荀学观点,其实不少是前人旧说的等同、翻版、转说而已:《性恶》篇与荀子本人无关的说法见1923年《晨报副刊》《大公报》上刘念亲《荀子人性的见解》一文以及更早的薛炳《荀子大义述》、蔡元培《荀卿论》等;关于《荀子》“性恶=性粗恶”的观点见1886年曾钊、1891年康有为的著述,又见1987年台湾周冠华著述;关于《荀子》“性恶=情恶”的说法见王国维、胡适、姜忠奎、陈登元、梁启雄等著述;关于《荀子》“性恶=性向恶”的说法见美国已故学者德效骞、台湾大学傅佩荣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牟宗鉴教授等著述(包括说孟子是性向善论);关于荀子是“性恶心善”论见郭沫若、梁涛的著述。

 

三、荀子究竟是性朴论还是性恶论探讨

 

(一)性朴论的商榷与整合

 

复旦大学教授杨泽波《我为什么不接受性朴说》指出:《荀子》书里有材性资朴的意思是无法否认的,但断言荀子就是性朴论是否证据充足需再研究;而且人性非天生便为朴,若生物界一切都是后天决定的,那么无法解释大自然的发展完全有序,无法解释伦理孝悌;人性非一定,人类在认识礼义法度后并不一定自觉成善,休谟、牟宗三的思想观点值得认真研究;孟子创造“性善论”是有其理论根据的,且是对儒家哲学的重大贡献。

 

复旦大学教授林宏星《性恶、性不善还是性无善?》指出,国内研究“性朴论”的专家学者使这一观点更为“显题化”。他强调读荀子的书,绝不能从某一观点出发,而应该从宏观系统的角度去看待。

 

不少学者认为“性朴”是荀子的应有之义,这也是性朴论显题的重要意义所在。但性朴并非荀子人性论的全部,从某种角度上看,性朴与性恶具有一致性。

 

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路德斌《关于荀子“性朴论”解读中的几个问题》指出,周炽成在“性朴论”的贡献不但有文本依据并且是荀子全部学说的基石之一,但他提议“性朴论”的名称可改为“材朴论”,或许可缓解与“性恶论”关系。

 

台湾师范大学副教授曾暐杰《“性朴”即是“性恶”:儒家视域下的荀子人性论之衡定与重构》指出,荀子性恶成立的关键就是以礼义为判准来思考人性。“性朴”是对性的“定义”的陈述与强调,“性恶”则是对“性”的评价与建构。因为“性朴”所以才能陈述“性恶”,甚至在儒学的脉络中可以说“性朴”即是“性恶”。

 

孔子研究院曹景年《性朴即性恶:关于荀子人性论的基本认识》指出,对于性恶要弱化理解。他认为,首先性恶产生于同孟子辩论的特殊语境;其次,恶应理解为“粗恶”。如果把性恶之恶理解为粗恶之恶,便可以把性恶篇与其他各篇中的人性论统一起来,性本粗恶,而性恶论中的善恶之恶就是性之粗恶发展的结果,所以性朴即是性恶。

 

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历史学教授周启荣《先秦思想中朴的意涵:道家与荀子的人性论比较》指出,“朴”在先秦时期各家人性论系统中有不同的涵义。他从《荀子》里“恶”字的训诂方法入手,强调荀子的人性论里,“朴”并非中性的概念,而是被赋予了贬义。“朴性”是需要改进、提升、变化的,这样才能衔接荀子的修养伦理社会论。且如此赋予性朴以贬义的理论,就能接上《性恶》篇的内容了,便不会出现周炽成教授所担心的“荀子人性论思想存在的矛盾”这一问题。

 

厦门大学教授冯兵《荀子是人性“自然”论者》指出,荀子是典型的人性“自然”论者,荀子以性为人的天赋生理与心理功能,“自然”为其基本属性:人性既是存在论意义上的“自然”存在,人性的后天流变方式也是自然而然。荀子的人性逻辑演进路径为:“自然→朴→恶→欲善→伪→善”。其中,性为体心为用,善、恶皆生于心。而善必因于伪而成,乃荀子人性论的终极指归。

 

西南民族大学郭玉山《荀子对形而上学道德人性论的拒斥——以“性朴论”为起点》指出,“性朴论”是在自然事实范畴探讨人的材性知能等天赋机能和人情论,“性朴论”与“性善论”“性恶论”的根本区别在于荀子对形而上学本源论的拒斥。《荀子》的思想方法讲究“辨合符验”和“制名以指实”,故而呈现出重经验、事实和逻辑的理论特征。

 

厦门大学教授谢晓东《性危说:荀子人性论新探》指出,荀子的性是指人生而具有的自然倾向,涵括了知情意三种能力,也包括与之并生的情感与欲望。在此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对性危说进行阐释:一方面,《荀子》文本中有性危说的暗示;另一方面,借助了朱熹人心道心论中关于人心道心的诠释,证明了朱熹对人心危的诠释适用于《荀子》对“性”的规定。性危说是动静合一的,涵括了静态(未发)的无善无恶和潜在的可善可恶以及动态的有善有恶三个向度。

 

山东工商学院吴树勤《从人性内容角度看荀子人性论之非善非恶说》指出,孟子和荀子对人性内容理解的口径是不一样的。孟子所谓“性善”之性乃指“道德之性”言,而荀子的“性恶”之性乃是就“自然之性”说。性的善恶评价乃是后天设定的社会性评价标准,因此,从性的自然、本然角度来说,性本无所谓善恶。

 

(二)性概念的辨析

 

部分学者认为,学界于荀子“性恶”辩争不已,很大原因在于性概念的理解口径不一,辨析不明。

 

青岛琅琊研究会研究员王波《荀子〈性恶〉篇及性朴说辨析》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正确句读应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正确释义是“人性中的恶的东西,其能善(从善、成善、善化)者(途径、原因),(依靠)修为(修养)也”。“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恶之善化,伪也,性的化,靠伪,化性起伪。非从社会属性意义看,性的本质是无所谓善恶的,无论是“好利”还是“欲食”;但在社会关系中,如果“顺是”膨胀这种“性”质,便会成为社会意义上的恶。只有通过修养的“伪”,才可“化性”,使“性”体现社会意义上的善。

 

中山大学教授陈乔见《荀子人性论的概念分析与文本解释》指出,人性有恶端也有善端,荀子之恶实指“从性顺情则流于恶”,重在说明礼义师法对于个人德操和社会秩序来说很重要。概念的定义有形式定义和实质定义两种。荀子的人性概念亦有多个层面,准确理解荀子“性恶”的前提就是搞清楚荀子性恶着眼于哪个层面。

 

山东大学副教授陈晨捷《荀子“性”概念及其内涵》指出,荀子所言善恶并非个人道德情感的好善恶恶,而是指向社会秩序状况的治和乱。理解荀子的性应当注意其整体性特征,既有个体人的生存的一层,还有个人乃至人类群体发展的另一层。荀子的“性”与“善”、“恶”概念暗含着对形而上学的拒斥,对“性”只能从社会效用上来进行“善”“恶”的道德判断。

 

(三)性恶论的新诠

 

不少学者认为荀子为“性恶论”者,但荀子之恶非“本恶”,是“向恶”,是过程性的动态形成,乃是指结果不好。

 

青岛黄海学院教授潘澈《荀子性恶论不是性本恶论而是性向恶论》指出,荀子的人性论,不是性本恶论,而是性向恶论,与孟子的性向善论正相对应。孟子荀子的或狂或狷的人格特征制约着向善向恶的人性判断的不同选择。而人性无论向善还是向恶都不妨碍通过后天的存养或矫饰使人性得以完善,荀子的性向恶论并未得出人性不可改变的消极结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方旭东《荀子性恶论新诠:一种后果论理解》指出,可从后果论角度将“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释读为“人之所以想要变得合乎礼义,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如果任由性本来的趋势发展,其结果对人是不利的、是糟糕的”。荀子的“性恶”不是就人性本身进行价值评价,而是就其后果的描述。

 

山西师范大学教授王国明《作为过程论的“成人”——荀子人性论新释》指出,荀子人性论实质上是一个过程论而非本质论,性恶并不意味着人性本恶。所谓“人之性恶”实指荀子狭义的情性,其广义的人性还涵括心性或知性等内容。荀子化性起伪的实质是是动态实现人的本质——义和辨的过程,即成人。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荆雨《荀子心性论及其政治哲学之教化特质》指出,在荀子的观念中,性不是现实的、固定的恶;性可以引导向善的亦可由认识善而成为善的;心不但能因学师法而成为善的,而且,还能创造新的善。基于人性为心而常变的认识,荀子政治哲学体现出紧张和紧迫的特征,但在本质上荀子的政治哲学仍是导人向善之“道德的政治”。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廖晓炜《性恶、性善抑或性朴:荀子人性论重探》指出,荀子认为在没有伪的作用与干预的自然状态下,人性与恶有必然性关联,这是荀子言性恶的确切意涵。此说既是荀子驳斥孟子性善论的理论基础,也是其论证礼义之必要性与国家起源诸说的理论前提,最能凸显荀子人性论的理论特色。在他看来,以性恶论定位荀子的人性论仍然是最合理的做法。

 

此外,广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海燕《人性“四层面”视域下的儒家人性论》指出,若把人性的诸层次的呈露譬喻为“一株开花的树”,从生长次第看,生理层面就像地下的树根,情感层面像粗壮的树干,理性层面像四面撑开的树叶,而觉性层面则像树的花。越基础的人性层面,越依赖外在环境,生理欲求最为明显;越高级的层面,对外界依赖越少,越能“求之在我”“皆备于我”,觉性层面于此最著。

 

四、性善恶→性善不善的思维转型

 

会议召集人林桂榛希望通过学者们的艰深努力,推动人性论由有无仁义礼智之善的战国儒门“性善不善”之论转为汉代董子后的人性有无±礼义文理乃至抽象善恶对峙与揉合的“性善恶”之论的历史演变回溯工作与理论观念拨正,真正回归“人性有无礼义谓性善不善”的战国儒门孟荀分歧真相,明瞭孟子以仁义礼智文明为天命于性而固有在身的精神信仰、心性修炼之思想真相,通晓荀子质料功能关系论的“材性机能人性论”以及“善恶秩序作伪触积论”。

 

林教授希望大家共同推动中国儒学史或中国思想史的正本清源工作,切实跳出以抽象善恶来简单画圈对峙与粗陋揉巴搅和的惯性思维或理论定势,既深刻理解思孟精神超绝的道德五行(仁义礼智圣)在天在人之天命所性观念,也回归“性相近”且“性无善恶”之“材性资朴论”以及“习相远”且“善恶德行在作伪论”的“性伪分合论”的简单真相。

 

他强调“材性资朴不善”校勘论是在周炽成的基础上提出的,是《荀子》整体义理、孟荀分歧义理与荀书修辞推断出来的;其中“不善=0善恶”不是训诂得出来的,而是语境修辞得出来的;属于章句学的修辞术很重要,不要与训诂搅合不分;《荀子》有“材性资朴论”是难以否认的,“性无善恶论”的中国思想史要深入发掘与清晰呈现。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