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足云】强恕近仁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3-12-29 11:05:42
标签:

强恕近仁

作者:余足云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岁次癸卯十一月初三日丁未

          耶稣2023年12月15日

 

强恕近仁,出自《孟子·尽心上》:“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意思是,尽力按照恕道去行事,追求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近的了。孔子的学生颜渊也说:“一言而有益于仁,莫如恕。”可见,恕是成就仁德的途径和方式,也是儒家仁学思想的精髓和要核。

 

恕,会意兼形声字,《说文》:“恕,仁也。从心,如声。”《说文》直接用仁来解释恕,可见二者内涵之相似。从字面来看,“恕”就是“如心”,即依照内心、推己及人之意。《声类》言:“以心度物曰恕。”《贾子·道术》言:“以己量人谓之恕。”恕,指的就是体谅、仁爱、推己及人的心,引申为原谅、宽恕。

 

那么具体而言,怎么做才能够称得上“恕”呢?《论语·卫灵公》记载了一段故事,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记·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这些论述都表明,“恕”的本质是用自己的至诚之心去推及他人之心,注重换位思考,对自己“不欲”之物,更不能强施于他人。这种从自身出发,以反躬自束的方式去处理、应对自己与他者之间关系的宽恕之道,蕴含着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宽容爱人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圭臬,千百年来被智士贤者所信奉和恪守。

 

《宋名臣言行录》记载了陈谏议教子的故事。宋代陈谏议家中有一匹烈马,此马很难驾驭,之前已经踢伤、咬伤很多人。一次,他的儿子将这匹烈马卖给了一位商人。陈谏议得知后,严厉斥责道,家人都管不住的烈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得了它呢?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接着赶紧让人追回商人,牵回马匹,退还钱款,并告诉家人一定要把此马养到老死。陈谏议能从自己和家人不想被烈马踢伤推及到他人同样不希望如此,这种将心比心、替他人着想的情感是对“恕”道的恰当诠释。时人称赞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践行恕道,不仅在于坚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不把自己“不欲”之物强施、伤害于他人,更要达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也是推行“恕道”的更高境界。仁者,自己想立身于世,也使别人立身于世,自己想做事通达,也使别人通达。与他人相处,当以心换心,换位思考,互相帮助,相互成就。否则,如果一味地用零和思维模式,严苛、粗暴地去处事接物,结果只会带来怨恨和冲突,实乃害人不利己。

 

《孔子家语》言:“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菜根谭》也言:“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心存仁恕,树立的就是德行。面对矛盾,用恕道去解决难题、宽以待人,这实际上也是在帮助、成就自己。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恕道是一种修养,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相互影响。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在应对、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时,都应该保持一种视人如己、宽恕待人的博大胸怀和气度。如此,方能修炼仁德,人生之路也会更加宽广和顺畅。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