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明 邓洪波】2021年书院研究综述

栏目:庙堂道场、观察总览
发布时间:2024-01-08 21:11:18
标签:

2021年书院研究综述

作者:刘明明 邓洪波

来源: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2,43(06),114-123+140

 

摘要:2021年书院研究接续以往的发展趋势,研究成果仍然较丰硕。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度共出版23部著作,发表期刊论文257篇,学位论文21篇,会议和报纸文章17篇,这些研究以传统书院和当代书院为两大领域,研究内容涉及教育学、历史学、图书馆、建筑等学科。传统书院研究内容仍主要围绕书院文献、书院教育、书院藏书与刻书、书院经费、书院建筑、书院学术、书院与地方社会等领域进行探讨,兼涉禅宗丛林制度与儒家书院和教会书院的论题。当代书院研究主要涵括书院教育的当代价值、大学书院制、书院+图书馆模式等内容。对书院武艺教育、盐业与书院教育的联系、孔府书院学录、书院教育中时间和游戏意蕴是本年度书院研究亮点。此外,书院研究也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研究趋势,但从总体上看传统书院和当代书院研究基本延续往年研究领域,拓展不多。

 

关键词:书院;研究综述;传统书院;当代书院

 

基金:贵州省哲学社科国学单列项目“历代儒学机械图像史资料整理与研究”(19GZGX14)。

 

作者简介:刘明明(1995—),男,河南洛阳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书院历史文化;邓洪波(1961—),男,湖南岳阳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研究方向:书院历史文化。

 

 

 

2021年书院研究成果颇丰,这些成果涉及多领域多学科。本文致力于展现2021年书院研究的概貌。

 

一、2021年书院研究成果概况

 

2021年书院研究成果蔚为大观。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出版学术著作23部,期刊论文257篇,其中包含20篇辑刊,学位论文21篇,会议和报纸文章17篇。概而言之,本年度有专著类书院研究成果23部,文章类书院研究成果315篇。

 

2021年书院研究领域出版著作23部,成果丰硕。主要类型包括:一、书院文献资料整理作品,主要为书院志的整理,共3部,占比约为13%。二、书院整体的通论性著作,本年度有两部,占比约8.6%。三、书院与地方社会研究,本年度共有7部相关著作,占比约30.4%,涵盖四川、江西、杭州、山东等地区,其中有3部著作对四川地区书院进行了探讨,显示出学界对四川地区书院的重视。四、书院教育论著两部,占比约8.6%。五、关于书院文化议题,本年度出现3部著作,占比约13%。六、其他。主要为近代教会书院、书院经费、书院精神、书院建筑本年度分别有一部著作,占比均约为4.3%。七、当代书院研究两部,占比约为8.6%。

 

本年度期刊、学位、会议、报纸文章中,书院教育仍占书院研究的最大比例,关于书院教育的研究文章占比接近50%。大学书院制的探讨在本年度较为热门,共有40篇文章,占比约12.7%。本年度书院建筑类文章共有18篇,占比约为5.7%,另书院文献研究成果共有14篇文章,占比约4.4%。关于书院与地方社会研究共有10篇文章,占比约为3.2%。本年度尚有书院藏书、书院刻书、书院经费、书院学术、书院+图书馆模式等领域进行了研究,成果均在10篇以下。

 

综上所述,2021年书院研究成果涉及到了教育、历史、图书馆、建筑、经济等多学科领域,并仍可划分为传统书院与当代书院两大研究领域。

 

二、关于传统书院的研究

 

本年度关于传统书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共有专著20部,期刊论文147篇,学位论文13篇,会议和报纸文章12篇。传统书院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书院文献、书院教育、书院藏书与刻书、书院经费、书院建筑、书院学术、书院与地方社会等领域,并涉及禅宗丛林与儒家书院和教会书院的论题。

 

(一)书院文献研究

 

接续往年书院研究传统,本年度学界对书院文献研究依旧高度重视,书院文献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书院志、书院记、章程类书院文献、书院人物考证等是本年度重点研究领域,其中研究亮点是对孔府书院学录选授的探析。

 

书院志和书院记研究。书院志是记载书院情况的珍贵史料,具有资料集中的优点。本年度关于书院志的研究是一个热点。兰军《从书院志看清代县级书院管理体制——以平阳〈龙湖书院志〉为例》[1]详细论述了龙湖书院实行的官办绅助式书院创建模式、县级官员管理书院的模式、山长与董事分别管理教学与庶务的机制,较好展现了清代县级书院的管理面貌,对今后研究清代县级书院起到促进作用。《山东书院志》[2]系统整理了山东民国以前历代书院史料,史料整理以山东历代地方志、正史和文人文集等原始文献为主,并探讨了书院史有关问题,涉及到书院建置、人物、艺文等,史料价值较高。在书院记研究方面,胡晓、钱建状《记其本末与书其大者:南宋的书院与书院记》[3]对文人士大夫和理学家两类书院记群体创作风格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做了对比,南宋文人士大夫创作的书院记以叙述书院沿革为主,而南宋理学家的书院记更侧重于对书院主旨、进学大端、道学源流等大要大义。该文关注到书院记背后的创作群体,并对其创作风格进行比对研究,较有新意。

 

章程类书院文献研究。周文焰,邓洪波《章程类书院文献论析》[4]全面阐述了章程类书院文献,指出其著录文献载体较为灵活,内容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也论及书院章程时代性特点突出,其覆盖范围较广,同时体现了地域性特色。此文重点论述了书院章程史料价值的丰富性,涉及教育史、经济史、社会史等内容,为今后书院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书院章程也有助于了解书院制度运行,刘美然撰文对清咸丰二年《濡上书院碑记》中的书院章程进行了诠释,从而更深入地揭示了清代书院制度运行的实态[5]。

 

书院人物考证研究。书院往往以人而显名,书院与人物的研究也得到学人的青睐。《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为清人疑年录的集大成之作,鲁小俊等学者对《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杭州书院人物[6],南京书院人物[7],江苏书院人物[8]进行了补正或订补研究。也有文章考证了屠仁守主讲山西令德书院的时间、任教原因以及聘请其任教的人物[9]。邓华莹《孙宝瑄与求是书院史事考》[10]对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的一些史事进行了考证,论述了孙宝瑄曾被推荐为求是书院总理,但因未受到杭州士绅的支持而未成,从此事中可探析求是书院的具体运作情形。以上文章通过对书院人物史实的探究,丰富了书院研究的内容。以书院人物为研究切入点,将有力地推进书院研究的深入发展。

 

孔府书院学录研究。目前学界对孔府属官的研究仅为一般性介绍,对孔府书院学录的选拔、任职等具体分析暂付阙如,姜修宪、袁雨《有制无规:嘉道以降孔府书院学录选授探研》[11]利用《孔府档案》中一批关于孔府书院学录任免的史料对孔府书院学录选授资格、任免流程、任职时间和更迭速度等进行了论述,揭示了孔府书院学录选授中“有制”和“无规”并存的现象。该文利用原始文献,对孔府书院学录选授进行微观研究,填补了学界对此研究的空白,学术价值甚高。

 

(二)书院教育研究

 

书院从唐代产生,至宋代已具备较为成熟的教育功能,无论是官方书院还是民间书院,教育均是书院的主要功能。书院教育是传统书院研究的重要领域,历年来都受到学界的重视。本年度有丰硕的著作和文章对书院教育进行了探讨,内容主要涉及书院讲学、书院课艺、书院人物教育思想、书院教材、书院学规、书院诗歌、书院教育建设。另外一些佳作也关注到以往探讨不多的书院武艺教育、盐业与书院教育的联系。

 

本年度《中国书院文化建设丛书》问世,其中邓洪波《千年弦歌:书院简史》[12]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书院自唐初至清末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书中详细论述了初期书院的教学功能,宋代书院教育功能的增强,以及元明清书院对教育功能的发挥。兰军,邓洪波《教学相长:书院教育概要》[13]系统地阐述了书院教育的类型、教育组织结构、教学制度、考试制度、藏书与刻书制度、书院教育的特点等,并强调书院教育是一种不同于官学和私学的新的教育制度。此书充分挖掘传统书院教育精华,为现代教育制度完善、教育改革提供借镜。杜华伟《涵养德性: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研究》[14]一书,探究了古代书院德性培育的教育理念、培育原则、基本方法、制度约束、环境设置等内容。书中论及“分年”道德教育法和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值得关注。该书最后落脚于古代书院教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借鉴作用上,致力于现世关怀。以上著作均是对书院教育的通论性研究成果,本年度的相关文章则侧重于书院教育的个案分析。

 

对书院讲学活动的探讨。刘恒武,陈名扬《王阳明文明书院讲学史实考辨——以席书致王阳明系列书简为中心》[15]以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致王阳明系列书札为材料,探讨王阳明在贵州文明书院讲学活动的全过程,考证了王阳明两次执教文明书院的时间,论述了王阳明在文明书院讲学期间与席书就举业之学、孔子作春秋之宗旨、朱陆异同之辨等论题进行了思想交流。该文多侧重于考据论证,对王阳明文明书院讲学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多。兰军《万历年间周汝登的书院讲学实践》[16]着重介绍了周汝登在嵊县的书院讲学活动,指出其讲学的重要方式是创建讲会书院。该文是一篇研究具体人物书院讲学实践的较有价值的文章。刘海燕《我国古代书院优质教学探秘——基于白鹿洞书院的分析》[17]以白鹿洞书院的教学活动作为个案进行分析,阐述了白鹿洞书院倡导“为己之学”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文章最后强调了白鹿洞书院的优质教学模式对当代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岳麓书院作为千年学府,教学历史延续千年,南昌大学谢禄雨的硕士论文《宋代岳麓书院讲学研究》[18]探讨了宋代岳麓书院的讲学宗旨和内容,讲学方法,讲学组织形式,对其讲学活动进行了历史“还原”。《论岳麓书院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19]详细论述了岳麓书院在教育、学术和社会政治上的积极影响,并强调这三方面虽属不同方面,但相互促进,文章也论及岳麓书院培育出众多经邦济世人才的原因。刘明明《宋代四大书院教育研究》[20]对宋代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详细探讨。

 

对古代书院课艺的研究。鲁小俊《晚清古学书院的教学风貌——以武昌经心和黄州经古书院课艺为中心》[21]借助武昌经心和黄州经古书院的课艺史料,分别从学术定位、时代意识、乡邦情结、教育目标实现途径等方面,揭示晚清古学书院的教学风貌。此文具体介绍了书院课艺命题中包含的经史之学、经济之学、词章之学三类学问,指出课艺命题注重融入时代意识和乡邦情结,也致力于纠正书院沦为科举附庸的趋势。文章最后论述了书院教育目标的实现路径,涉及对举业的兼顾、励志向学和怡情,也提及书院课艺中的游戏性质,较有新意。

 

对书院人物教育思想的专论。陈浩《朱熹与“为己之学”的书院传统》[22]论述了朱熹在书院教育中倡扬“为己之学”,将其全部思想内涵融入书院的教育目标,开创了“为己之学”的独特精神。简东《王阳明书院教育思想新论》[23]系统阐述了王阳明书院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完善、王阳明书院教育的形式和特征以及王阳明对书院制度建设的贡献,论及王阳明致力于以书院教育来弥补官学教育的不足,并通过书院会讲研学来推动其心学和教育思想的发展,文章指出王阳明不反对科举考试,他对讲学和举业的关系进行了合适的处理,启人深思。

 

对书院教材、学规和诗歌的探讨。张传燧,钟伟春《明清书院教材的类型、建设逻辑及其特点》[24]指出明清书院重视书院教材建设,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色,并探讨了明清书院教材的发展因素,对教材类型、特点进行了重点介绍。教材建设是书院教育的基础建设,对书院教材的探究,值得进一步深化。以往对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有较多的探究,韩星《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考论及其意义》[25]依据儒家经典和注疏对此学规的来源和意义进行了考证和阐述,但相较以往研究创新之处不甚明显。董晨《试论南宋书院诗歌创作观中的诗体问题——以朱熹的书院教学为中心》[26]论述南宋书院诗歌创作观中的诗体问题,并述及以朱熹为代表的南宋书院学者们通过完善书院日常教学来破除诗坛上的弊端。以往研究多认为南宋书院的讲学者对诗体问题关注较少,而本文对南宋书院诗歌创作观中的诗体问题的探析,较有价值。

 

官方参与书院教育建设的相关研究。赵伟,邓洪波《明代提学官的书院建设与张居正的学政改革》[27]介绍了明代提学官所建书院的情况,大致可分为衙署、祭祀和聚徒讲学三大书院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聚徒讲学型书院。并论述了提学官在书院建设上的成就及出现的制度困境,并及张居正在学政改革中不许别创书院,使提学官通过书院进行教士的活动遭到禁止。该文肯定了明代提学官推进的书院建设运动的积极性。

 

对书院武艺教育和盐业经济与书院教育的研究丰富了本年度书院研究领域。孙富强、李守培《明代书院武艺教育的历史梳释及其当代价值阐释》[28]梳理了明代书院武艺教育的历史演变,指出武艺教育促进了“武书院”的形成,拓展了传统书院教育的范围,也促进了传统武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改革和武术发展均起到了促进作用。目前学界对书院武艺教育关注不多,该文对书院武艺教育的研究起到一些弥补作用。李传江《清中后期淮北盐业与海州地方文化教育——以敦善书院为中心》[29]主要探讨了淮北盐业经济的发展对海州地区书院教育的促进作用,指出敦善书院经费来源依靠淮北盐业经济,敦善书院的生徒也以淮北盐业灶、商两籍子弟为主,也揭示了清代书院的各种经费来源已呈现多样化趋势。该文是一篇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对书院教育事业促进作用的文章,有助于开阔书院教育研究视野。

 

(三)书院藏书与刻书研究

 

藏书是古代书院基本规制之一。随着雕版印刷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书院涉足刻书。关于书院藏书、刻书的研究,是传统书院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年度学界对书院藏书的研究侧重于清代书院,相较于书院藏书,学界对书院刻书关注度稍逊。另外图书馆界学者对书院藏、刻书也倾注了更多的目光。

 

关于清代书院藏书研究。张晓新、邓洪波《迈向开放化与社会化的晚清书院藏书制度研究》[30]系统论述了晚清书院藏书制度,阐述了晚清书院藏书具有开放化与社会化的趋势,指出其规范化制度带有近代化的色彩,已具有近代图书馆藏书制度的雏形。该文提及晚清书院藏书注重实用的导向,较有深度。姬广凯《清代书院藏书开放流通研究》[31]论述了清代书院藏书开放管理制度和开放流通思想,并对清代书院藏书刊刻流布思想进行了介绍。值得注意的是,该文关注到书院藏书开放流通思想,开拓了书院藏书研究领域。具体到个体书院藏书研究,有胡彩云《经世致用文化的存续——福州致用书院藏书剖析》[32]一文,以清代福州致用书院藏书为研究对象,透视致用书院弘扬经世致用文化的情形。

 

关于近代书院藏书。邹桂香、高俊宽《我国书院藏书事业近代化的历程、特征与意义》[33]以晚清时出现的一批典型的新型书院为中心,探析了书院藏书在近代化历程中的新变化,进而揭示其近代化的意义。该文强调了书院藏书在近代化历程中紧密配合书院教育改革。两位学者也撰文探析了我国近代书院藏书的流转与传承[34]。值得关注的是,图书馆专业学者对书院藏书的研究,体现了一种多学科融合研究趋势。

 

关于书院刻书议题。李福言《近四十年古代书院刻书问题研究综述》[35]系统梳理了近四十年学界对书院刻书问题的讨论,涉及书院刻书的特点与价值、区域性书院刻书、书院刻书对文化学术的影响等内容。该文指出不少学者因对书籍史相关理论掌握不够,对书院刻书的研究讨论并不深入;书院刻书宏观讨论太多,缺少对单个书院中单个刻本的微观探析。该文对书院刻书研究问题的总结,将推动书院刻书研究向前发展,较具学术价值。

 

(四)书院经费研究

 

“有书院则不可无学田以辅之矣。”[36](P1796)经费与书院发展密切相关,书院经费的筹措、经费的多少、经费的分配、经费的管理等,都是书院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书院经费问题长期是传统书院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宗尧、邓洪波《教养分离:晚清学校“膏火”制度革废的历史考察》[37]详细论述了晚清时期包括书院在内学校膏火制度的沿革变化,膏火制度从初期养以助教发展到后期出现种种弊端最终被废除,“膏火”制度的废除是近代社会新旧转型过程中国家对教育的定位由“端士习”演变为“开民智”的必然结果。以往学界多将膏火置于书院经费中讨论,本文则侧重于书院膏火制度研究,较有突破性。

 

张劲松《教养相资:书院经费研究》[38]从经费的角度透视书院的基本运行、书院与地方社会、书院中的各方,梳理了书院经费的意义、来源与类型、使用、保护和管理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书院经费的特点和对现代学校教育尤其是民办教育的启示。本书通过经费的视角来研究书院,促进了书院形象的丰满。张劲松、张子瑞《书院经费与书院发展关系略论》[39]详细考察了书院经费对书院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经费决定书院的生命周期,影响书院的正常运转。此文强调了书院学田在书院经费中的地位之重,也提及明清时期书院内部形成了学田管理章程和保护模式。经费与书院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议题。

 

黄健《论清代粤商对书院办学的影响》[40]论及清代粤商及其商业运营模式对学海堂的存续有着积极影响,该文从书院办学经费入手,探析了商业资金对办学经费的影响,扩大了书院经费来源议题的研究范围。具体对单所书院经费进行研究的文章有《清代端溪书院的经费来源与支出研究》[41],该文论述了端溪书院经费主要有官府拨给、发商生息、官民捐助等来源,并介绍了书院经费支出的情况。括而言之,本年度对书院经费的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了一些深入探讨,促进了书院经费议题研究的发展。

 

(五)书院建筑研究

 

本年度书院建筑研究多集中于湘江流域、赣鄱流域、江苏、甘肃兰州等区域,并对书院建筑装饰和书院景观营造进行了探讨。

 

柳肃、柳思勉《礼乐相成:书院建筑述略》[42]总结了古代书院建筑的基本特征,将书院建筑分为讲学类、祭祀类、藏书类、住宿类进行介绍,探析了书院建筑选址和书院的环境经营,力求展现书院建筑特色和文化氛围。该书两位作者均为建筑学专业学者,他们倾目于书院建筑,体现了书院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现象。

 

湘江流域书院建筑受到学人的关注。《湘江流域传统书院建筑形态解读——以渌江书院为例》[43]阐述了渌江书院具有严谨有序的空间布局、朴素实用的装饰艺术、单纯同一的建筑单体形态特征,并探究了书院建筑的文化价值,对现代文教建筑也有借鉴意义。岳麓书院是湘江流域的著名书院,有文章选取岳麓书院与湘雅医院及医学院早期建筑群作为典型案例,探究其建筑的沿革、特征和价值,以及教育理念,并通过对二者建筑群的对比来论述两种思维方式在建筑语言上的不同表达[44]。《湘江流域传统书院植物景观研究》[45]探析了湘江流域书院植物景观,从中探究出其植物景观营造的普遍规律,以求有助于湘江流域书院景观修复建设。该文将书院研究的视野拓展到了书院的植物景观,较有价值。对书院建筑装饰的研究是本年度的亮点之一。《天岳书院建筑装饰纹样特色研究》[46]透过湖南省岳阳天岳书院来研究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和自然关系形成的建筑装饰纹样,概括出天岳书院在装饰纹样上的具体表现以及影响其产生的地理、社会、人文等因素,指出天岳书院的建筑装饰风格体现着湖湘文化的建筑特点。

 

关于赣鄱流域书院建筑的研究,王舸泓、陈雅琳《江西古代书院园林历史发展及景观营造分析》[47]梳理了江西古代书院的发展历程,择取了江西遗存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书院,从地形选址、空间布局、植物造景三个方面来分析江西古代书院园林的造景艺术,并强调了江西古代书院园林的文化底蕴深厚。王舸泓也对江西古代书院园林造园进行了探析,从中归纳出江西古代书院园林地域性的景观特色[48]。其他文章多围绕赣鄱流域书院园林,对其保护现状与策略[49]、景观空间营造艺术特色[50]、遗存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51]分别进行了探讨。

 

江苏、兰州书院建筑在本年度书院建筑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肖凤洁的两篇论文对江苏古代书院空间布局[52]、江苏古代书院园林景观营造[53]进行了深入探讨。丁文蓓《明代以来兰州书院园林的发展与特点概述》[54]围绕兰州明代以后的书院园林,梳理了明代之后兰州古典书院园林的发展概况,并详细探究了其选址特点以及造园要素的特点。

 

(六)书院与学术研究

 

书院一般具有教育功能,更高一级的书院,同时具有学术研究的作用。尤其是理学大师主教书院时,书院往往被视为学术研究的胜地。本年度书院与学术研究议题的论文中不乏佳作,内容侧重于个体书院与学术关系、理学与书院、学派与书院。

 

在个体书院与学术关系上,吴志鹏《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影响下的广州学术中心递嬗》[55]详细阐述了学海堂的膏火制、课程设置、培育的人才、编刻图书等方面。该文突出了学海堂在广州学界三次学术中心变迁中的地位,并特别关注了学海堂的八学长制,揭示了学长制具有包容调和的优点,具有研究价值。孟义昭《钟山书院与清代学术》[56]以钟山书院院长为切入点,论述了程朱理学、乾嘉汉学在书院中迭起、调和、斗争不断等情形,并探究了桐城派在书院发源和发展的历史,反映出钟山书院与清代学术发展关系密切。

 

理学是书院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也是书院学术的重要表征。《朱熹庐山理学传播中心的建构与北鄱阳湖理学的发育》[57]阐述了白鹿洞书院作为江西朱子学的传播中心,具有开放性和学术吸附能力,并指出晚宋时期朱熹理学以白鹿洞书院为传播中心并促进了北鄱阳湖理学优势带的发育和发展。《论南宋书院家训诗理学精神内涵》[58]指出南宋时期书院讲学的理学家在家训诗中寄托理学教育观念。该文将书院与理学以及家训诗融合探讨,尤其探究了家训诗与书院的联系,较有新意,值得进一步研究。

 

书院与学术关系紧密,同时学派与书院也有较多联系。王立斌《东林学派与东林书院》[59]指出东林学派在书院讲学,尊崇程朱理学,重视教育,并由于将学术活动与政治斗争结合,故遭到当权者的打压。东林书院所宣扬的高贵气节,受到后人的大力赞扬,这也是东林书院存世并显名于今的重要原因。桐城派与书院的关系,也受到学人的关注。《早期桐城派的教育主张与实践——以“桐城三祖”为核心的考察》[60]论及桐城派不仅是文学流派,而且重视教育和开展教育活动,并通过书院讲学传播其学术主张,也影响了书院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学术风气。该文对“桐城三祖”参与的书院教育活动也多有论述。

 

(七)书院与地方社会研究

 

书院根植于地方,与地方社会联系紧密。书院与地方社会是书院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发挥书院在贯彻文教政策促进改善社会治理和弘扬地方文化方面的作用,是本年度学界关注的重点。

 

对书院在社会治理中作用的探讨。关于书院与山林封禁以及基层社会治理的关系,以往研究关注不多,本年度对此论题进行了详细探讨。陈月圆,龙登高《公共利益冲突中的产权交易与基层治理——清代狮山书院与山林封禁的考察》[61]围绕清代湖南狮山封禁案进行考察,运用经济学产权理论,探析形成此类封禁冲突的经济逻辑和解决办法,并对传统社会基层治理模式进行分析。文中指出狮山书院发作为民间组织负责了对狮山“封禁”的长期管理,这也体现了书院职能的拓展。该文关于狮山书院的内容,主要揭示了书院这一民间组织在清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所起到的作用。王航《论清王朝建构粤北瑶族国家认同的策略》[62]详细阐述了通过建立书院和推崇儒学,来奠定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并为粤北瑶族地区注入了儒家思想,指出书院教育促进了清王朝对粤北瑶族地区的治理。书院是文教政策的重要一环,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弘扬地方文化。本年度四川大学出版社为传扬四川天府文化,不断推出佳作,如刘平中《锦江书院与“石室流风”》[63]以清代四川锦江书院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西汉文翁以儒化蜀的措施和锦江书院近两百年的发展历史,指出锦江书院传承了文翁治蜀和“石室流风”精神道脉以延续天府学脉,推动了天府人文从式微走向晚清繁盛。万涛《民族国家进程中的近代大学:从尊经书院到国立四川大学》[64]论及四川尊经书院发展到国立四川大学的历程,并充分揭示了近代大学国家主义取向下救亡与启蒙、国家与学术、自由与控制的特质,强调了尊经书院的建立,对四川传统书院转型为近代大学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对两所书院的个案研究,两书发掘和传播了四川灿烂的文化。对江西地区书院的探讨。胡青等《书院文化》[65]一书,主要叙述了江西古代书院的兴盛与发展,其中对白鹿洞书院着墨较多,并探析了书院对江西文化教育、学术繁荣、社会教化的历史影响。另外胡长春等《赣鄱书院文化研究》[66],该书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赣鄱书院的教育,勾勒出江西书院与学术文化之间互动和发展的历史轨迹,揭示了赣鄱书院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色风貌,呈现了书院文化在赣鄱地区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关于杭州地区书院的研究,胡佳《杭州古书院》[67]重点介绍了对杭州产生过重大影响的6所书院,详细论述其建造年代、建筑风貌、制度管理、文化教育以及与书院相关的历代贤士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展示了杭州地区书院文化面貌。郭云鹏《明清时期邹鲁地区书院发展特质及成因探析——以方志资料为中心的考察》[68]利用方志史料,论述了明清时期邹鲁地区书院从分布格局到功能重心,从组织形式到教化理念,均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发展特征,突显了邹鲁地区特色。

 

本年度学界除了对以上书院研究领域进行耕耘外,尚有杨航《丛林与书院历史上的儒释融合》[69]详述了禅宗丛林制度对儒家书院的影响,揭示了儒释相互影响进而逐渐交融的历史进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会书院的研究进展。英华书院是近代来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其在中外文化交流史及中国基督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谭树林《英华书院研究》[70]以文化交流为视阈对英华书院进行研究,揭示其在中国教会学校史、中国基督教史及至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关于当代书院的研究

 

相较于传统书院研究,本年度当代书院研究成果稍有逊色。本年度当代书院研究主要涵括书院教育的当代价值、大学书院制、书院+图书馆模式等内容。

 

(一)书院教育的当代价值

 

古代书院教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丰富的优秀教学方法和经验,能为我国当代学校教育提供丰厚的教育资源。本年度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古代书院教育对高校教育的启示。对书院教育中时间和游戏意蕴的研究,是本年度的研究亮点。

 

关于古代书院教育对当今高校教育启示的文章较多,内容涉及古代书院教育对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生教育、高校学术沙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启示等。其中张欣《我国古代书院教育对本科生导师制实践困境的启示》[71]论述了古代书院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导师制的构建提供了教育资源借鉴,也指出古代书院的教育目标与大学教育本科生阶段引入导师制的目的是相同的。古代书院教育对当今医学教育同样具有促进作用。陈睿,洪亚群《传统书院教育对现代中医药人才培育的启示》[72]阐述了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中医药人才培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详述了古代书院教育中德育教育、通识教育、个性化人才培养等情况。

 

岳麓书院是古代书院群体中的杰出代表,其教育对当今教育的启示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大学教育科学》本年度开设专栏,探讨“岳麓书院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主题,得到多位专家撰文支持。邓洪波《建章立制,立德树人:岳麓书院学规章程及其创造性转化》[73]一文,集中探讨了岳麓书院学规和章程及其创造性转化情况,提出对岳麓书院丰富的教育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有益于今日大学教育的发展。朱汉民《张栻“传道济民”教育宗旨及现代价值》[74]诠释了张栻“成就人才,传道济民”的教育宗旨,强调了岳麓书院具有人才培养、传承道学、经世济民的三个基本功能,且值得当代高等教育继承和发扬。肖永明《岳麓书院〈读经六法〉〈读史六法〉与当代的经典教育》[75]对《读经六法》《读史六法》的基本内容,精神取向以及其中蕴含的当代经典教育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析。

 

书院教育中时间管理和游戏意蕴对当今教育的启示。《中国传统书院的时间管理:制度变迁、结构功能与当代启示》[76]探讨了“政治时间”“测度时间”“仪式时间”对书院人才培养目标、书院生徒教育习惯、书院生徒的道德教化的影响,强调了传统书院时间管理对当代学校办学的启示。以往我们认为书院教育多是知识的传授和德行的培养,本年度有文章专门探析了书院教育中蕴含的游戏意蕴并对其对当代教育借鉴意义进行了阐述,较有新意[77]。

 

(二)大学书院制研究

 

2005年以来,多所高校开展大学书院制改革,学界也逐步总结大学书院制改革的经验,贡献出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关于大学书院制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蒋家琼《我国一流大学书院制管理模式现状与展望》[78]详细介绍我国一流大学进行的书院制建设,文章用较多笔墨从书院制对古代书院精神传承和创造性转化、书院制管理重视学生中心地位的彰显、书院制发展模式趋向多元化三个方面来展望未来高校书院制发展和改革。当代高校书院制管理模式的创新[79]、书院制与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融合发展[80]等议题也得到学界探讨。

 

大学书院制教育是本年度重要论题之一,相关成果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论述。王红乾等《新时代大学书院制教育实践与创新》[81]述及古代书院的文化精神和思想血脉值得当今高校教育借鉴,同时书院制教育也应借鉴世界名校的育人理念和制度保障,文章强调了新时代大学书院制教育改革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关键目标。关于高校现代书院制改革研究,突出改革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学生通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82]。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探讨地方本科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是对高校书院制教育的个案研究[83]。本年度对书院制下美育教育的探究也较为详细。《高校书院制下美育教育路径思考》[84]详述了美育教育的内涵,进一步诠释了在书院制下开展美育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意义,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析,强调了书院制的育人理念与美育的目标高度相似。书院制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本年度研究的热点之一,相关文章探讨了书院制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85]、书院制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启示[86]等,这些文章均是将书院制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进行的研究尝试,突出了书院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书院制下学生、导师和辅导员在本年度的研究中受到关注。以书院制下学生为研究视角的文章,涉及大学生宿舍关系[87]、人才培养体系[88]、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89]等内容。其中张舰月、朱红《决策导向视角下书院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及测量》[90]是一篇探讨书院制下如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的佳作,该文介绍了多元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出书院制改革下针对评价学生需要一个全新的教育评价体系,特别详述了CIPP评价模式。关于书院制导师以及辅导员的探讨,涵盖书院制下导师与辅导员相互协助共同育人[91]、辅导员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情感教育[92]、导师制在书院制下的体系建设[93]等内容。

 

对国际学生书院制育人模式的探究,体现了本年度当代书院研究领域开阔的视野。赵奇栋《国际学生书院制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94]详细阐述了国际学生书院制育人模式,论及国际学生书院制育人理念的传承、借鉴与创新,并提及国际学生书院制模式在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途径等方面与中国学生群体相比均具有自身的特色。对英美书院制的借鉴研究,也是本年度书院研究视野开阔的表征。相关文章探讨了英美书院制的发展演进、运行机理[95]和美国大学住宿书院的本土建构[96],以及对我国高校书院制的启迪。

 

(三)书院+图书馆模式研究

 

“书院+图书馆”模式是书院与图书馆学科的交叉研究,该研究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在21世纪受到更多关注,也有多家图书馆对该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尼山书院讲稿集·第1辑》[97]涵盖儒学经典阐释、传统文化思想解读、中华美德讲授、传承传播活动组织等多个方面,该书响应了山东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省、市、县公共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的活动。本年度共有4篇文章对“书院+图书馆”模式进行了研究。其中叶杨晖《试论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模式——“图书馆+书院”》[98]详述了“图书馆+书院”模式的标准化复制、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地域特色文化等3种类型,并探析了该模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姚春玉《“图书馆+书院”模式下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策略研究》[99]论述了“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模式的背景,进而分析了该模式在阅读推广中的优势和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策略。总体而言,图书馆与书院的联合,将发挥二者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此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除了以上三大领域的研究,杜华伟《养德经邦:当代书院学人访谈录》[100]是当代书院山长和书院研究者的访谈实录,书中选取了各具特色的十余所书院进行介绍,并分析当代书院发展的机制、环境、师资及政策等问题,将为当代书院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余妍琰《岳麓书院主题文创糕点包装设计》[101]将岳麓书院与糕点食品相结合,利用食品来传播传统文化,促进岳麓书院当代文创产品的开发。值得关注的是,从食品设计角度进行的书院研究,体现了艺术设计与书院学科的结合,反映了多学科研究趋势。

 

四、总结

 

2021年书院研究成果涉及到了教育、历史、图书馆、建筑、经济等多学科,在传统书院和当代书院研究领域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传统书院与当代书院研究保持着“双峰并峙”的局面,但本年度当代书院研究成果数量上不如传统书院。传统书院研究内容与往年区别不大,仍主要围绕书院文献、书院教育、书院藏书与刻书、书院经费、书院建筑、书院学术、书院与地方社会等领域进行探讨,兼涉禅宗丛林与儒家书院和教会书院的论题。书院文献长期是传统书院研究的重要领域,本年度继续其良好发展势头,其中研究亮点是对孔府书院学录选授的探析。书院教育的研究继续往年热度,其中有学者关注到以往探讨不多的武艺教育、盐业与书院教育的联系。对书院藏、刻书的研究,本年度图书馆学界对其继续倾注了很多目光。书院经费研究进一步深化,对书院膏火制度的研究较有深度。除了区域书院建筑,本年度集中研究了书院建筑装饰和书院植物景观营造。个体书院与学术关系、理学与书院、学派与书院是本年度书院学术领域的研究重点。本年度详细论述了书院在贯彻文教政策促进改善社会治理和弘扬地方文化方面的作用。本年度当代书院研究延续以往研究趋势,继续重点探讨当代教育对古代书院的借鉴,侧重于书院教育的当代价值,其中研究亮点为对书院教育中时间和游戏意蕴的研究。除此之外,对当代社会环境下大学书院制、书院+图书馆模式进行了研究,其中涉及国际学生书院制育人模式,体现了开阔的研究视野。总体来看,传统书院和当代书院研究领域拓展较少,仍大致延续往年研究领域。关于未来书院研究,在保持传统研究领域热度不减之外,新史料的发掘更要重视,书院教育的当代价值值得进一步发掘,多学科交叉研究可进一步提倡,书院研究的国际视野可进一步开阔。

 

参考文献
 
[1] 兰军.从书院志看清代县级书院管理体制——以平阳《龙湖书院志》为例[J].历史文献研究,2021(2):331-339.
[2] 武振伟,王锋.山东书院志[M].北京:线装书局,2021.
[3] 胡晓,钱建状.记其本末与书其大者:南宋的书院与书院记[J].江海学刊,2021(5):222-231.
[4] 周文焰,邓洪波.章程类书院文献论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1):79-82.
[5] 刘美然.清代高阳濡上书院的兴废及其历史地位:以《濡上书院碑记》(清咸丰二年)为中心[J].社会科学论坛,2021(6):184-193.
[6] 鲁小俊,李昕.《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杭州书院人物订补[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1(7):90-96.
[7] 鲁小俊,颜彦.《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南京书院人物订补[J].图书情报研究,2021(2):116-120.
[8] 鲁小俊,杨叶芊.《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江苏书院人物补正[J].图书馆研究,2021(1):107-113.
[9] 王旭州,刘亮,刘卫武.屠仁守主讲令德书院的几个问题考述:基于西北大学档案馆藏屠仁守手稿的研究[J].华夏文化,2021(1):21-25.
[10] 邓华莹.孙宝瑄与求是书院史事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221.
[11] 姜修宪,袁雨.有制无规:嘉道以降孔府书院学录选授探研[J].安徽史学,2021(3):65-71.
[12] 邓洪波.千年弦歌:书院简史[M].深圳:海天出版社,2021.
[13] 兰军.邓洪波.教学相长:书院教育概要[M].深圳:海天出版社,2021.
[14] 杜华伟.涵养德性: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15] 刘恒武,陈名扬.王阳明文明书院讲学史实考辨——以席书致王阳明系列书简为中心[J].浙江社会科学,2021(7):109-116.
[16] 兰军.万历年间周汝登的书院讲学实践[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1(5):126-130.
[17] 刘海燕.我国古代书院优质教学探秘:基于白鹿洞书院的分析[J].山东高等教育,2021(6):82-90.
[18] 谢禄雨.宋代岳麓书院讲学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1.
[19] 陈仁仁.论岳麓书院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5-20.
[20] 刘明明.宋代四大书院教育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21.
[21] 鲁小俊,Peng Ping.晚清古学书院的教学风貌:以武昌经心和黄州经古书院课艺为中心[J].孔学堂,2021(1):83-91.
[22] 陈浩.朱熹与“为己之学”的书院传统[J].华夏文化,2021(3):25-26.
[23] 简东.王阳明书院教育思想新论[J].儒学与文明,2021(00):59-74.
[24] 张传燧,钟伟春.明清书院教材的类型、建设逻辑及其特点[J].教育史研究,2021(3):121-130.
[25] 韩星.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考论及其意义[J].中原文化研究,2021(1):62-69.
[26] 董晨.试论南宋书院诗歌创作观中的诗体问题:以朱熹的书院教学为中心[J].人文杂志,2021(11):77-85.
[27] 赵伟,邓洪波.明代提学官的书院建设与张居正的学政改革[J].学术研究,2021(5):108-117.
[28] 孙富强,李守培.明代书院武艺教育的历史梳释及其当代价值阐释[C]//2021年全国武术教育与健康大会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研讨会论文集.哈尔滨:[出版者不详],2021.
[29] 李传江.清中后期淮北盐业与海州地方文化教育:以敦善书院为中心[J].华夏文化论坛,2021(1):281-289.
[30] 张晓新,邓洪波.迈向开放化与社会化的晚清书院藏书制度研究[J].图书馆建设,2022(6):64-72.
[31] 姬广凯.清代书院藏书开放流通研究[J].晋图学刊,2021(3):75-79.
[32] 胡彩云.经世致用文化的存续:福州致用书院藏书剖析[J].兰台世界,2021(3):107-110.
[33] 邹桂香,高俊宽.我国书院藏书事业近代化的历程、特征与意义[J].图书馆建设,2021(3):6-13.
[34] 邹桂香,高俊宽.我国近代书院藏书的流转与传承[J].图书馆,2021(10):103-107.
[35] 李福言.近四十年古代书院刻书问题研究综述[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2):35-40.
[36] 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7] 宗尧,邓洪波.教养分离:晚清学校“膏火”制度革废的历史考察[J].现代大学教育,2021(6):60-72.
[38] 张劲松.教养相资:书院经费研究[M].深圳:海天出版社,2021.
[39] 张劲松,张子瑞.书院经费与书院发展关系略论[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1(1):126-129.
[40] 黄健.论清代粤商对书院办学的影响[J].兰台世界,2021(5):129-131.
[41] 杜云南,黄思瑶,杜靖沂.清代端溪书院的经费来源与支出研究[J].社会科学前沿,2021(7):1851-1859.
[42] 柳肃,柳思勉.礼乐相成:书院建筑述略[M].深圳:海天出版社,2021.
[43] 刘旺,付予.湘江流域传统书院建筑形态解读:以渌江书院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6):1-3.
[44] 蒋甦琦,罗明,唐量.从“语言的转向”比较岳麓书院和湘雅医院及医学院早期建筑群[J].中外建筑,2021(6):53-61.
[45] 罗佳雯.湘江流域传统书院植物景观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1.
[46] 张栋楠,樊衍,杨雅琦.天岳书院建筑装饰纹样特色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1(7):244-245.
[47] 王舸泓,陈雅琳.江西古代书院园林历史发展及景观营造分析[J].城市建筑,2021(31):182-184.
[48] 王舸泓.江西古代书院园林历史发展及造园特色[J].南方农机,2021(21):169-171.
[49] 魏绪英,伍基梁,汪璐,等.赣鄱流域书院园林保护现状与策略分析[J].现代园艺,2021(23):147-150.
[50] 魏绪英,王子燕,王晓勤.赣鄱流域书院园林景观空间营造艺术特色[J].广东园林,2021(6):41-45.
[51] 魏绪英.赣鄱流域书院园林遗存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324-330.
[52] 肖凤洁.江苏古代书院空间布局研究[J].中外建筑,2021(3):149-153.
[53] 肖凤洁.江苏古代书院园林景观营造分析[J].现代园艺,2021(4):24-26.
[54] 丁文蓓.明代以来兰州书院园林的发展与特点概述[J].甘肃农业,2021(2):70-73.
[55] 吴志鹏.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影响下的广州学术中心递嬗[J].广州文博,2021(00):259-274.
[56] 孟义昭.钟山书院与清代学术[J].天中学刊,2021(6):132-140.
[57] 程继红,庄欣.朱熹庐山理学传播中心的建构与北鄱阳湖理学的发育[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41-48.
[58] 侯岩峰,高长山.论南宋书院家训诗理学精神内涵[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21(1):98-103.
[59] 王立斌.东林学派与东林书院[J].朱子文化,2021(3):51-56.
[60] 田正平,裴子卫.早期桐城派的教育主张与实践:以“桐城三祖”为核心的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102-115.
[61] 陈月圆,龙登高.公共利益冲突中的产权交易与基层治理:清代狮山书院与山林封禁的考察[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1(1):37-46.
[62] 王航.论清王朝建构粤北瑶族国家认同的策略[J].贵州民族研究,2021(5):140-146.
[63] 刘平中.锦江书院与石室流风[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
[64] 万涛.民族国家进程中的近代大学:从尊经书院到国立四川大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
[65] 胡青,徐永文,黄漫远.书院文化[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
[66] 胡长春,王建平,陈蕴茜.赣鄱书院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1.
[67] 胡佳.杭州古书院[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
[68] 郭云鹏.明清时期邹鲁地区书院发展特质及成因探析:以方志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地方志,2021(5):74-83.
[69] 杨航.丛林与书院历史上的儒释融合[J].中国宗教,2021(10):68-69.
[70] 谭树林.英华书院研究1818-1873[M].南京:江苏凤凰出版社,2021.
[71] 张欣.我国古代书院教育对本科生导师制实践困境的启示[J].教育评论,2021(5):120-127.
[72] 陈睿,洪亚群.传统书院教育对现代中医药人才培育的启示[J].时珍国医国药,2021(8):2011-2013.
[73] 邓洪波.建章立制,立德树人:岳麓书院学规章程及其创造性转化[J].大学教育科学,2021(5):89-91.
[74] 朱汉民.张栻“传道济民”教育宗旨及现代价值[J].大学教育科学,2021(5):87-89.
[75] 肖永明.岳麓书院《读经六法》《读史六法》与当代的经典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21(5):92-94.
[76] 李雨潜.中国传统书院的时间管理:制度变迁、结构功能与当代启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35-143.
[77] 谭祥花,肖林根.书院教育的游戏意蕴及其现实意义[J].江苏教育研究,2021(30):3-7.
[78] 蒋家琼,丁晨,王思微.我国一流大学书院制管理模式现状与展望[J].江苏高教,2021(12):88-94.
[79] 王江波,谢芳琳,苏乃乾.新时代下高校书院制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资讯,2021(20):68-70.
[80] 张树启.书院制与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融合发展研究[J].理论观察,2021(1):168-170.
[81] 王红乾,张小花,曹向利.新时代大学书院制教育实践与创新[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7):3-5.
[82] 宋宝萍,王瑞.立德树人视野下高校现代书院制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5):33-35.
[83] 史正东.地方本科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1):83-92.
[84] 尹强.高校书院制下美育教育路径思考[J].高教学刊,2021(1):62-65.
[85] 王传伟,李庭燎,刘海燕.书院制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4):81-83.
[86] 杨哲坚.书院制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启示[J].大众文艺,2021(12):143-144.
[87] 张杨.书院制背景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21(15):169-170.
[88] 周创兵,曹文华,钟贞山.推进构建“书院制”人才培养新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21(2):29-31.
[89] 王林祥,章佳萍.基于现代书院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高教论坛,2021(8):99-101.
[90] 张舰月,朱红.决策导向视角下书院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及测量[J].宁夏社会科学,2021(3):138-144.
[91] 朱丽花.书院制下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模式的探析[J].大学教育,2021(4):148-150.
[92] 丁文月,刘俏芝.互联网背景下书院制辅导员开展情感教育的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21(3):67-70.
[93] 范文辉,潘欣,郝佳馨.书院导师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对策探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21(3):64-66.
[94] 赵奇栋.国际学生书院制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21(6):107-111.
[95] 魏球,朱淑瑜.英美书院制的本土化移植与进路[J].高教探索,2021(4):100-104.
[96] 刘海燕,晏维龙.美国大学住宿书院的本土建构及经验启示[J].高教探索,2021(4):92-99.
[97] 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尼山书院讲稿集:第1辑[M].济南:齐鲁书社,2021.
[98] 叶杨晖.试论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模式——“图书馆+书院”[J].福建图书馆学刊,2021(3):38-42.
[99] 姚春玉.“图书馆+书院”模式下图书馆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5):118-120.
[100] 杜华伟.养德经邦当代书院学人访谈录[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
[101] 余妍琰.岳麓书院主题文创糕点包装设计[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21.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