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首要的事情是信赖人心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2-10-23 08:00:00
标签:
姚中秋

作者简介:姚中秋,笔名秋风,男,西元一九六六年生,陕西人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著有《华夏治理秩序史》卷一、卷二《重新发现儒家》《国史纲目》《儒家宪政主义传统》《嵌入文明:中国自由主义之省思》《为儒家鼓与呼》《论语大义浅说》《尧舜之道:中国文明的诞生》《孝经大义》等,译有《哈耶克传》等,主持编译《奥地利学派译丛》等。

     
     
     
    首要的事情是信赖人心
    作者:秋风
    来源: 东方早报
    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从逻辑上、从现实中走出这一循环论证的唯一办法是超越规则,深入人心。就是我在那篇文章中反复说明的,当收拾人心,养成人们“敬”的精神状态。哪怕只有一半、三分之一的人坚守自己的信念,社会就有了善种。他们可能成就为君子,他们将是“立法企业家”或者“制度企业家”,相互怀着敬意交往,从而生成新兴城市社会的公正的行为规则,也即礼。这些礼将风行天下而成风俗,化成大多数人的行为。
    
    
      针对这段时间媒体曝光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尤其是发生于中产阶层群体中的那些,我于10月18日在《东方早报》发表文章《中产阶层需要“复礼”》。礼,就是习惯性规则,当下中国新兴之城市社会需要规则,更需要恢复古老的“礼意”,也即恢复中国人的基本精神特征——敬。而广泛地诵读经典,是塑造这种精神的一个有效办法。
    
    
      陈心尘先生次日发表文章《“复礼”解决不了社会不文明问题》批评我。其核心论点是:当前中国社会不文明和失序的主要原因不是规则缺失,而是规则得不到遵守。他认为,社会文明和秩序的基础是规则的实践性存在,也就是合乎正义的规则被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所认知、相信和奉行。在这一逻辑链条中,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从认知到相信、从相信到奉行这两个环节的连接问题,这是道德约束力的核心问题。
    
    
      这个看法,我完全同意。拙文也正是为解决陈先生提出的问题而写作的。换言之,我和陈先生对于问题的诊断并无两样,区别在于解决之道。
    
    
      若我理解没错的话,陈先生相信,规则、制度可以塑造人,除此之外的办法,比如,我提出的教化,都没有用处。他说:“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都证明,就道德接受与实践而言,书本的教育效果很难与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式习得的效果同日而语,假如书本提供的信息与生活实践反馈的信息相悖的话,前者很容易被实践主体所抛弃。”换句话说,言传不如身教。
    
    
      陈心尘先生似乎没有意识到,他掉入循环论证陷阱中了。他在前面提出的核心论点是:目前中国社会的问题是,规则得不到普遍的遵守。而在这里他说,要让人们遵守规则,就需要让人们看到,整个社会都在遵守规则。我有点奇怪,这个社会是谁呢?现在不遵守规则的人们,不就构成了社会么?
    
    
      从逻辑上、从现实中走出这一循环论证的唯一办法是超越规则,深入人心。就是我在那篇文章中反复说明的,当收拾人心,养成人们“敬”的精神状态。
    
    
      中国新兴城市社会的规则并不完善,人们相互之间没有敬意,故每天虽有交往,却无法形成令人信服的公正的习惯性规则。当然,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确实颁布了很多法律规章,大大小小,覆盖生活的各种领域,为具体生活场景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些框架性规则。但同样是由于人们普遍缺乏敬意,故经常而普遍地不遵守这些规则。有人建议政府学习新加坡,严刑峻法。这或许有助于人们尊重规则。问题在于,政府本身对于规则就没有敬意,未必能够严峻起来。
    
    
      也就是说,不要试图只从规则上、制度上找到解决制度问题的方案。解决问题的更好出路,在于回到人心,通过教化,养成国民之敬。
    
    
      回到人心之所以是可行的,首先是因为,人心是可信赖的。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故而皆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此为仁义礼智之源。天所命于人之此心,乃人人固有。今天,中产阶层身处于无礼、规则不被遵守的世界,虽不得不时时刻刻参与各种冷酷游戏,但心中普遍焦虑而不安;网络、舆论对于社会中偶然出现,尤其是平民所行的一切善事,几乎迫不及待地予以赞美;这些年,“最美”一词在网络上十分流行。这些都是不忍人之心在发挥作用的象征,天命之心涌动在每个人身中。
    
    
      这就是中国走向善治的最深层基础,也是希望所在。有识者当做的事,就是顺乎此一人心,点明此一仁心。此心一旦点明,豁然开朗,则人心向善,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敬心自在其中矣。
    
    
      点明的一种机制就是诵读经典,四书、五经等经典。诵读经典不是把经典当成教条被动地接受,孔子早就说,儒家之学乃是“为己之学”。孟子也说,君子之学不过是致己之良知,求己之放心而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皆成就仁义礼智信等德行之“端”,诵读、研读经典就是收放心的一个法门。经由经典,人可重新认识自己,面对自己的心,深自内省,良心发现,从而成就仁义礼智之德。
    
    
      很多人怀疑,诵读经典有这样的效果吗?让我举例说明。过去五年来,《弟子规》诵读活动遍及全国各地,也许有上亿人诵读了《弟子规》,很多人的心态确实因此改变,很多家庭确实因此而变得和谐。这说明,从人心入手是可行的,从诵读经典开始是可行的。如果孩子更早诵读经典,成人也有机会诵读,社会效果当会更好。
    
    
      毫无疑问,在当下中国,经典所要求之德行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巨大反差。那些不约束自己、不遵守规则的人,确会得到很多眼前的好处。在这些好处诱惑下,有些人肯定会背弃经典的教诲。但这又怎样呢?哪怕只有一半、三分之一的人坚守自己的信念,社会就有了善种。他们可能成就为君子,他们将是“立法企业家”或者“制度企业家”,相互怀着敬意交往,从而生成新兴城市社会的公正的行为规则,也即礼。这些礼将风行天下而成风俗,化成大多数的行为。
    
    
      我在最近出版的《美德·君子·风俗》一书中,初步探讨了这一社会秩序改善的理念。这样的理念在历史上多次实践,而赓续中国文明。只是,陈心尘先生,以及诸多现代知识分子、官、商精英皆不愿意相信这一平实的社会治理理念。因为,坦率地说,他们是物质主义者,而制度决定论是物质主义的一种版本,因而,他们不信赖人心,甚至根本否认人心的存在。因此也就否定教化对于优良社会治理的决定性价值,他们更愿意相信制度。
    
    
      我从来不否认制度的重要性,但我会反问制度决定论者:人如果由制度决定,那什么可以变革制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