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源书院游学记
来源:“汶源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四月初三日己巳
耶稣2025年4月30日
4月30日下午,我们安仙小学三年级的小学生以徒步之姿踏入汶源书院,开启了一场浸润心灵的文化之旅。
大家首先在古朴庄重的棂星门下集合整队,巍峨的棂星门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整队完毕,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继续前行,两棵历经百年风雨的古柏——“百年树人”赫然映入眼帘。它们枝干虬曲苍劲,树冠如伞撑开,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同学们点头致意,无声地传递着岁月的沉淀与知识的传承。
一进书院,古朴厚重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若穿越时空,与千年的文化底蕴撞了个满怀。
穿过庭院,同学们来到了肃穆的明伦堂,其名取自“明人伦”之意,是古代书院讲学、传播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场所。踏入堂内,只见梁柱粗壮挺拔,其上雕刻精美绝伦,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栩栩如生,色彩虽历经岁月却依旧绚丽,雕梁画栋的精妙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里承载着无数先贤的智慧与教诲,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传承。
在这里举行了庄严的拜孔仪式。大家神情专注,怀揣着对至圣先师孔子的崇敬之情,站在孔子像前,望着那慈眉善目的面容,心中满是崇敬。随着仪式的进行,在司仪的引导下,我们庄重地鞠躬行礼,口中默念着对至圣先师的敬意与求学问道的决心。那一刻,仿佛能感受到孔子思想的深邃与伟大,跨越岁月长河,依然熠熠生辉。尊师重道、崇学尚礼的种子在同学们心中悄然生根。
仪式结束后,我们漫步于书院之中,“古色古香”四字在眼前具象化。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忽闻潺潺水声,一座小桥横跨在清澈的溪流之上,周围绿树成荫,繁花点缀。小桥流水的景致宛如一幅灵动的水墨画,宁静而美好,让人不禁驻足欣赏,沉醉在这清幽的氛围之中,心灵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放松。
而敬字亭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知晓了它背后蕴含的深意。古时,人们对文字心怀敬畏,认为文字承载着知识与文化,神圣不可亵渎。写过字的纸张不能随意丢弃,需收集起来,拿到敬字亭中焚烧,以示对文字的敬重。站在敬字亭前,我们仿佛看到了古人对文化的虔诚与珍视,这一份敬重,也让我对文字和知识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
此次汶源书院游学,不仅让我领略了古建筑的魅力,更让我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对儒家思想、对古人的智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一段徒步游学的经历,将成为我记忆中璀璨的瑰宝,激励着我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去探寻更多文化的奥秘。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