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婺州孔子文化周在磐安榉溪启动,孔垂长先生贺信赞婺州南宗一脉秉承家学延续礼乐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5-10-02 16:52:24
标签:

浙江婺州孔子文化周在磐安榉溪启动,孔垂长先生贺信赞婺州南宗一脉秉承家学延续礼乐

来源:“至圣孔子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八月初七日庚子

          耶稣2025年9月28日

 

金秋送爽,儒风拂面。9月28日,2025婺州孔子文化周在浙江省磐安县榉溪村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联合孔子博物馆等单位共同主办,中国孔子基金会、至圣孔子基金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等单位指导,汇聚了来自儒学、民俗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政府代表,共同开启一场儒学文化交流的盛会。至圣孔子基金会执行长陈泰旭出席启动仪式,并在仪式上宣读了孔子七十九代嫡长孙、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孔垂长先生的贺信。

 

 

 

上午九时,文化周启动仪式在论语广场举行。中共磐安县委书记何浩挺、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玉芳等领导出席并致辞。至圣孔子基金会执行长陈泰旭宣读了孔子七十九代嫡长孙、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孔垂长先生的贺信。孔子博物馆专职副书记孔淑娟也发表致辞,表达了对活动的大力支持。

 

 

 

何浩挺

 

 

 

姜玉芳

 

 

 

陈泰旭

 

 

 

孔淑娟

 

孔垂长先生在贺信中表示:金华磐安榉溪,是孔氏婺州南宗一脉生生不息的精神故土,也是儒家文化在江南沃土中深根繁叶的重要象征。祭孔,不仅是对至圣先师的崇高致敬,更是对中华文化本源的回归与礼敬。婺州南宗一脉秉承家学、延续礼乐,在时代变迁中始终保持着对儒家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活态传承,堪称儒学生活化、当代化的重要样本。愿借此盛会,进一步推动儒学融入现代生活、滋养民众心灵,亦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智慧与当代活力。

 

启动仪式上,梁涛教授以《何以榉溪》为题,深入剖析了这一文化样本的独特价值;从跨文化视角阐释了儒学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婺州孔子文化发展中心”授牌仪式,以及《2026年“在榉溪洞见乡村里的中国”》系列文化研究项目专家聘请仪式。这些举措标志着婺州南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进入系统化、专业化新阶段。

 

 

 

上午十时三十分,庄重的婺州南宗家祭典礼在孔氏家庙举行。典礼依古礼进行,擂鼓鸣钟,佾舞翩翩,与会嘉宾身着传统服饰,依次行敬香、献帛、献爵之礼。这场跨越时空的仪式,让千年礼乐文明在古村落中重现光彩。

 

 

 

当天下午,“乡村儒学活态传承的榉溪样本”文化对话精彩继续。在文化学者萨苏的主持下,海内外学者围绕儒学在当代乡村的活化利用展开深入讨论。费孝通先生的继承人、至圣孔子基金会“费孝通美美与共文化发展基金”发起人张喆先生参加了对话。张喆先生表示,从《乡土重建》的视角看,儒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文化保存,更在于它能否参与并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榉溪样本告诉我们,儒学可以依托家庙、家谱、乡约等传统载体,通过与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相融合,重塑乡村公共性,促进社区协力与社会资本积累。

 

 

 

参与文化对话的学者还有中国人民大学梁涛教授、韩国成均馆大学李润和教授、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颜炳罡、榉溪村杏坛书院主理人卢震等。

 

当日,嘉宾们还参观了榉溪孔氏家庙、宋代老街等文化遗址,实地感受这座古村落九百年的儒学传承历史。通过学术研讨与文化体验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展现婺州南宗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通过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与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不仅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探索了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与会专家表示,榉溪村九百年的儒学传承实践,为当代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相结合的成功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