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秋】在中西相互阐释中发展和扩展儒学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3-12-20 03:12:35
标签:
姚中秋

作者简介:姚中秋,笔名秋风,男,西元一九六六年生,陕西人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教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著有《华夏治理秩序史》卷一、卷二《重新发现儒家》《国史纲目》《儒家宪政主义传统》《嵌入文明:中国自由主义之省思》《为儒家鼓与呼》《论语大义浅说》《尧舜之道:中国文明的诞生》《孝经大义》等,译有《哈耶克传》等,主持编译《奥地利学派译丛》等。

在中西相互阐释中发展和扩展儒学

——在儒家与当代中国思想之创生暨“儒生文丛”第二辑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姚中秋

(弘道书院山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编者按西历2013年11月24日下午,儒家与当代中国思想之创生暨“儒生文丛”第二辑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弘道书院主办,弘道书院学术部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任锋副教授召集并主持。本次会议采取了对话方式,一方是许章润、高全喜、任剑涛、胡水君、程农、张旭、张龑等来自政治学、法学和哲学等学科的学者,一方是陈明、姚中秋、梁涛、唐文明、慕朵生、任锋等北京儒家学者以及张晚林、林桂榛和陈乔见三位“儒生文丛”第二辑的作者代表,双方围绕儒家与当代中国思想之创生会议主题,在跨学科、论辩式的讨论中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新见迭出,精彩纷呈。经与会者订正,现将会议发言纪录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听了刚才几位的发言,我的感受与陈明兄一样,我们今天邀请的法政学者,似乎都是托儿啊,大家跟儒生群体的理念非常接近,我觉得,从今天开始,你们都可以自称儒生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我现在经常跟别人说,中国过去十年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儒家的复兴。这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因为它会改变中国,进而会改变世界。

 

 我们从学界这些年的变化,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大趋势。陈明会有很深的感触,我们明显感受到学界对于儒家的态度,对于儒家的立场,在过去十年来,发生非常巨大的变化。想来也不奇怪,这就中国人的一种自然反应,我们每一个中国学者都是在中国文化的环境中、在中国的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很自然地,当我们遵循生命的意义、遵循个体生命、文化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时候,很自然地就回到了儒家。或者换句话说,其实我们从现在学界的这一动向中可以看到中国思想界或学界的文化自觉。前年曾写过一篇文章,其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也许再过若干年,中国的思想争论会在儒家内部展开。我们现在看到儒家在和其他各家争论,而随着思想界的儒家化,未来过一段时间,思想争论将是儒家左派和儒家右派的争论。现在已有一定的端倪,很多左派把自己说成儒家,还有我这个自由主义打入儒家,这就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之大势。

 

 这个时候,我则愿意讨论另外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儒生,我接受章润兄的封号,作为一个儒生,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从儒生立场上如何使儒家复兴在更广泛的领域中、以更健全的方式来展开?

      

 首先,我们看看儒家在中国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简单地说在两个层次上,刚才章润兄讲到,文化有士大夫精英的文化、有普通的贩夫走卒的文化。如果放在底层文化的层面上,也许,关于儒家是不是宗教的争论,不是那么重要。事实上,对普通老百姓来讲,儒家经常以宗教的方式发挥作用。但我想强调,这不等于儒家变成了宗教,以宗教的形态教化民众,而是儒家借助其他宗教发挥作用。我在同济学报上发表一篇文章,明确提出《儒家非宗教论》,之后又写了一篇文章《一个文教,多种宗教》,试图揭示中国文明非常重要的特点,这个特点也是中国文明能够成为普遍的世界文明之要害所在。这个特点就是,儒家不是一个宗教,儒家是一套价值体系。而恰恰因为儒家不是宗教,所以它的价值可以渗透到所有宗教中。所以我们看到,在中国,所有宗教都会有一定儒家化的过程。这样一个文教、多种宗教的架构、机制,使中国文明始终保有宗教宽容。我觉得,这一点对于儒家的前景、对于中国文明的前景,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如果我们儒生一定要让儒家本身成为一种宗教,那实际上是把儒家做小了。

      

 比如我们看看现在的台湾,传播儒家的主体是谁?是人间佛教,他们运用建制化的力量传播儒家所守护的价值,并不主要是儒生在传播儒家的价值。所以,儒生们需要对儒家存在的社会形态有一个更理性的看法。

 

 那么,儒家的核心价值由谁来守护、来阐明,尤其在一个大变动时代,怎么向民间、向这些宗教渗透、灌注儒家的价值?要靠士人,靠儒家精英。这就是当代儒学必须承担的任务。当然儒家需要承担儒之教化,但是,对普通民众的教化也许并不是儒教所能完成的,而需要借助其他更为成熟、影响极大的宗教完成。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儒生主要的工作其实是发展儒学,用儒学回应我们这个时代的大问题,不仅仅是中国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在这个时代面临的挑战是非常巨大的。

 

 而根据我的观察,我们儒学还没有做好这个准备,因而尚没有这个能力。问题在哪儿?问题就在于儒学的视野和知识结构本身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的抱负、我们的视野没有达到普遍主义的程度,我们仍然是把儒家或者把儒学义理视为地方性知识,我们自己限制自己,包括以封闭的态度去对待现有的知识,以对抗的心态对待其他文明和它的价值。我想这样的心态会严重妨碍儒学在这样一个时代创生、扩展,应对中国和人类的大问题。

 

 我自己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些年,我组织学术活动,就像今天这样,都是把从事儒学研究的学者,把儒生,把从事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聚集在一起,让大家对话,相互分享、相互刺激,也许,我们最终能够共同生产一个普遍性的知识。我自己认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儒学以及整个知识群体或者精英群体回应中国人天命的唯一可取的心态。

 

 简单地说,儒学如果要有效地回应时代之议题,就需要以开放的心态,进行中西的相互阐释,不管从价值还是从知识的层面上,都需要双向的阐释。当然,双向阐释也有一个主体性自觉的问题,也就是说,对我们自身文明的自觉,包括逐渐唤醒汉语的思想表达能力,唤醒扎根于中国文明的思考方式。但是,你在立定主体性的同时,也许要以开放心态,展开双向阐释。否则,所谓主体性也是站不住脚的。刚才胡水君教授讲到,现在拿《论语》、四书五经,字似乎全都认识,却不一定理解其意义。我相信,这是个问题,如果我们把自己封闭起来,是无法解决的。坦率地说,如果你不借助现代社会科学知识,我不认为你能把经解通。要解通经,需要智力达到最锐利的程度,而我们现在接受的教育都是西式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所以我们智力最锐利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在你对西学掌握最锐利的时候。事情变得非常有趣了。当你特别深入掌握西学思考方式的时候,你大概才能理解我们自己的经典最根本的含义。

 

 有朋友可能担心,你这个理解,跟孔子的用意、跟孟子的思想一致吗?我说,肯定有不一致的地方,但是我相信,这样的解释,孔子、孟子也会赞成的。对于普遍性,是可以进行独特的阐释的。这种阐释中,自有普遍性在。我们要对自身经典的普遍性具有坚定的信念,对于基于自己立场所做出的阐释之普遍性,也需要具有一定信念。而这样的双向阐释,恰恰可能扩张孔子、孟子思想、价值之普遍性。我们进行双向阐释,就在更大范围内把中国经典、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引入世界文明、世界知识之场域中,从而探索真正人类意义上的普遍性。

 

 我们时代的儒生应当具有这样的抱负。经历二十世纪太多的挫折、太多的负面事件之外,我们儒生群体中难免有太多防卫性、防御性的反应和心态。我觉得,这可以理解,但并不健全。我们要改变自己的立足点,不只是为自己辩护,而是积极地阐明自己,阐明我们是什么,在想什么?阐明的过程一定需要借助开放的知识体系,才能完成。我们考察历代经学之演变,它是怎么演变的?为什么汉儒的解释和战国时代的儒者不同?为什么宋代儒者和汉儒不一样?因为,时代变了,问题意识变了,知识环境也变了。孔子之道就是学,儒生是最好学的,学习各种知识。今天,我们需要一种知识的开放态度,主动地从事中西之相互阐释,其技术表现就是儒学与现代人文科学之间的双向阐释与互动。

 

 我参与过若干次儒学圈内的会议,有一个深刻的感受,知识太封闭。即使有此生产出一些知识,恐怕也没有多大意义。如此封闭的儒学不能帮助人们理解我们这个时代,也不能参与这个时代的创制立法。在现代知识体系中,儒学是特别的,儒学是边缘的。真正有影响的是政治学、法学等。儒学必须深入这个学科领域,发展这些领域紧迫需要的东西。今天胡水君、张龑、许章润等各位先生都讲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些学科内部其实都有强烈的知识需求。以法理学为例,不少学者已经感受到,现在的中国法理学实际上是无源之水,是建筑在沙滩上的大厦。因为,当代法理学的核心概念跟我们的文明、跟中国人的生活、中国的价值、信念之间,没有任何关联,由此发展出来的法律概念、法律推理方式,其实很难被中国人能够理解和接受,以这样的法理为根基的法律体系,不可能被中国人信仰,中国人都看不懂,还怎么信仰?

 

 其实,现代诸多人文与社会科学是需要儒学提供一些基本预设,提出一些基本思维方式的。这就需要儒学做出回应。儒学需要进入这些知识体系中。那么反过来,这些知识也会进入儒学体系中,儒学可由此丰富自己。也就是说,在我看来,中西相互阐释的具体形态就是儒学与当下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会通。也许,当儒学真正实现复兴的时候,就是儒学不复单独存在的时候。它无所不在,所有学者都是儒生。到了这个时候,中国思想、学术之主体性,才算确立。


“儒生文丛”第二辑 

 

 

 

 

 

 

学术指导:蒋庆 陈明 康晓光 余樟法 秋风 

主编:任重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书目(七册):

        壹.《儒家宪政主义传统》(姚中秋著)

        贰.《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余东海著)

        叁.《追望儒风》(米湾著)

        肆.《赫日自当中:一个儒生的时代悲情》(张晚林著)

        伍.《“亲亲相隐”问题研究及其他》(林桂榛著)

        陆.《闲先贤之道》(陈乔见著)

        柒.《政治儒学评论集》(任重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