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小学开设国学课的设想(刘梦溪)

栏目:儒家经典进课堂暨国民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10-03-14 08:00:00
标签:
刘梦溪

作者简介:刘梦溪,男,西历一九四一年生,辽宁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所长;艺术文化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主编。著有《传统的误读》《红楼梦与百年中国》《大师与传统》《中国现代学术要略》《论国学》等。

 

前年,我的《论国学》发表时,其最后一部分曾提出,应在小学正式开设国学课。后收到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国际著名的文化社会学家金耀基先生的函示,他认为不仅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一二年级,都可以设置国学的课程。他信中与此一设想有关的一段是这样写的: 

尊文《论国学》中“一点设想”,建议在小学设国学一科,内容以六艺为主。读来叫我又惊恐,又欢喜。此是文化教育绝大事情。此涉及为“价值教育”(或“伦理教育”)在今日(中西均然)垄断的“知识学”外寻求一位置,也是在今日学校(特别是大学)的课程中寻求一位置。我最欣赏尊文所说“这样将来终会有一天,所有中国人的知识结构里面,都有我们华夏民族最高端的文本经典为之奠基,使之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一段话。鄙意与尊见略有不同者,以为学校应不限于小学,中学、大学或更重要。国学内容则以《四书》(尤其是《论语》、《孟子》)为主。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此信写于2008年3月8日,是他收到我寄呈的《论国学》一书之后,写来的回示。我完全赞同耀基先生的高见。的确不应限于小学,中学、大学也许更为重要。而且他把此议提升到教育学的学理层面,认为此举是在垄断的“知识学”外,为“价值教育”或“伦理教育”寻觅一席之地。我之初意,不过冀图在未来中国人的知识结构中注入中华文化的原典精神,俾便日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身上都带有中华文化的识别符号,经耀基先生这样一讲,其理据更加充分,而且还有教育之学理存焉。 

何谓中华文化的原典精神?要之其神韵典要具在《六经》。也就是马一浮先生所说的“六艺”。马一浮说:“学者当知六艺之教固是中国至高特殊之文化。惟其可以推行于全人类,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至高。惟其为现在人类中尚有多数未能了解,‘百姓日用而不知’,所以特殊。故今日欲弘六艺之道,并不是狭义的保存国粹,单独的发挥自己民族精神而止,是要使此种文化普及的及于全人类,革新全人类习气上之流失,而复其本然之善,全其性德之真。方是成己成物,尽己之性,尽人之性,方是圣人之盛德大业。若于此信不及,则是于六艺之道犹未能有所入,于此至高特殊的文化尚未能真正认识也。”(《泰和宜山会语》,《马一浮集》第一卷,页23) 

马一浮倡六艺之学、六艺之教、六艺之道,无异于寻找到一条既连接古今又能够沟通中西的对话途径,此不仅我华夏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构建全球精神伦理的需要。马先生是鉴于对“六艺”精神脉理的研几深微,向国人和世人发出的一种现实的期许。 

故所谓国学者,乃是“六艺之学”也,经典之学也。 

因此,如果现在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一二年级设“国学科”而施“六艺之教”,窃以为可行。问题是如何化难为易,编订出合适的教材。原则应该是简而不繁,由浅入深,以选本以白文为主,然后渐及于注。 

所深者理也,所繁者文也。入手还是通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而尤其以《语》、《孟》为取径,更为便捷。盖《四书》既是《六经》的引桥,又是将《六经》化难为易的范本。因孔、孟所论,均不出“六艺”之范围。二程子就曾说过:“於《语》、《孟》二书知其要约所在,则可以观《五经》矣。”(《二程集》下册,页1204)所以,小学应以诵念《四书》为主,初中巩固《四书》,同时初涉《六经》简选本,使诵念和讲解适当结合。高中《四书》、《六经》之外,应兼及庄老诸子。都是简读、选读,并不复杂,也无须花太多的时间。大学一二年级可稍稍接触经解,顺便寻览学术史的流变,包括宋明儒的著作,老庄佛学的代表著作,及前四史等。科目都叫“国学”,也都是选读选学,简读简学,轻松地读,轻松地学。并非要花很多时间,更不是要“皓首穷经”,主要是经典的熏习,且以不影响其它学科和现代知识的吸取为条件。高中和大学一二年级,宜适当增加文言文的写作练习。 

苟能如此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潜移默化,长期熏习,则中国文化的源头经典、固有的文化传统、民族的精神义理、古贤往圣的德传血脉,就和当代人不期然地连接起来了。显然这是教育部门应该及早做起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