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人文关健词之十:李银河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0-03-18 08:00:00
标签:

吹剑按:去年,我们推出“2005中国人文关键词”以后,得到了各界朋友的关注和好评,同道们也希望将此定制,每年都推出一辑,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故此,我们决定在每年岁终,择选出本年度发生的若干热点人文话题,特别邀请同道学友撰文评述,回顾去岁,以望来年。  

今年,我们择选了以下二十一个话题:电视剧《施琅大将军》(予沉),上海重写历史教科书(冼岩),鲁迅逝世70周年(石勇),孟母堂(张波),美国总统布什会见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成员风波(陈勇),中韩申遗之争(谢泉峰),国学大师评选(赵晶),孔子标准像(谢泉峰),易中天(谢泉峰),李银河(石勇),赵丽华(思芬),女儿状告父亲婚外恋(石勇),教师节改期(冼岩),废除中医(东民),草根历史(谢泉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简照霜),学部委员遴选(赵晶),七夕情人节(东民),于丹说《论语》(谢泉峰),大国崛起(王达三)、十博士生倡议抵制西方圣诞节(谢泉峰),汇辑曰“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由原道网(www.yuandao.com),孔子2000网(www.confucius2000.com),中国儒教网(www.zgrj.cn)联合发布。  
   
孔历2559年(西历2007)年1月1日  
   
目录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一:电视剧《施琅大将军》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二:上海重写历史教科书  
2006中国人文关健词之三:鲁讯逝世七十周年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四:孟母堂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五:美国总统布什会见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成员风波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六:中韩申遗之争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七:国学大师评选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八:孔子标准像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九:易中天  
2006中国人文关健词之十:李银河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一:赵丽华  
2006中国人文关健词之十二:女儿状告父亲婚外恋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三:教师节改期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四:草根历史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五: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六:学部委员遴选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七:废除中医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八:七夕情人节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十九:于丹说《论语》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二十:大国崛起  
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二十一:十博士生倡议抵制西方圣诞节  


 

2006中国人文关健词之十:李银河

作者:石勇
发布:原道网(www.yuandao.com),孔子2000网(www.confucius2000.com),中国儒教网(www.zgrj.cn)


如果说王小波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他的遗孀、现年54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性学专家李银河则可谓是一匹“孤独的母狼”。2006年,“李银河”这个品牌在中国异常引人注目。关于“二奶”、卖淫、同性恋、“换偶”、虐恋(SM)等问题,她发表了一系列高论。这些问题都与“性”这一容易让人亢奋的字眼有关。


在她看来,作为自然人和公民,“二奶”享有性权利。而卖淫应该“非罪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一再重申同性恋不应受歧视;只要基于自愿,在私人场所,成年人之间的“换偶”和虐恋均是他们的权利。她的名言是:“不能让这个社会,这么愚蠢,这么愚昧,这么野蛮”(原话)。


不难想像,李银河以其在社会价值排序上较高的身份切入法律、道德、社会问题、欲望等复杂地纠缠在一起的“性”领域,就像捅了马蜂窝,想不引起一片惊呼和剧烈的反应都不可能。这并不仅仅是“学术观点”的表达,而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一种“另类”回应。她不乏支持者,但更多尖锐的批评接踵而至。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李银河自称“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但批评者主要并不是从保守主义、社会主义、男权主义来对其进行批评――尽管从它们的角度最有理由进行反击。很多人驳斥的是她的逻辑,以及将上述引发社会问题的行为合理化和合法化的后果――比如冲垮婚姻家庭。这种没有多大“意识形态”色彩、事实上也不“愚昧”和“野蛮”的批评被李银河视为是一种“歇斯底里”的“力量”。2006年9月3日,她在自己的博客中犹豫不决地写道:“虽千万人,吾往矣”。


她无法确信自己是“战士”。但这明显夸张了,有受“迫害”的妄想的嫌疑,就像她的拥趸通过认为她是在为国人争“权利”,赋予她一种道德光辉,将对她的观点的批评视为是在打击一种努力而非法化批评一样。


尽管李银河指出了一些批评者的逻辑错误(这对李银河来说是不公正的),比如主张“换偶”的夫妻的权利不等于是在提倡“换偶”,但她的观点的错误也是致命的。她在为玩“性”的少数人辩护时,将道德分为“少数人的道德”和“多数人的道德”,这不过是“多数人道德”对“公共道德”的偷换。在她眼中,“自由”似乎只在真空里演绎,两对“换偶”的夫妻的行为所体现的道德观似乎与社会绝缘,其后果似乎也不是社会在为之买单。在她看来,只要基于“自愿”(私密、成人),“换偶”权利即可证成,但按其逻辑推下去会构成反身否定。


先圣固然承认食、色,然“性”的发泄已被限制在不冲破道德栅栏的范畴内。而只顾自己痛快,却让社会买单绝非现代人应有的思维。


在这个时代,作为一种存在,李银河是独特的,从而也是可贵的。但独特、可贵与正确并不必然存在逻辑上的对应关系。

来源:原道网、孔子2000网、中国儒教网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