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义堂】礼乐传万代,箫韶有遗篇——祭孔乐舞解读

栏目:礼仪祀典
发布时间:2016-06-13 20:26:57
标签:
杨义堂

杨义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济宁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大孔府》《大运河》《北游记:苏禄王传》,长篇报告文学《鲁国春秋》《抗战救护队》《千古家训》,儒学专著《祭孔大典》《新乡贤归来》,歌曲《再出发》《我家住在运河边》《孟子》《九龙山》《尼山情》等。获得泰山文艺奖、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乔羽文艺奖、日本孔子文学奖等。

  

 

 

礼乐传万代,箫韶有遗篇

——祭孔乐舞解读

作者:杨义堂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五月初九日丙寅

           耶稣2016年6月13日

 

 

 

  


钟磬与琴瑟的合奏一次次响起,像从远古传来的圣哲的叮咛,清朗而又舒缓;

 

峨冠与博带的舞步一遍遍上演,数千年的历史在裙裾间飘飞,让人恍如隔世。

 

曲阜孔庙恢复祭孔活动和举办孔子文化节已经有32年了。每年的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都是最核心的活动,每次祭孔大典上,祭孔乐舞又是最华彩的篇章。然而,每一次观赏祭孔乐舞时,人们在新奇过后,总是充满了不解与困惑:这是什么?从哪里来的?表达的什么意思?

 

因缘际会,我有幸策划和组织孔子文化节期间的祭孔大典活动,有5年多的时间,在古柏深深、殿堂巍巍的孔庙里工作,伴随着晨钟暮鼓寻觅天籁之音的真谛。

 

一天中午,我坐在孔庙杏坛的栏杆上假寐,思绪早已飞跃千年,溯流而上,在中华礼乐文化的源头久久徘徊,恍忽之间,幡然顿悟:祭孔乐舞难道就是发源于4000多年前尧舜时代的、目前已经失传了的箫韶乐舞?!不是么,她融歌、乐、舞、礼于一体。歌,颂圣贤之德,乐,合中和雅韵,舞,表谦逊礼让,正符合孔子对韶乐“尽善尽美”的评价!她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5000年礼乐文明的代表!而且,她也是世界最古老的大型交响乐,开启了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国家音乐文化的长河,在世界音乐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

 

祭孔乐舞的历史比祭孔还要长

 

中华5000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礼乐教化的历史。在中华文明的起源阶段,即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音乐舞蹈就早早地走出了荒蛮神秘的巫觋文化,成为中华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六代乐舞,即黄帝时期的《云门》、唐尧时期的《大章》、舜帝时期的《大韶》、夏禹时期的《大夏》、商汤时期的《大镬》、周武王朝时期的《大武》等。其中《云门》、《大章》、《大韶》、《大夏》所代表的各代,都是由禅让得的天下,称为“文舞”;《大镬》和《大武》均是为武力夺取天下的君王歌功颂德,属于“武舞”。文舞武舞,象征文治武功两种统治方略,成为华夏礼教的正统仪典。

 

《大韶》是舜帝时代的乐舞。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记》上说”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为了用音乐教化人民,他模仿凤凰的形状,用竹子制作了凤箫,用泗水之滨的浮石制作了石磬,创作了乐舞《大韶》,用来歌颂帝尧的圣德,并示忠心继承。《竹书纪年》载:“有虞氏舜作《大韶》之乐”。 因为是以竹箫、石罄为主要伴奏乐器,又名《箫韶》。韶乐演奏的时候,乐队吹奏着形似凤翼的排箫、凤凰展翅的旋律。堂上堂下,百鸟朝凤,出现了一个凤鸟的世界。

 

西周初年,周公旦“制礼作乐”,将六代乐舞整理增删,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礼乐制度。六代乐舞被称为宫廷雅乐,是中国音乐舞蹈的高峰,是乐舞文化进入成熟期的里程碑。

 

西周雅乐分为祭祀乐和燕飨乐,祭祀乐用于祭祀天地、四方和祖先,乐舞称作佾(yi)舞,燕飨乐用于朝堂、宴会、婚庆等,乐舞称作队舞,这就是佾舞的由来。对乐舞的人数和排列方式,周礼明确规定 :“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二。” 跳佾舞的人数是法定的,如果诸侯用八佾,就要犯僭越的罪名。鲁国的大臣季平子将“八佾舞于庭”,孔子大呼“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这就是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来源。乐队的排列方式,周礼也规定,在月台的四面设乐队的,叫宫悬,是周天子享用的音乐。三面设乐的叫轩悬,是诸侯用乐。二面设乐的是判悬,是大夫用乐。一面设乐的,是特悬,是士即普通的贵族享用的音乐。这种编制完备的大型演奏乐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交响乐团,比西方交响乐之父——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早了2000多年!

 

由于春秋初年周平王迁都、诸侯征战以及“郑声”等民间俗舞的冲击,西周雅乐“礼崩乐坏”。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文舞中只剩下《大韶》,武舞中只剩下《大武》了。所以老夫子只能对《大韶》、《大武》进行评价:“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而无缘欣赏六代乐舞的原貌了。孔子闻韶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17年,孔子来到齐国,耳闻目睹了韶乐的演奏盛况,不禁心醉神迷,陶醉于音乐的世界里,竟然“三月不知肉味”。

 

《隋书》等历代典籍中记载了孔子之后《韶乐》流传的历史:“秦始皇灭齐,得齐《韶》乐;汉高祖灭秦,《韶》传于汉,汉高祖改名《文始》。”秦汉时期均把《韶》定为祭祀之乐。曹魏时期,魏文帝曹丕将《文始》复称《大韶》。至南朝梁武帝,自定郊庙祭祀乐,以《大韶》名《大观》。《韶》乐虽改换名称,但仍居于帝王用乐之列,在祭天、祭祖和祭祀孔子时表演的都是《韶乐》。

 

隋文帝杨坚创制了释奠孔子的专用乐章。唐代在继承传统乐舞制度的基础上,释典礼乐形成了《十二和》乐制和文舞、武舞,祭孔乐舞趋于成熟。宋太祖赵匡胤刚刚黄袍加身,就裁定祭孔的乐章。他反对别人武力夺天下,祭孔取消了武舞,仅用文舞。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颁大成乐器于天下,令府州县按照标准制造。明孝宗弘治十七年,祭孔由六佾舞上升为八佾舞。

 

清朝顺治帝元年(1644年)议定,祭天地、太庙、社稷、孔子都用《中和韶乐》,初献用武舞,亚献、终献用文舞,体现了祭祀礼仪的庄重。清代将祭孔乐舞冠名为《中和韶乐》,既说明她源自《韶乐》,又切合了中和的意境。

 

大陆1948年起,停办了祭孔仪式。1984年,文革期间毁坏的曲阜孔庙大成殿孔子像恢复完工,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师生编排了祭孔乐舞,受到了好评。1986年,曲阜市剧团按照清代祭孔的规模和形式又进行重新编排,每年在孔子文化节期间表演。2005年,孔子文化节组委会组织了全球联合祭孔,并对公祭仪式和祭孔乐舞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动,取消了三跪九叩的三献礼,改为敬献花篮,向孔子像三鞠躬。2006年举办的两岸祭孔、2007年全球华人华侨同祭孔都用的这套乐舞,之后,除了祭文每年变化之外,基本都是沿袭这套乐舞。

 

祭孔乐舞的内容解读

 

祭孔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说,自古以来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其文雅的歌词、古朴的舞步、平和的曲调,则展示了古代雅乐融歌舞乐于一体的传统艺术特色,昭示着儒家文化礼乐教化的精髓。

 

先诵读一下她的歌词吧,是颂扬先师,诗经神韵。历代皇帝改朝换代之后,都要制礼作乐,以显圣明。他们因旧声,填新词,所改造的都是歌词这一部分。

 

唐朝制定的祭孔乐章第一章《迎神》部分的唱词是:“通吴表圣,问老探真。三千弟子,五百贤人。亿龄规法,万载嗣禋。洁诚以祭,奏乐迎神。”

 

明朝洪武六年制定的祭孔乐章《迎神》部分的唱词是:“大哉宣圣,道德尊崇。维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纯益隆。神其来格,于昭圣容。”

 

清朝康熙年间制定的祭孔乐章《迎神》部分的唱词是:“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世之师。祥征麟绂,韵和金丝,日月既揭,乾坤清夷。”

 

歌生持着笏板,高声吟唱,四字一句,古朴典雅,与《诗经》的雅、颂部分如出一辙。虽然是不同的朝代,内容却都大同小异,都是颂扬孔子的,文化传承,一览便知。

 

再听听她的音乐吧,是八音齐奏,中和雅致。祭祀典礼所用八音古乐包括金、石、土、木、革、丝、竹、匏,共8类105件乐器。分别是编钟、编磬、镈钟、特磬、建鼓、博柎、琴、瑟、笛、排箫、箎、笙、埙、笏、柷、敔、麾、节等。其中编钟、编磬作为“金石乐”,是古代宫廷雅乐的标志和代表。在曲阜孔庙的前面,就有一块牌坊,上面写着“金声玉振”四个大字,就是赞扬孔子的思想象编钟、编磬的奏鸣,高雅纯正,绵绵不绝。祭孔乐舞中体现出来的这一美学思想非常符合和合思想,《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大乐与天地同和”。

 

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季札在观《韶》后发出如下惊人的感叹:“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将韶乐之德说成是像天地一样,这就是成语“叹为观止”的由来。上个世纪40年代,台湾有一位叫江文也的音乐家曾经将祭孔乐舞改编成大型交响乐,他对祭孔乐舞有一种独到的体验,他说,孔庙大成乐平稳肃穆,行迈迟迟,没有起伏,对听惯现代音乐的耳朵而言,这样的乐风真是烦人。然而孔庙音乐呈现的是一种独特的美感境界,这是没有欢乐,没有悲伤,只有像东方的诉说。这音乐好像不知在何处,也许是在宇宙的某一角落,蕴含着一股气体。此种音乐不拘囿于一时一地的感官刺激,它关注的焦点在天人边界及灵魂深处。大音希声,但五音俱备,它的构造虽然简朴,却蕴含最缜密的能量。

 

最后,再看看她的舞蹈吧,是谦逊礼让,立德立容。在祭祀时,只有三献礼部分才加入八佾舞。舞又有文、武之分。跳“羽舞”的舞生,手持龠(yue)翟(di),象征文德。“干舞”的舞者手持干戈,象征武功。《宋史.乐四》云:“文舞九成,终于垂衣拱手,无为而治;武舞九成,终于偃武修文,投戈讲艺。 ”这句话是说,跳文舞代表着垂衣裳、行拱手礼就可以平治天下。跳武舞则代表放弃武攻。在跳佾舞时,佾舞生前方有二人持“节”,称为“节生”。其作用是发号施令。站在露台东西两侧被称为“东节”、“西节”。当东节下令“起舞”时,佾舞生配合诗乐的节奏起舞,当西节下令“舞止”时,则恢复肃立姿态。一个舞蹈造型,代表一个字。歌生唱一个字,乐生奏一个韵,舞生跳一个动作。舞姿刚劲舒展,具有汉雕之美。每一献艺礼共记有32个舞姿,三献礼共记有96个舞姿。手势有起手、垂手、出手、拱手、挽手。步子有进步、退步。体态有屈身出手下伸为“授”,再屈身出手上举为“受”,拱手后退为“辞”,拱手向左右为“让”,低首屈身拱手为“谦”,出手两肘拱手齐心为“揖”,低首屈身至地为“拜”,屈膝至地为“跽”,点首为“叩头”,跷一足屈一足拱手左右为“让”。看哪,这竟然是一套中华古代礼仪的规范动作!

 

佾舞生手中拿的龠和翟也非常有讲究:舞生左手持龠,右手秉翟,龠在内而翟在外。这是因为龠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吹奏乐器,它不仅是横吹之笛、竖吹之箫、直吹之簧哨类乐管的先祖,还是历代声律及度、量、权衡制度的根本。大禹时期的皋陶氏作“夏龠九成”,是边吹边舞的;西周时期,古龠被定为“文舞”的代表性乐器,是华夏礼乐文明的重要标识之一。《尔雅.释乐》上说:“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成语“天籁之音”的“籁”字意思就是三孔的龠。秦汉以来,雅乐沦丧,古龠的吹奏之法渐渐失传,只是一根徒有“龠”名的棍状舞具。翟,木柄,雕龙头饰金漆,龙口夹一根或三根野雉尾。取立容之意。同时,龠主阴,翟主阳,所以龠在内而翟在外。

 

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用乐舞教育青少年的做法,《尚书·舜典》记载了舜帝对当时的典乐官夔说的一段话:“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胃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周代贵族子弟学习礼仪首先要学习乐舞,用乐舞来提高贵族子弟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的素质。“十三舞勺”、“成童舞象”,舞“勺”是文舞,即学习礼仪。舞“象”,是武舞,手持干戈以锻炼身体。当前,如果能在中小学推广祭孔乐舞,则不仅有助于培养青少年谦逊礼让的美德、集体主义的观念、协调统一的作风和健康硬朗的体魄,还能够展示泱泱大国、文明中华的精神风貌!

 

传之世界的文化瑰宝

 

韩国大约在1600年前(公元372年)就有了祭祀孔子的释典,并一直延续至今。每年的春秋上丁日,在成均馆孔庙和全国的243所乡校均按明朝的仪式举行释典礼。要先后举行“奠币礼”、“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分献礼”、“饮福礼”、“望燎礼”等,并演奏和表演文庙乐和“文舞”。文庙乐在韩国也称作雅乐。韩国人自称是目前世界上历史传统最悠久的、古制的释奠祭礼乐。释典礼被韩国政府授予“人类文化人才第85号”。

 

日本祭孔始于大宝元年(701)二月,据《大宝令》记载,由文武天皇亲临祭孔,雅乐从唐代流传到日本以后,被改造为日本的雅乐。一千多年来,由舞蹈和音乐构成的雅乐完全保持着其传统形式,流传至今。

 

越南的雅乐是明朝时期传入的,雅乐通常用于四季的祭礼、郊庙以及朝会、宴飨、册封、葬礼等仪式。雅乐使用的主要乐器有编钟、编磬、琴瑟、埙、篪、箫笙、管龠、管笛、大鼓、管鼓、琵琶和箜篌等。佾舞包括文舞与武舞。在文庙祭孔时,演奏景文、昭文、懿文等曲。2003年,包括祭孔乐舞在内的越南雅乐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在了中国的前头,真是“礼失求诸野”!但聊以自慰的是,“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与自然遗产的独有性是有区别的,她具有“共享性”,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东亚各国都保持祭孔的传统,无论由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说明了孔子的伟大,说明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巨大影响!

 

泰岱巍巍陈俎豆,秋阳皓皓照宫墙。乐舞的排练继续进行,我走上高高的大成殿月台。这时,音乐响起,古老沉静的《韶乐》渐渐弥漫开来,在舞生的红色衣袂间、在殿堂的金色重檐和古柏阴翳的枝桠间回旋飘荡,一直弥漫到遥远的天际。

 

责任编辑:葛灿